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又惹上侵权官司 专利风险成其IPO最大的隐患

小米刚结束一波三折的IPO公开认购后,又遭遇了新的危机。

小米又惹上侵权官司 专利风险成其IPO最大的隐患

艰难推进IPO的小米数次遭遇专利危机

在此次袁弓夷的诉讼中,涉案专利为我国第ZL00800381.5号专利,名称为“公用分组信道”,原专利权人为设立在美国新泽西州的金桥技术有限公司,后于2016年12月8日涉案专利转让至本案原告袁弓夷。

小米又惹上侵权官司 专利风险成其IPO最大的隐患

当然,酷派在今年年初的时候,也曾发布公告称,小米侵犯其附属公司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专利权,当时也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于2018年1月26日收到共计六件案件的《受理案件通知书》。

宇龙通信方面称,数款小米手机在实现设备的基础通信、显示和交互功能上使用的有关接口、应用、图标配置和双SIM卡以及双卡双待技术方面的3项专利均为宇龙通信所有。

小米又惹上侵权官司 专利风险成其IPO最大的隐患

2015年12月,一家名为BlueSpike的NPE在美国对小米提起诉讼,原告指出小米通过Tomtop销售的智能通信设备涉嫌侵犯其在美国拥有的专利权。而跨境电商平台Tomtop.com是由国内一家名叫深圳通拓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的。

事实上,作为科技产品,一款智能手机上涵盖通信、材料、设计等诸多方面的数十万项专利,而每一项专利都是无数科研人员的智力劳动成果。有专家统计过,手机中的专利费将占手机售价的1/4左右。有手机厂商表示,一部售价400美元的手机,专利费就超120美元。

在印度市场,索尼就是状告小米使用其2G和3G技术标准关键专利,却不支付相关费用。而目前该纠纷仍未解决。

小米又惹上侵权官司 专利风险成其IPO最大的隐患

一个简单的道理是,科研投入越多不一定手机越黑科技满满,但是不投入一定不会有科技感强大的手机。而投入方面,小米显然太过于吝啬。

从小米招股书可以看到,近3年研发占全年营收的比例为2.3%、3.1%、2.7%。而苹果研发投入是5%,华为2017年研发费用896.9亿元,占全年收入14.9%,而且华为每年坚持将不低于营收10%的的资金投入研发。

小米定义自己是高科技企业,但是研发投入却如此低,这一指标恰恰是投资人评判企业是否有成长性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关键。

科研投入不足,小米手机“一面科技,一面艺术”的广告语看起来像一个笑话。

专利问题或是小米上市进程中极大隐忧

除了自研专利投入不足,小米向其他厂商支付的专利费用远远不够,成为其频频面临起诉的直接原因。

2017年小米手机部分收入806亿元,而招股书显示其向外支付的知识产权费用仅34亿元,占比4.2%。

在手机市场的三巨头,苹果、三星、华为,都非常注重知识产权,并且也遵守市场游戏规则,市场遍布世界各地,却很少看到他们在专利方面有纠纷。

小米又惹上侵权官司 专利风险成其IPO最大的隐患

写在后面:

这些年,小米想靠低端手机进一步扩宽海外市场,但是其专利却正成为最大的掣肘。虽然其也试图通过收购博通和英特尔的部分专利,从微软购买1500项专利等动作来降低风险,但是6000多项专利对于海外布局仍远远不够。

眼下,小米IPO已经进入关键的冲刺阶段,而自诩“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的小米,显然更应该把科研投入和专利策略放到更重要的战略地位上。有业内人士已经给出预判:专利是小米机会与风险并存的最大变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