国际空间站将迎来首位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漂浮可以用脑很神奇

一个拥有真正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即将入侵太空,大块头的圆形塑料机器人是SpaceX公司即将向国际空间站发送的最新高科技设备。

6月29日本周五,SpaceX将执行飞往国际空间站第15次货运任务,猎鹰火箭上将携带近6,000磅的物资,其中包括国际空间站上的六名宇航员所需的食物和水,以及在微重力下进行测试的新科学实验和技术设备。在这次发射中,还包括有史以来第一个在国际空间站“生活”的AI人工智能机器人。

国际空间站将迎来首位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漂浮可以用脑很神奇

这款机器人的名称是西蒙(Cimon),它的样子是一个带有屏幕的白色球体,屏幕上显示着友好的卡通人脸,机器人将用它与国家空间站上的人类进行沟通。它的直径32厘米,重量5公斤,设计原型是1978年卡通系列剧未来舰长中的Simon Wright教授的“飞行大脑”

为了能够四处活动,Cimon内部配备了14个风扇来推动白色球体移动,通过吸入国际空间站的空气并排出,进而实现向任何需要的方向移动,这意味着Cimon可以在国际空间站实现自由漂浮。

国际空间站将迎来首位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漂浮可以用脑很神奇

Simon是IBM公司和空客公司共同为德国的航天机构开发的,它将会协助协助欧洲航天局的德国宇航员和国家空间站指挥官亚历山大格斯特完成任务,开展科学工作,协助实验甚至充当飞行摄像头,同时保持其数据安全和私密,甚至还可以起到早期预警系统的角色,当然停机时间还可以和宇航员闲聊。

1个月前到达空间站的德国宇航员亚历山大格斯特将会利用3次1小时的会话时间,给Cimon介绍国际空间站的生活。而Cimon已经把格斯特的脸和声音牢牢存储在记忆中。虽然它也可以协助其他五名宇航员,但它会对于格斯特的帮助会更大。

国际空间站将迎来首位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漂浮可以用脑很神奇

目前只有10斤重的Cimon只会说英语,但希望未来通过软件更新可以讲不同的语言,目前国际空间站上的克拉丽萨口语对话计算机能够理解英语和俄语,这也是国际空间站上最通用的两种语言。

经过多次样机升级后,IBM的工程师可以把Simon的响应时间从8秒缩短到两秒,这样Cimon可以与在德国法兰克福的IBM云进行流畅交流。

Cimon是一个非常友好的小伙子,当Cimon感觉乐观时,就会显示笑容,悲伤时就会皱起眉头。屏幕就是它的脸。不要担心失控,它拥有强大的断电按钮。Cimon在国际空间站内可以跟随宇航员的手势和对话进行自由移动,而宇航员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为Cimon更换电池。 Cimon的电池可以持续两小时,然后需要更换电池进行充电。

国际空间站将迎来首位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漂浮可以用脑很神奇

Cimon到达国际空间站后,将会定期通过云计算获得更新,而且目前也没有设定它的归来时间表,这样它将会真正的成为国际空间站一员。应用在Cimon上的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已经在地球上的20个工业领域中得到应用,其中包括医疗保健行业,用来协助医生,护士和病人。

整个项目仅仅用时2年,花费达580万欧元,Cimon即将做出的最大贡献是,当面临紧急情况时,没有人会希望花费20分钟拨打一个通往地球的电话,再花20分钟得到建议,AI可以提供即时帮助。

Cimon意味着不仅仅是机器人,而且是人工智能的聪明机器人。之前美国的Robonaut仅仅是设计为蜘蛛人,但缺少人工智能,它的手脚可以用于抓取和攀爬。所以未来的机器人种类也许和人类一样,有的擅长用脑,有的擅长动手。这一切将是相当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