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做出重大決定,事關30萬人的生活!

7月3日,中共貴陽市委十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上,《中共貴陽市委關於強化省會擔當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勝作表率走前列做貢獻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交大會審議。

《決定》深入分析了貴陽市脫貧攻堅面臨的形勢,提出了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的重點任務和目標要求,以此高一格快一步深一層推進大扶貧戰略行動,進一步推進大城市帶動大扶貧,為全省奪取脫貧攻堅戰全勝作出貴陽貢獻。

【攻堅重點】建檔立卡貧困戶和低收入困難群體,全市64個貧困村和100個低收入困難村(包括20個特別困難村)。

【任務目標】到2020年,確保全市2014年以來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成果鞏固提高;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戶和農村低收入困難戶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過8100元;實現全市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和低收入困難戶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線與農村低保生活保障線“兩線合一”。

到2020年,全市實現農村地區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農村水、電、路、網、訊等基礎設施高一格建設,農村人居環境乾淨整潔優美,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網底進一步兜實,建檔立卡貧困戶、低收入困難群體的獲得感和滿意度進一步增強,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會。

到2020年,對口幫扶體制機制更加全面,大市場作用進一步發揮,大就業渠道進一步拓寬,大產業帶動能力進一步增強,市州扶貧協作格局進一步完善,帶動11個受幫扶貧困縣30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的重點任務】

A、全力打好脫貧攻堅戰“四場硬仗”

打好以農村“組組通”公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硬仗——

力爭2018年完成通組公路建設任務,在全省率先實現30戶以上村民組100%通硬化路目標;到2020年,建成旅遊公路540公里,建制村通暢率、建制村通客運比率、縣鄉道路安全隱患治理率達到100%。

確保到2020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實現鄉鄉有穩定供水水源,貧困村和低收入困難村都實現集中供水,建檔立卡貧困戶和低收入困難戶都有安全飲水。到2020年,實現農村電力全覆蓋,自然村村民組光纖通達率達100%,20戶以上自然村4G覆蓋能力達95%,農村多彩貴州“廣電雲”戶戶用覆蓋率達100%。

到2020年,64個貧困村和100個低收入困難村實現小康寨建設項目全覆蓋,全面提升貧困村和低收入困難村的人居環境,達到生態宜居要求。

打好易地扶貧搬遷硬仗——

對居住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方的貧困人口及符合“三個緊扣”要求的低收入困難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到2020年全面完成12090人易地搬遷任務,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042人,同步搬遷低收入困難人口10048人。

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嚴格落實“六個堅持”,“高一格”建設配套設施、提升工程質量、完善就業及後續保障,確保搬遷一戶脫貧一戶。加快完善配套衛生室、生活超市、文化室、治安室、社區服務辦公室、幼兒園、小學等基礎設施建設,引導搬遷群眾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儘快融入新社區新環境。

針對搬遷群眾個體情況,通過全員培訓、“訂單式”培訓、縣域公益性崗位優先安排等方式,做到戶均1人以上城鎮穩定就業。用好用活中央、省房屋補助及配套設施建設節餘資金,整合其他各類扶貧資金,通過購買商業門面、企業入股等方式發展產業,實現搬遷群眾產業增收。

打好產業扶貧硬仗——

深入推進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具有貴陽特色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2018年,產業結構調整100%覆蓋低收入困難村;到2019年,全市140萬畝特色高效經濟作物結構調整全面完成;到2020年,打造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旅遊目的地5至10個、富美鄉村示範帶20條以上,直接或間接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及低收入困難群眾就業增收。

創新農業經營制度,到2018年,實現產業結構調整村“村社合一”全覆蓋,100%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和參與農業結構調整的低收入困難戶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社;到2020年,實現農業總產值290億元以上。

優先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及低收入困難戶參與“三變”改革,實現64個貧困村和100個低收入困難村全覆蓋,多渠道增加低收入群體的收入。

打好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硬仗——

高一格實施教育脫貧攻堅工程。繼續壓縮黨政機關8%的行政經費支持教育脫貧攻堅。到2020年在全省率先全面消除薄弱學校、率先普及學前三年教育,採取“大村獨立建園、小村聯合建園”的方式,努力實現行政村幼兒園全覆蓋。提升對建檔立卡貧困戶教育保障水平。大力推進職業教育精準脫貧計劃。

高一格實施健康扶貧工程。建立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低收入困難群體數據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二檔(新農合)參保數據比對機制,各級扶貧、衛計等部門共同開展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識別和審核確認,統一錄入新農合信息系統精確標示。確保所有貧困群眾看得起病、在定點醫療機構住院費用實際不暢比達90%以上。到2020年,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達50%。

高一格實施農村住房保障行動。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和低收入困難戶戶戶有安全保障住房。

高一格落實社會救助兜底扶貧行動。統籌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從2018年開始一市三縣農村低保對象人均收入達6000元,六個城區城鄉低保標準一體化達8076元。確保所有符合低保條件的“兩無”貧困人口實現兜底脫貧。對農村低保對象中的“病老殘弱”等特殊困難群體,在領取低保金的基礎上,增發30%特殊困難補助金。按照不低於當地當年城市低保標準的1.6倍確定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基本生活標準,並隨城市低保提標幅度相應調整提高。

開展貧困殘疾人脫貧行動。優先為符合低保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納入醫療救助範圍,提高醫療救助能力,基本醫保政策範圍內自付費用的救助比例不低於70%,特困供養人員、低保對象中的長期保障戶和80歲以上老年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的重大疾病患者,個人自付合規住院費在年度住院最高救助限額內給予全額資助。

B、深入開展扶貧領域突出問題“五個專項治理”

深入開展貧困人口漏評、錯評專項治理——

全面排查建檔立卡之外的農村低保戶、危房戶、大病患者家庭、重度殘疾人家庭、適齡段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家庭、老人戶、居住偏遠農戶等七類特定群體,以及建檔立卡達標退出後又返貧的脫貧戶。圍繞納入建檔立卡系統但識別之前有小轎車、有商品房、有國家公職人員、有工商註冊登記的“四有人員”,排查錯評戶。

深入開展貧困人口錯退專項治理——

對系統鎖定對象核查退出是否符合程序、標準,開展入戶核查認定,重點對收入未達標,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三保障”未實現,特別是危房改造未改先退、易地搬遷未搬先退等情況進行整改治理。加強對已脫貧群眾“回頭看”“回頭幫”,著力補齊短板,鞏固脫貧成效,堅決糾正“計劃式脫貧”和貧困戶“被脫貧”現象,顯著降低錯退率,全面夯實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精準退出質量。

深入開展農村危房改造不到位專項治理——

有效解決農村危房改造政策執行不到位、超標負債改造、信息檔案不翔實等問題,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應納盡納、應該盡改。2018年全面消除農村危房,後期農村新增危房符合政策的應改盡改。

深入開展扶貧資金使用不規範專項治理——

有效解決財政扶貧資金使用不規範、扶貧資金項目實施效益不高、扶貧資金投入不平衡、小額信貸“戶貸企用”不規範、監督監察制度未完全有效落實和執行等問題,實現扶貧資金使用管理逐步規範,資金使用績效明顯提高。

深入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不正之風專項治理——

有效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弄虛作假、違規違紀違法等問題,減少對基層的考核檢查,特別是減少重軟件輕實效的考核檢查。紮實開展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活動,對貧困人口漏評錯評、貧困人口錯退、農村危房改造不到位、扶貧資金使用不規範4項專項治理涉及問題的有關責任人員進行追責問責,有重點地對整改情況進行抽查。

C、大力構建市州扶貧協作格局

完善對口幫扶機制——

充分發揮貴陽市在科技、人才、市場等方面的發展優勢,建立貴陽與幫扶縣幫扶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完善大市場、提供大就業、發展大產業、帶動大扶貧的工作機制,實施教育、醫療、幹部互派、人才培育助推工程,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

做大市場帶動產業發展——

加強市州聯動,強化產銷對接,暢通外校渠道,著力構建貴陽“大市場”帶動全省大扶貧的有效機制。通過訂單式生產進行產銷對接,促進結對幫扶貧困縣農產品在貴陽市的銷售,每年騰出105萬噸蔬菜、90萬頭生豬的銷售空間,讓出35%銷售額的市場優先提供給11個結對幫扶貧困縣。

強化服務提供就業崗位——

對幫扶縣全面開放勞動力就業市場和加強勞動力培訓,搭建崗位信息、貧困勞動力就業信息、培訓師資共享平臺,幫助結對幫扶貧困線開展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結合產業發展實際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確保幫扶戶有一人掌握1至2門技術。力爭每年創造15萬個就業崗位,三年內累計為各市(州)提供新的就業崗位45萬個。

做長產業鏈助農增收——

大力推進“引龍強農”戰略,圍繞貴陽市“菜籃子”保供,推進市農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市惠民公司等國有農產品生產、流通主體參與幫扶貧困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投資或建設訂單農業種養基地,形成橫跨生產、供應、流通全鏈條的公益性農產品供應鏈體系,提高輻射帶動能力。

D、著力強化扶貧攻堅的支撐保障

加大財政扶貧投入力度——

加持將扶貧攻堅作為財政支出重點優先保障領域,堅持增加政府扶貧投入與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並重,健全與扶貧攻堅任務相適應的投入保障機制。完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制度,嚴格執行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專賬核算、專戶管理、封閉運行,完善報賬程序。

推進金融支持扶貧——

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性金融機構支持扶貧發展資金,鼓勵和支持金融機構開發適宜扶貧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增加信貸投放。在防範風險前提下,加快推動農村合作金融發展,增強農村信用社支農服務功能,規範發展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和貧困村資金互助組織。

完善扶貧開發用地政策——

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前提下,優先安排異地扶貧搬遷、旅遊扶貧、產業扶貧、基礎設施的新增建設用地,確保扶貧建設項目及時落地。支持農村利用集體建設用地採取租賃入股、聯營等方式,與單位或個人共同興辦企業,支持特色小鎮、富美鄉村、田園綜合體利用農村建設用地發展新產業、新業態。

實施脫貧攻堅人才隊伍和科技扶貧計劃——

創新鄉村人才培育引進使用機制,著力構建多層次、寬領域、專業化的脫貧攻堅人才隊伍,助推脫貧攻堅。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依託科研院所、培訓機構、新型經營主體等,建立教育培訓、規範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體”的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培育一批農村“土專家”和“田秀才”,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現代職業農民隊伍。

推動大數據與脫貧攻堅深度綜合——

在扶貧攻堅領域推出一批大數據應用,完善用數據決策、數據管理、數據考核精準管理工作機制,切實解決“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的問題。建立完善建檔立卡貧困戶和低收入困難群體檢測指標體系,利用大數據手段採集與建檔立卡貧困戶、低收入困難群體、扶貧項目等相關數據。

【加強和改善黨對脫貧攻堅工作的領導】

進一步落實脫貧攻堅責任制——

強化市、區(市、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壓緊壓實責任鏈任務鏈。市委市政府及區(市、縣)黨委政府要承擔主體責任,從實際出發,推動脫貧攻堅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強化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領導責任制,建立區(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扶貧攻堅的實績考核制度。各區(市、縣)黨委、政府每年向市委、市政府報告扶貧攻堅工作推進情況。

統籌鄉村振興——

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和低收入困難群體的持續增收、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鄉村振興相關支撐政策要優先向農村薄弱地區傾斜,大力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短板,不斷提高扶貧的質量和可持續性。

夯實基層基礎——

進一步加強低收入困難地區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穩妥有序開展不合格黨員處置工作,著力引導農村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開展選派第一書記工作,重點向貧困村、低收入村、後進村和集體經濟薄弱村因村精準派出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

健全大扶貧格局——

鞏固提升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公民個人社會結對幫扶機制,形成政府、市場、社會互為支撐,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發扶貧格局。

營造良好氛圍——

深入宣傳習近平扶貧思想,宣傳中央、省委、市委扶貧攻堅決策部署和政策舉措等。

審校:陳旭

簽發:安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