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吃裡扒外,爲何項伯得到了善終,而他卻被劉邦處死呢?

秦朝滅亡後,劉邦與項羽為了獲得全國最高統治權展開了長達四年的戰爭,史稱“楚漢之爭”。由於項羽剛愎自用,而劉邦知人善任,項羽很多的將領都投降了劉邦,項羽死後,很多楚將也聽聞劉邦的仁義,紛紛放棄抵抗前來投奔劉邦,他們大部分都得到了重用或封賞,例如英布、季布、項伯等,但也有一個例外,有個楚將曾經救過劉邦的性命,但他投靠劉邦時卻反而被劉邦下令處死了,這個人就是丁固。

同樣是吃裡扒外,為何項伯得到了善終,而他卻被劉邦處死呢?

公元前205年,彭城之戰中劉邦被項羽大軍擊潰,劉邦在逃跑的過程中被楚軍的將領丁固追上了,劉邦回頭對丁固說:“咱們都是好漢,為什麼要互相傷害呢?”,丁固一直敬仰劉邦的仁義,心中不忍,於是便放過了劉邦。

後來項羽於烏江自刎,楚國滅亡,聽聞很多楚國的將領都得到了劉邦的赦免,丁固也前去投靠劉邦,希望憑藉當年的救命之恩可以得到重用,但是萬萬沒想到的是,劉邦不僅沒有封賞於他反而命人將他綁了遊街示眾,劉邦對眾人說:“丁固作為項羽的臣子卻不知道盡忠,就是他這樣的人才害得項羽失去了天下,以後所有的臣子都不要學他!”然後將他殺了。

同樣是吃裡扒外,為何項伯得到了善終,而他卻被劉邦處死呢?

項伯是項羽最小的叔叔,按理說應該處處幫著項羽才是,但是他卻是一個吃裡扒外的主。項羽帳下的第一謀士范增曾經幫助項羽策劃了一起鴻門宴,想要讓項莊在宴會時藉著舞劍將劉邦殺死,但是項伯卻偷偷給劉邦通風報信,項莊舞劍時,項伯主動上去與項莊對舞,時不時用身體擋住劉邦,後來還不斷幫劉邦在項羽面前表忠心,才使得劉邦躲過了項羽的謀殺。項羽死後,劉邦封項伯為射陽侯,項伯得以善終。

同樣是吃裡扒外,為何項伯得到了善終,而他卻被劉邦處死呢?

項伯與丁固同樣是對項羽不忠,結局卻截然不同,劉邦之所以不殺項伯大致有以下原因:第一是項伯是項氏族人,劉邦為了顯示自己的大度贏得民心,將項氏族人全部赦免,還賜姓劉;第二是劉邦確實是為報答項伯當年的救命之恩;第三是項伯與張良是好友,劉邦能得天下,張良的功勞是不可磨滅的,所以劉邦算是給張良一個面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