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它退了,但也曾爲中國老百姓帶來這些接地氣的好車

即使它退了,但也曾為中國老百姓帶來這些接地氣的好車

菲亞特宣佈退出中國市場那天,我買了一部菲亞特情懷車,我弟弟袁啟俊,是鈴木粉絲,坐在他那部魔改北斗星裡笑話我:“你搞錯了,之前傳言要離開中國的合資品牌,不是鈴木,是菲亞特”。

即使它退了,但也曾為中國老百姓帶來這些接地氣的好車

沒想到他沒得意幾天,鈴木忽然正式宣佈,全拋昌河的股份,和長安的合資企業,也危在旦夕,有可靠消息支持,這段姻緣也進入倒計時,鈴木離開中國,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即使它退了,但也曾為中國老百姓帶來這些接地氣的好車

雖然結局看起來一樣,但菲亞特和鈴木,離開中國的原因,卻有本質上的不同,前者是菲克集團的全球品牌佈局,雖說菲亞特品牌退出前在中國賣的車已經寥寥可數,但離開依然可看成是一種戰術調整。

而鈴木的情況則更加唏噓,講道理,人家車賣得比菲亞特好得多,2017年,長安鈴木總銷量達86513臺,按銷量比鈴木活得更慘的車企多得是,憑什麼鈴木就得捲鋪蓋走人?這是鈴木粉絲最大的問號所在。

即使它退了,但也曾為中國老百姓帶來這些接地氣的好車

即使它退了,但也曾為中國老百姓帶來這些接地氣的好車

菲亞特離開就離開吧,說實話那是活該,哪有一個跟斗摔兩次的,並不是蠢就是太沒誠意,菲亞特估計兩樣都佔了吧。

但鈴木不同,中國車迷是捨不得它離開的,不僅是因為鈴木那麼多年來,為中國老百姓帶來了多少接地氣的好車,讓中國家庭可以輕鬆負擔起一部品質優秀的家用小車,更因為鈴木對中國的汽車工業有太多的貢獻,飲水思源,人家對我們的好,應該要記住的。

即使它退了,但也曾為中國老百姓帶來這些接地氣的好車

80年代,長安與鈴木合作,1984年長安SC110首批汽車下線(原型為鈴木Carry)

時間要回到上世紀80年代,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中國進入全面經濟開放的萌芽期,一大堆國企,尤其是掌握最高科技製造水平的軍工企業,謀求市場化轉型,生產汽車、摩托車成為工業基礎最好的軍工企業首選。

即使它退了,但也曾為中國老百姓帶來這些接地氣的好車

許多軍工企業都在國家領導人的指示下開始軍轉民,發展汽車工業,但起步維艱

轉型後的軍工企業,像長安、哈飛、昌河、嘉陵等等,讓他們不造飛機大炮,改造汽車摩托車?國家要求製造有市場競爭力,不說國際領先,至少得國際同步的產品,談何容易?全靠自己,那肯定沒戲,不得已,只能由國家出面,到國外去謀求技術引進合作。

可那時候的中國市場可沒現在搶手,而且國際形勢對咱們也不友好,幾乎是用求的,美國、歐洲、日本等汽車摩托車打過,差不多所有車企都接觸過,人家根本看不起你中國市場,碰了一鼻子灰。

即使它退了,但也曾為中國老百姓帶來這些接地氣的好車

你們猜猜,後來是誰來幫咱們?而且一來就是把家底都貢獻出來,一幫就一大片,我數數都有哪些企業:長安、哈飛、昌河、輕騎、江南、東安……十幾二十年前過得好的汽車摩托車企業,獲得這家企業技術援助的比例,肯定是最高的,他就是鈴木!

可以說,鈴木就是中國汽車摩托車工業的啟蒙老師,用鈴木技術,鈴木發動機的汽車摩托車,上一輩中國人,肯定都會有接觸過的。

即使它退了,但也曾為中國老百姓帶來這些接地氣的好車

鈴木奧拓1988款

即使它退了,但也曾為中國老百姓帶來這些接地氣的好車

諸多版本的奧拓為當時國人的出行便利作出貢獻

再說一個故事,你肯定記得那部叫奧拓的小車吧,但現在大家更多記住賽歐,說是第一部10萬元級別的家庭車,真把奧拓當隱形了。

即使它退了,但也曾為中國老百姓帶來這些接地氣的好車

鈴木算是中國交通工具發展的開路先鋒之一

現在長安和鈴木鬧掰了,據說是因為長安執意要鈴木開發更適合現在中國需要的大車,而鈴木死活不同意,長安拗不過,把大部分精力和資源都投入在長安福特、長安馬自達、還有自己的本土品牌上,而讓長安鈴木自生自滅,搞得雙方意見都挺大。

但回顧長安造車的起步,就是從一部鈴木單排小貨車開始,再到後來引進鈴木技術的長安之星,相比那時候的五菱只能靠自己“逆向開發”三菱小面,長安的起步之路因為有鈴木的協助順暢多了。

即使它退了,但也曾為中國老百姓帶來這些接地氣的好車

即使它退了,但也曾為中國老百姓帶來這些接地氣的好車

被國人“瞧不起”的昌河鈴木利亞納,其實操控不錯,TOPGEAR曾用來錄製王牌欄目——明星開廉價車

在後來的事情大家都比較清楚了,中國發展飛快,汽車大量進入中國家庭,當時求都不來的國際大頭,這時候紛紛來中國抱大腿,而且作為家庭最大件的消費品,還充當起超越交通工具的作用——面子。從愛好有頭有尾的三廂轎車開始,到病態式地追求大車,長軸距車,連最基層的夏利都推出的加長三廂的“超豪華版”。

反觀鈴木,又實在是太遲鈍,太以不變應萬變了,不僅市場份額拱手相讓,最要命的是品牌形象不進反退,逐漸成為廉價車的代名詞,這對非常在意麵子的中國用戶來說,買一部鈴木,可不是一件驕傲的事情。

即使它退了,但也曾為中國老百姓帶來這些接地氣的好車

雨燕

即使它退了,但也曾為中國老百姓帶來這些接地氣的好車

大維特拉

即使它退了,但也曾為中國老百姓帶來這些接地氣的好車

凱澤西

其實,鈴木已經拿來最好的產品,雨燕是當時絲毫不差POLO的全球同步車,大維特拉,曾經是賣得最貴的鈴木,還有一部莫名其妙的凱澤西,借通用的全球資源,魔改上代君威而來。可惜全中國,不,應該說全世界也沒多少人會認可鈴木這一毫無前戲,突如其來的轉型,發展大車的嘗試,宣告失敗。

即使它退了,但也曾為中國老百姓帶來這些接地氣的好車

老吉姆尼

即使它退了,但也曾為中國老百姓帶來這些接地氣的好車

即使它退了,但也曾為中國老百姓帶來這些接地氣的好車

吉姆尼2018

最成功的,形象最好的鈴木,應該是吉姆尼了,這部車在中國有大量的粉絲,全球尺寸最袖珍的硬派越野車,相當有個性和賣點,所以當大家剛剛看到全新一代吉姆尼發佈,紛紛表態一進口就要馬上買時,就傳出鈴木要離開中國市場的消息,有多失望可想而知了。

即使它退了,但也曾為中國老百姓帶來這些接地氣的好車

鈴木的離開,多少有點傷感,應該記住這是一個幫過我們大忙汽車企業,也帶給我們太多有故事,有情懷的基層汽車。再想想,鈴木的離開,或許也是必然,這種廉價的合資汽車,的確在中國已經沒有市場,因為鈴木要面對的是日漸成熟強大的中國本土車企,10萬元以下的競爭,鈴木和中國車企的較量,是完全沒有勝算的。

即使它退了,但也曾為中國老百姓帶來這些接地氣的好車

國產車逐漸進化為優勝劣汰的優勝方

唯有希望,哪怕鈴木不會再在中國生產其次,但和我們的緣分不要斷,換一種更有尊嚴,更有價值的方式和我們見面,像吉姆尼這樣優秀的汽車,還是想辦法來吧,情懷車,賣貴點沒問題,也肯定有市場,那些說一定會買的,還是會堅定支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