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踞賀蘭山的西夏帝國是怎麼回事?他們爲何從西藏跑到了寧夏?

西夏是党項人建立的,党項人是中國古代羌人的一支。提起羌人,很多人都會想到拖垮東漢帝國的那場持續百年的羌亂。這些叛亂的羌人生活的地方就是河湟谷地。河湟谷地通俗來說是湟水和黃河水沖刷出的河谷。它所包括的是湟水貫穿的民和縣、樂都縣、平安縣、互助縣、西寧市、大通縣、湟中縣、湟源縣、海晏縣,以及黃河流域貫穿的循化縣、化隆縣、尖扎縣、貴德縣。

雄踞賀蘭山的西夏帝國是怎麼回事?他們為何從西藏跑到了寧夏?

河湟谷地示意圖

雖然河湟谷地和關中平原一樣都是3.6萬平方公里,但是相比之下河湟谷地卻沒有那麼平坦。但是河湟谷地卻是夾持在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之間唯一僅有的一個農牧皆宜且氣候宜人的居住地。對比第一地勢階梯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和第二地勢階梯黃土高原的乾燥,處於二者海拔過度階段的河湟谷地用一句話可以表述出它的重要,它的面積只有如今青海省的二十分之一,卻養活了青海本省60%的人口,它的耕地面積亦佔了青海省的55%。按照如今122.84萬平方公里的西藏養活330萬人比較,連西藏面積趕腳都算不上的河湟谷地竟然養活了357萬人!

雄踞賀蘭山的西夏帝國是怎麼回事?他們為何從西藏跑到了寧夏?

對於和中原之地終生無緣的羌人們來說,這麼一塊不讓關中平原的風水寶地要是能拿下來就算和漢朝拼上老命也是值得的。但是党項羌卻沒有參與到東漢末年的大羌亂中,因為他們是在公元6世紀末期,也就是南北朝時代才進入到歷史的記載中。而在党項羌進入歷史記載之前,肥沃的河湟谷地被一個名為吐谷渾的強盛遊牧帝國佔據,吐谷渾佔據河湟谷地後,開始以此地為中心向四周擴張,慢慢滲入到了青海柴達木盆地附近,並逐步進入了西域。此時的吐蕃還處於分裂與戰亂,党項羌呢?

雄踞賀蘭山的西夏帝國是怎麼回事?他們為何從西藏跑到了寧夏?

此時的党項羌只是處於嬰兒的哺乳期,他們居住的地方離著河湟谷地不遠也不近,大約在果洛藏族自治州境內。當時這部分黨項羌有八大著名的姓氏,細封氏、費聽氏、往利氏、頗超氏、野利氏、房當氏、米擒氏和拓跋氏等八族。其中拓跋氏最為強盛,按照後來西夏帝國創始人李元昊的自述,他的祖先是拓跋鮮卑人,也就是建立北魏的拓跋一族。雖然關於李元昊說法的正確是否已經難以考證,但是此後拓跋部卻一直處在党項羌部落的領導地位。

雄踞賀蘭山的西夏帝國是怎麼回事?他們為何從西藏跑到了寧夏?

隋文帝楊堅登位後,党項羌在首領拓跋寧從的帶領下請求歸附隋朝。此事無疑可以證明大隋聲威遠播四海,隋文帝很高興!於是,隋文帝封賜拓跋寧從為大將軍,然後將這批党項羌安置在如今的臨潭縣境內。隋朝滅亡後,唐高祖與其子唐太宗與黨項八族之中的七族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但是拓跋部的首領拓跋赤辭卻幫助吐谷渾國主慕容伏允對抗唐朝。

雄踞賀蘭山的西夏帝國是怎麼回事?他們為何從西藏跑到了寧夏?

公元634年,拓跋赤辭戰敗,歸附了唐朝。唐朝封拓跋赤辭為都督,賜姓李,連同之前的七家党項羌人一起安置在今松潘、黑水、馬爾康一帶。此時西藏拉薩地區的吐蕃開始崛起,並逐步向河湟谷地發展,遭受隋唐兩代打擊的吐谷渾支持不住,殘餘的吐谷渾人和西來的吐蕃人又聯合擠壓了党項羌。党項羌為了自保,向唐朝發出內遷的請求。唐朝隨即將党項人又安置在今甘肅省慶陽市、靈武市、鹽池縣。

雄踞賀蘭山的西夏帝國是怎麼回事?他們為何從西藏跑到了寧夏?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緊急抽調西域以及河西走廊精銳部隊平叛,吐蕃趁機奪取河西走廊以及隴山西部、隴山東部大部地區,党項羌開始直接暴露在吐蕃人的兵鋒之下,因此他們和吐蕃的交流與接觸開始變得頻繁!讓唐朝更頭疼的是,此時吐蕃勢力強大,開始居高臨下地俯瞰唐朝關中之地,而唐朝暫時無力與之抗衡。為了防止吐蕃裹挾党項人攻擊唐朝,於是唐朝政府又將慶陽的党項人遷到了陝西米脂縣以北,靖邊縣以東的地方,也就是如今的鄂爾多斯大草原與陝北高原的結合部。

雄踞賀蘭山的西夏帝國是怎麼回事?他們為何從西藏跑到了寧夏?

公元873年,党項人拓跋思恭擅自佔據唐朝宥州(靖邊縣),自稱刺史。唐朝此時已經名存實亡,無力征討拓跋思恭。五年後,黃巢起義爆發。拓跋思恭親自率領番、漢混合部隊南下參加鎮壓黃巢起義。戰後,唐僖宗為了獎賞拓跋思恭,不僅賜其姓李,還封其為夏州節度使(榆林市靖邊縣白城則村統萬城遺址),並將夏州地區升格為定難軍,拓跋思恭也得以統領夏、綏、銀、宥四州。從此,党項李氏開始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當了名副其實的藩鎮。公元907年,唐朝滅亡,中國進入了五代十國。五代十國作為唐朝藩鎮割據混戰的延續,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朝自顧尚且不暇,無心亦無力控制邊境地帶,夏州李氏因此得以從容地休養生息了數十年,直到宋朝建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