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1位鋼鐵業大哥,在高考之前都只是平凡人

這11位鋼鐵業大哥,在高考之前都只是平凡人

徐匡迪

--徐匡迪--

徐匡迪上的小學中學在杭州都是重點,中學是杭州高級中學,到現在已經出了47位院士。因為喜愛音樂,高考原打算考藝術院校,但最終在建設新中國的激情鼓動下,考進了全國重點大學——北京鋼鐵工業學院

不過,當時徐匡迪還不知冶金為何物。第一次看到鍊鋼爐,被嚇了一跳,但後來成為冶金領域權威專家。

這11位鋼鐵業大哥,在高考之前都只是平凡人

徐樂江

--徐樂江--

徐樂江曾是江西省樂安縣鵬州公社小曹大隊知青,並在江西華東地勘局261大隊當過工人。恢復高考之後,他成為了1978年第一屆大學生。1982年他從江西冶金學院畢業之後,去到了上海寶鋼總廠。徐樂江在回憶這段時間曾感慨:我大學畢業正好趕上了中國和寶鋼發展的最好的歷史起點,這是歷史的機遇。在人的一生中,我們個人的發展,一定是與國家的命運、社會的進步、歷史的變遷緊密相連的。

這11位鋼鐵業大哥,在高考之前都只是平凡人

王國棟

--王國棟--

王國棟1966年從東北工學院鋼鐵冶金系鋼鐵壓力加工專業畢業後被分配到鞍鋼小型廠工作,和師傅一樣倒班、夾鉗、換輥,上班8小時,20分鐘操作,20分鐘休息。那時他就下定了決心:要為我們國家鋼鐵工業的崛起貢獻自己的力量,努力攀登上鋼鐵冶金科學的最高峰。這樣的工作一干就是10年,直到文化大革命結束後,1978年,王國棟的強烈的學習願望終於實現了,恢復高考後,他考取了北京鋼鐵研究總院壓力加工專業碩士研究生,師從於著名的軋鋼專家張樹堂教授。

這11位鋼鐵業大哥,在高考之前都只是平凡人

許家印

--許家印--

幼年的許家印家境貧寒,常常面臨輟學的窘境。生活的艱辛沒有使他放棄求學的信念,反而堅定了他“知識改變命運”的決心。1977年,許家印聽到恢復高考的消息馬上報名,但因為時間倉促,沒有考上。第二年,許家印花了5個月的時間準備復讀再考。伴隨地瓜和小麻油捱過了寒冬,1978年如願考上武漢鋼鐵學院(現武漢科技大學),在人口達1000萬的周口市,他的成績位列前三。他也收到了父親允諾的一份珍貴禮物——梅花表。

這11位鋼鐵業大哥,在高考之前都只是平凡人

幹勇

--幹勇--

幹勇在四川內江電力修造廠當技術員的第五個年頭,即將恢復研究生考試的傳聞吹到了內地,他在頭腦敏銳的夫人姬秀琴的提醒下,開始抓緊複習功課,堅信將來肯定有用武之地。1979年秋天,幹勇考入上海工業大學(現上海大學)冶金系攻讀碩士研究生,導師是徐匡迪,那會兒徐是上海工業大學冶金工程系鍊鋼教研室主任。

這11位鋼鐵業大哥,在高考之前都只是平凡人

郭廣昌

--郭廣昌--

1985年,18歲的郭廣昌面臨一次選擇——高考,有意思的是,念理科的郭廣昌竟然報考了復旦大學的哲學系。大學期間,郭廣昌曾有兩次騎自行車遊歷的經歷——一次到北京,一次到海南。遊歷的途中,郭廣昌邊走,邊調查,邊思考,既感受了經濟特區火熱的發展勢頭,也看到了不少社會問題。2001年郭廣昌的復星進入鋼鐵業,僅以3.5億元收購唐山建龍30%的股份,兩年後又與老牌鋼鐵企業南京鋼鐵集團聯合組建南京鋼鐵聯合有限公司,復星世紀控股60%,並同時控制上一市公司南鋼股份,這一年南鋼就拿到了4. 89億的淨利潤。

這11位鋼鐵業大哥,在高考之前都只是平凡人

李茂津

--李茂津--

1988年,19歲的李茂津從河北來到大邱莊。雖然他在高考後已經收到了師範大學拋出的橄欖枝,但就在同時,風起雲湧的鋼鐵產業發展也在攪動著小小的大邱莊。幾經考慮後,李茂津選擇放棄學業,投入工廠參加工作,這個選擇也決定了他未來一生的人生軌跡和發展方向。這一干就是11年!從一般職員到科長、再到副總、一直做到合資企業的總經理。1999年,三十而立的李茂津自主創業發展到現在的友發鋼管集團!

這11位鋼鐵業大哥,在高考之前都只是平凡人

丁立國

--丁立國--

1991年春天,即將畢業於河北理工學院機械系的丁立國連畢業證都沒來得及領,就隻身闖蕩深圳,應聘到深圳市福田區物資局擔任業務員。年輕的丁立國通過老家唐山這個全國重要的鋼鐵資源基地,先後為單位聯繫了幾批鋼材,到年底一算賬,他竟然超過了物資局資深的老業務員,成為當年完成進貨任務最多的職工。1993年,已經在深圳闖蕩兩年的丁立國作出一個重要決定―――回家鄉唐山創業,這一年丁立國賺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3000萬。如今的德龍已成為全國中寬帶鋼行業的重要生產基地和領先企業。

這11位鋼鐵業大哥,在高考之前都只是平凡人

李留法

--李留法--

1975年高中畢業後,李留法到臨汝縣第二化肥廠當臨時工。廠裡購買的一輛吉普車,李留法是第一任專職司機,彼時於李留法,“掙錢不是全部,只想更多地見世面”。1980年9月,李留法被選優保送到河南大學中文系學習。大學四年的學習,使他開闊了眼界,增強了膽識。作為天瑞集團的掌舵者,李留法三十餘年的南征北戰和狩獵併購,天瑞集團已成為集水泥、旅遊、鑄造、鋼鐵為主體的多元化股份制企業集團。2016年,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400位,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第197位。

這11位鋼鐵業大哥,在高考之前都只是平凡人

馬飈

--馬飈--

馬飈,男,壯族,1954年8月生,廣西田陽人,1972年10月進入柳鋼廠當工人,1978年考入中央民族學院政治系學習政治經濟學專業,畢業後就沒有再回鋼廠而是進入廣西壯族自治區計委工作。現任中共十八屆中央委員,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這11位鋼鐵業大哥,在高考之前都只是平凡人

熊曉鴿

--熊曉鴿--

1972年,16歲的熊曉鴿為父親頂職去湘鋼軋鋼分廠當了一名電工。 四年後的1976年,“四人幫”垮臺,隔年恢復高考,僅有初中文化的熊曉鴿就走進考場,並一舉考上了湖南大學英語系,成為當年40.2萬人的一份子,當年的高考錄取率為6.5%。本科畢業後,熊曉鴿先後在中科院、美國波士頓大學、哈佛大學商學院等高校深造。隨後,又協助協助IDG創始人兼董事長麥戈文先生在中國創立太平洋風險技術基金(現更名為“IDG資本”),是最早將西方技術風險投資實踐引入中國人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