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三日,就说说钱币中的库品平七钱三分吧

光绪十三年正月二十四日(1887年2月16日),两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拟以新法制造银铜钱币,勘地建厂后将之命名为“广东钱局”。广东钱局的厂房规模长约200米,宽约130米,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造币厂,该厂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初正式投产。

七月三日,就说说钱币中的库品平七钱三分吧

张之洞在奏请机器造币时拟定的银圆主币重量为七钱三分,钱币的正面中间是汉文和满文的“光绪元宝”四个字,背面则是蟠龙和“广东省造”、“库平七钱三分”字样,正面的外圈刻上英文以便与洋人交易。据悉,币面的“光绪元宝”等字样正是时任广东巡抚的著名金石家、书画家吴大澂所写。

七月三日,就说说钱币中的库品平七钱三分吧

光绪十五年八月初六(1889年8月31日),张之洞将广东钱局按原奏试制的大小银圆5种各10枚分装两匣呈御览。因英国代刻模具中只有4种,无三分六厘五面额者,故此面额币模应是后来追加,并在广东钱局制成,此由宝字从“缶”可看出并非同时写样交付雕刻。另外,喜敦厂在先前曾送交一文制钱样币100枚、“一角”、“二角”及“五角”银样各5枚、“一圆”主币样10枚至中国驻伦敦大使。

七月三日,就说说钱币中的库品平七钱三分吧

广东省造的“七三”系列的币模由是英国著名雕刻师艾伦·韦恩(Allan Wyon)设计雕刻,刻妥后由喜敦厂转交广东钱局。韦恩是德国移民的后裔,其祖父于19世纪初即在伦敦开办私人的雕刻坊,替各工厂制作钱币及奖章或纪念章用的模具,艾伦继父兄之后主持该工作坊,而非受聘于任何造币厂的雕刻师。显然各方合作愉快,故后来许多来自英国的中国钱币模具皆由艾伦操刀。

七月三日,就说说钱币中的库品平七钱三分吧

生产七钱三分银圆的本意是“与洋银一同行用”以抵制之,故比市面流通的墨西哥鹰洋重一分。但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实下,因分量稍重反而被囤积私毁,形成“亏耗重”而“流通滞”。当局旋即以商民已习惯于旧制,汇丰银行商请代为附造为由,减重至与外国银圆一致便于交易。

七月三日,就说说钱币中的库品平七钱三分吧

七钱三分系列的生产时间很短,估计因设备安装初期“机器尚未全开,工匠亦未募足,而且诸少熟手”,实际制成的数量有限。但由原奏中拟“先铸一百万圆”以及1890年5月七二系列流通版银圆正式生产之日起,至1891年12月31日止制成总数及金额的记载,结合目前收藏市场上所见来逆向推测,以稀少度而言,“一圆”主币与“五角”两种最少,产量可能各仅数万枚,其次是“二角”,“五分”则稍多,最多的是“一角”。然而“七三系列”因含银较多适得其反,大半被回炉改制,故整体存世量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