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台灣地區軍機裝備現狀及發展

中国台湾地区军机装备现状及发展

F-CK-1戰機

中国台湾地区军机装备现状及发展

臺灣首架改進的F-16V露面

中国台湾地区军机装备现状及发展

XT-5“藍鵲”

中國臺灣地區空軍目前裝備的航空武器裝備大部分為進口或許可生產,主要來源是美國和法國,同時對臺灣本島自主研製寄予厚望,希望能夠對外購裝備形成有力補充。目前裝備的戰鬥機主要為美國進口的F-16,法國進口的“幻影”2000-5和臺灣在美國支持下研製的F-CK-1。

目前臺灣地區進行的最大的軍購項目就是F-16V的升級軍售項目,為其所有的F-16A/B進行升級,升級總費用為37億美元,在2017年上半年開始實施F-16A/B戰鬥機在臺升級工作。全部F-16A/B將在漢翔航空公司新建的機庫中完成升級,在2023年前完成所有現役F-16A/B戰鬥機的升級。這次雖然是在臺灣島內進行升級,但仍然是美國對外軍售項目的對臺軍售。

一、戰鬥機規模大但總體趨於老化

據簡氏統計,臺灣空軍截至2018年6月,擁有516架固定翼飛機和16架直升機服役。臺灣的作戰飛機以第三代戰鬥機為主,具體裝備數量如表所示。

從臺空軍飛機種類來看,無論是作戰中隊的數量還是具體飛機數量,戰鬥機規模最大,總計有367架戰鬥機,佔臺灣空軍所有飛機總數的69%,數量與日本和法國相當,世界各國平均戰鬥機佔比為38%。

臺灣的“幻影”2000主要進行高空和海上攔截;F-16主要進行中高空攔截和地面攻擊;F-CK-1處理低空攔截和地面支持。同時,臺灣飛行員接受過較高水平訓練,特別是在海上作戰方面。隨著F-16V升級完成,臺灣空軍作戰能力將有大幅提升,臺灣自產的F-CK-1也在進行升級。不過從戰鬥機機隊總體而言,F-5將從2018年開始退役,“幻影”2000到2020年也需要開始更換,未來臺灣空軍會面臨戰鬥機緊缺的局面。

從總體技術水平上看,臺灣空軍的主戰飛機大多相當於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水平。臺灣防務部門和臺灣空軍一直尋求航空武器裝備性能和作戰能力的提升。

F-16V升級的核心是全部換裝APG-83可變敏捷波束的有源相控陣雷達(SABR),APG-83採用固定天線陣列,能同時以空空和空地模式工作,或者交錯進行這兩種模式的掃描,能同時掃描從地面到空中的所有目標,多目標跟蹤能力與F-16之前的雷達系統相比有了巨大的提高。製造商諾斯羅普·格魯門宣稱APG-83提供能提供與第五代戰鬥機雷達比肩的空空和空地面雷達性能,在探測距離、分辨率和靈敏度上能與F-22“猛禽”的APG-77和F-35“閃電”Ⅱ的APG-81媲美。APG-83雖然採用了先進技術,但是原F-16A/B機鼻空間有限,為便於升級換裝雷達沒有改變電力和冷卻系統,因此APG-83在功率不增加情況下,綜合性能應該達不到F-16E/F的APG-80雷達的水平。APG-83雷達綜合性能畢竟較原雷達有大幅提高,結合先進戰術數據鏈終端——多功能信息分發系統低容量終端(MIDS-LVT)、AN/APX-113先進敵我識別詢問/應答裝置等,其態勢感知作戰能力會有質的提高,可以應對更多的作戰樣式和作戰環境。另外,F-16V升級還包括結構延壽,將使飛機服役壽命從8000小時提高到12000小時。

搭配著F-16V的升級軍售,美國也在持續不斷地向臺灣地區出售先進的機載武器,包括AIM-9X近距空空導彈、制導炸彈就包括GBU-31(V)1、GBU-38、GBU-10和GBU-24等型號,還包括CBU-105集束炸彈。2017年6月最新美對臺軍售中就包括了AGM-154C精確制導炸彈和AGM-88B高速反輻射導彈(HARM),在臺灣獲得飛機作戰平臺較困難的情況下,依靠美國整合先進的機載武器,可以儘可能地發揮作戰平臺的潛力,形成較全面的作戰能力。

通過上述升級,F-16V可執行具備空戰、晝夜精確對地攻擊、反艦、戰術偵察等多種作戰任務,單機作戰效率提高,一定程度上能夠彌補整個戰鬥機隊由於老化退役造成的數量不足。結合高質量的飛行訓練,臺空軍作戰能力通過F-16V的升級會得到大幅提升。

三、臺灣希望戰鬥機能自產

在2015年臺灣的《“國防”報告書》中制定的臺空軍未來發展目標中就提出籌建下一代戰機“具備匿蹤、空中加油、遠程、超視距作戰、先進電戰系統、具有對地(海)等攻擊能力”。國民黨當局在2015年發佈的《“國機國造”之機會與挑戰》的報告中稱,臺灣在20年內無法獲得先進戰鬥機,必須在臺灣中山科學院研發能力流失之前啟動高級教練機研製,併為下一代戰鬥機研製開展技術攻關。自制高級教練機可滿足空軍飛行訓練需求,臺灣現有能力能夠完成自主研製。如果不能自制,僅能獲得製造和組裝等技術,難以帶動產業發展。無法獲得關鍵技術,臺灣也難以開展自主改裝(如加掛自制武器)。中山科學院通過自制教練機,可以為研發下一代戰鬥機積累氣動、結構、發動機、航電、武器系統等研發能力,打造臺灣的航空產業鏈,為研發下一代戰鬥打好基礎。

民進黨智庫在《新境界藍皮書》中,提到上臺後提出兩個決心,其中之一就是研製下一代戰鬥機的決心不動搖。高級教練機以自行研製為優先,啟動下一代(短距或垂直起降)戰鬥機研製,支持漢翔公司尋求技術突破。在2017年的《“國防”報告書》中,民進黨再次強調“國機國造”,提出:要基於未來聯合防空作戰需求,由“中科院”在現有研發基礎上,對戰鬥機進行性能升級;整合島內、外研製資源,研發新式教訓機及關鍵組件,重振臺灣研發能力,並著手計劃開展發動機研發,適時啟動戰機關鍵技術研發工作。

民進黨當局2016年宣佈啟動自研下一代教練機XT-5(綽號“藍雀”)項目,整個項目預算23億美元,原型機將於2020年首飛。空軍需求量是66架,將部署兩個訓練基地,以替換F-5E/F戰鬥機和AT-3教練機。此項目的資金已經納入臺灣防務部門2017年的年度預算。中山科學院是下一代教練機計劃的主承包商,將與島內唯一的軍機制造商臺灣漢翔公司合作,以臺灣漢翔航空工業公司以前生產的F-CK-1為原始設計。2017年2月7日,臺灣空軍與中山科學院簽署協議書,正式啟動下一代教練機研製計劃,象徵著臺灣地區的“國機國造”計劃正式啟動。

四、美國通過軍售維能力持臺空軍作戰

美國對臺灣的F-16V升級軍售是當前臺灣最重要的航空裝備軍售項目,這次升級更新了飛機綜合航電系統,特別是性能先進的雷達,更強大的任務計算機加上全新瞄準系統,可以使用更多先進機載武器,F-16V同時更換了新的LAU-129導彈掛架,武器接口更加豐富,機載武器掛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特別是機內也新安裝嵌入式慣性導航/GPS導航系統,更加便於使用精確制導炸彈。從美對臺軍售情況來看配合F-16V升級新增加機載武器的種類和性能都得到提升。

2011年美國通過對臺灣的F-16V升級軍售,後續又有兩次集中的對臺軍售,分別是2015年12月和2017年6月。從包含的機載武器來看呈現出型號新、性能高、攻擊性強的特點。三次對臺軍售準備銷售給臺灣的機載武器的新型號多達11種,如表2。

這些新進口的機載武器顯著特點:一是性能先進,AIM-9X導彈是最新的第四代近距彈之一,也是美軍戰鬥機的新一代標準近距空空彈;GBU-24是“寶石路”最新型的第三代激光制導炸彈,AGM-154C是AGM-154系列不帶動力裝置的空地武器系列中的最新型號,採用英國BAE系統公司研製的單一式“布羅奇”爆破殺傷/侵徹戰鬥部,穿透混凝土的厚度達到1.524米。一是口徑大破壞力強,GBU-31(V)1、GBU-10和GBU-24都是首次最大口徑(907千克)的制導炸彈,CBU-105子母炸彈具有很強的反裝甲殺傷能力。

臺灣空軍的空空導彈將繼續購買AIM-120中距彈的最新子型別AIM-120C7。隨著F-16V的升級將購買1000枚第四代近距彈AIM-9X。

五、F-16V裝備後將提高臺灣空中作戰能力

F-16V依靠AIM-9X會大幅提高近距空戰能力。F-16V升級之後還將明顯地提高臺空軍F-16機隊的近距空戰能力,主要原因是通過加裝聯合頭盔提示系統和配裝AIM-9X導彈,該機將具備在±90°的離軸角範圍內攻擊近距空中目標的能力以及擦肩攻擊能力。AIM-9X導彈的這些能力已在美軍的作戰試驗與鑑定中得到證實。另外,AIM-9X的特點是採用128×128凝視紅外成像制導和氣動-推力矢量綜合控制技術,具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在其發射之後,傳統的曳光干擾彈很有可能對其失效。通過升級模塊化任務計算機、換裝有源相控陣雷達和換裝新型導航定位系統,AIM-9X的可攻擊區大小、離軸攻擊能力、制導精度、目標識別能力、抗干擾能力等性能都比三代彈有顯著提高。F-16配裝該彈後,在近距空戰中將有比使用AIM-9M多得多的可攻擊機會。

F-16V裝備後大幅提高臺空軍超視距空戰能力。臺空軍F-16V機隊運用美製AIM-120C5/AIM-120C7中距空空導彈遂行超視距空戰任務的能力將得到明顯的提高,主要體現在:①可利用戰術數據鏈終端,更好地接收來自指揮所和E-2K預警指揮機的指揮引導,並更好地實現機群協同態勢感知和協同空戰;②可利用雷達吸波材料和先進電子戰吊艙,削弱對方雷達對其的探測威力,限制對方超視距空戰能力的發揮;③有源相控陣雷達將提高該機的探測威力(包括提高對低雷達截面積目標的探測能力),同時提高抗電子干擾和多目標作戰能力;④升級後的敵我識別裝置可改善空戰環境判斷;⑤新型導航定位系統可提高空戰指揮引導的有效性和中距彈的射前對準精度。另外,通過升級模塊化任務計算機、換裝有源相控陣雷達和換裝新型導航定位系統,臺空軍的F-16V未來還可能具備使用AIM-120D中遠距空空導彈的潛力,該導彈目前在美國剛剛裝備,其射程明顯增大,制導有重大改進,能夠實現他機制導,將成為美軍戰鬥機的新一代超視距空戰武器。

F-16V可使臺灣具備縱深攻擊能力。臺灣空軍的F-16V未來可集成對地(海)精確制導炸彈,獲得更好的海上/陸上點目標精確攻擊能力,並首次獲得對集群點目標的同時攻擊能力,可更好地執行海上遮斷/駐泊地攻擊任務,F-16V列裝後還將具備防空壓制和對地全天候多目標攻擊能力。

中国台湾地区军机装备现状及发展

表 2美國近年準備出售給臺灣地區的機載武器

型號類型
軍售內容特點
AIM-9X“響尾蛇”第四代先進近距空空導彈140枚AIM-9X近距空空導彈、56枚AIM-9X載飛訓練彈和5套AIM-9X遙測組件。該彈制導性能優異、抗紅外干擾能力強,導彈速度比AIM-9M快一倍,具有很高的機動控制能力,具有接近瞬時的旋轉速率、極大的截獲目標時的離軸角,以及格鬥空戰所需的極高敏捷性,在嚴重雜波和紅外干擾環境下可贏得先敵發射、首射殲敵的機會。
“傑達姆”GBU-31(V)1第4代GPS制導炸彈,907千克級16套“傑達姆”GBU-31(V)1制導炸彈組件使飛機具有晝夜、全天候、防區外、投放後不管、多目標攻擊能力。
“傑達姆”GBU-38 第4代GPS制導炸彈227千克級80套“傑達姆”GBU-38制導炸彈組件同上
“寶石路”Ⅱ GBU-10激光制導炸彈,907千克級16枚增強型“寶石路”Ⅱ GBU-56增強型同時具有GPS精確制導和激光制導。
“傑達姆”GBU-56 GPS制導炸彈,907千克級 16枚增強型“寶石路”Ⅱ GBU-56增強型同時具有GPS精確制導和激光制導。
“寶石路”Ⅱ GBU-12激光制導炸彈,227千克級80枚增強型“寶石路”Ⅱ GBU-12或激光制導型“傑達姆”GBU-54增強型同時具有GPS精確制導和激光制導。
“傑達姆”GBU-54GPS制導炸彈,227千克級 80枚增強型“寶石路”Ⅱ GBU-12或激光制導型“傑達姆”GBU-54增強型同時具有GPS精確制導和激光制導。
GBU-24“寶石路”ⅢGPS+激光制導炸彈,907千克級16枚增強型“寶石路”Ⅲ GBU-24“寶石路”Ⅲ的制導控制元件(CCU)擁有基於微處理器的自動駕駛系統,其可以實現漸進軌道控制,這使得其飛行軌跡更為平滑,更為有效。而且,其搜索激光導引頭擁有更大的視場,其尾翼也經過了加大以獲得更高的機動性和氣動效率。在低空仍然可以達到18千米以上的有效射程。
CBU-105集束炸彈;子母彈64枚CBU-105子母炸彈(帶有風修正裝置的傳感器引爆武器)
該型集束炸彈具備獨特的“子彈藥精確打擊能力”,可攻擊坦克或裝甲車頂部裝甲薄弱的部分,能對裝甲集群造成重創,是當前較為先進的空射“坦克殺手”,可大幅提升對地攻擊能力,削弱對手裝甲部隊的優勢。
AGM-88B“哈姆”高速反輻射導彈50枚AGM-88B反輻射導彈和10枚AGM-88B練習彈,包含有關設備。發射範圍廣、視界寬、反應快、射程遠、威力大、精度高,抗干擾性能好、不受載機發射速度和機動性限制、敵方雷達停機時仍能攻擊等。它採用了集成電路和新的抗干擾技術,導引頭可覆蓋現役各種雷達的工作頻率,並能採用重編程序取代修改硬件的辦法對新雷達目標實施攻擊。
AGM-154C“傑索伍”精確制導炸彈56枚AGM-154C JSOW空對地導彈,包含練習彈藥、導彈包裝箱、零部件、後勤和測驗設備、任務規劃系統升級、技支持文件、人員練習與設備。
AGM-154C是“傑索伍”系列不帶動力裝置中的最新型號,採用英國BAE系統公司研製的單一式“布羅奇”爆破殺傷/侵徹戰鬥部,穿透混凝土的厚度達到1.524米。還採用帶自動目標截獲算法的非製冷長波紅外導引頭,是一種具有獨特攻擊能力的滑翔制導炸彈,可以在幾乎水平飛行狀態下攻擊堅固目標,為海軍提供遠距防區外、發射後不管、精確打擊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