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因素促成了川普見普京的心愿

馬堯 復旦大學一帶一路戰略與國際安全研究所研究員

自從特朗普上臺後,美俄關係低開低走,一直處於下行的通道。近日,兩國關係之間似乎有了一點緩和的跡象:6月27日,普京會見了來訪的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俄總統外交政策顧問尤里尤•烏沙科夫表示,兩國已經商定舉行元首會晤。普京表示,博爾頓的訪問讓兩國在恢復全面關係上邁出第一步。

俄羅斯專家表示,博爾頓此訪為美俄對話奠定基礎,兩國需要舉行元首會晤以解決雙方積累下來的一系列問題。俄羅斯衛星網27日報道稱,普京在克里姆林宮會見了博爾頓,兩人的大範圍會談持續了約兩個小時,俄外長拉夫羅夫、國防部長紹伊古、烏沙科夫出席會議。烏沙科夫稱,普京與博爾頓討論了“普特會”籌備事宜、戰略穩定、控制核武器、烏克蘭危機、朝鮮、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等問題,但兩人沒有討論對俄製裁問題。烏沙科夫表示,兩國已經確定在第三國舉行元首會晤,這將是今年夏天重要的國際事件。

三個因素促成了特朗普見普京的心願

由於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公開發表了不少對普京欣賞的言論,嚴厲抨擊奧巴馬執政時期的對俄政策,明確表達了與俄羅斯改善關係的願望,輿論對特朗普上臺後的美俄關係曾普遍感到樂觀。就在國際社會紛紛預測美俄關係將走出“低谷”迎來新的發展階段時,美國國內首先掀起了一股強大的反俄浪潮。有關“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的話題持續發酵,普京幫助特朗普贏得大選的言論和“證據”不斷被媒體爆出,矛頭直接指向特朗普執政團隊及其對俄政策,為了洗脫“通俄”嫌疑,淡化“親俄”標籤,特朗普對俄羅斯的表態開始轉向,公開要求俄羅斯“歸還克里米亞”,引起了俄羅斯的強烈不滿。

自此之後,雙方在外交、地緣、軍事領域展開一系列對抗,甚至動用航母打擊群和核武器作為展示肌肉的工具,其對抗強度可見一斑。現在美俄首腦突然要舉行首腦會晤,著實讓人大吃一驚。筆者認為有三個因素促成了雙方進行首腦會晤。

首先是“通俄門”的影響消退。如前所述,特朗普曾經有改善美俄關係的願望,然而“通俄門”的指控使其不得不對俄羅斯採取強硬措施,直接導致美俄關係走到崩潰的邊緣。然而,特朗普執政以來,美國經濟有了明顯改善,特朗普在內政外交方面的口號“美國優先”得到了廣泛支持(如果誰不支持這個口號估計就是政治不正確了),“通俄門”的負面影響在逐步消退。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審時度勢,開始反攻。

三個因素促成了特朗普見普京的心願

5月20日,特朗普在推特上宣稱,要對司法部提出正式要求,調查聯邦調查局(FBI)或司法部是否出於政治目的滲透或監視了他2016年的競選活動,以及監視要求是否是由奧巴馬政府所提出。此前,他言語間暗指自己還未上任時,FBI曾在其競選團隊中安插線人,“這將是比水門事件更嚴重的醜聞”。特朗普的代理律師魯迪•朱利安尼也出來幫腔,稱若情況屬實,“通俄門”案調查將失去正當性。6月14日,司法部出臺報告,詳細地描述了司法部和聯邦調查局針對希拉里擔任國務卿期間使用私人電子郵件對國家安全造成威脅案件的調查過程。最後得出結論,根據目前證據,無法證明司法部和聯邦調查局的偏見對案件的調查產生了影響。

報告公佈了四個事實:司法部在當面審問所有郵件門證人以前,就已經開始起草希拉里無罪的結論文件了;在司法部調查官員在面審希拉里的前4天,主管調查的司法部官員用手機短信通知希拉里陣營,“I am with her”(希拉里競選的口號)我和她在一起。明確表明了在調查中的嚴重偏見;時任聯邦調查局科米局長違反司法部內部程序,擅自公佈對希拉里的調查結論;,聯邦調查局超過20位高級官員在整個調查過程中不斷向媒體提供各種保密信息。而調查通俄門的特別檢察官穆勒以及司法部副部長羅森斯坦的手機短信則直接表明他們在2016年曾想把特朗普拉下馬。在這種情況下,儘管通俄門的影響並未完全散去,但美俄首腦會晤的國內障礙已經基本消除。

三個因素促成了特朗普見普京的心願

其次是雙方國家利益的需要。如前所述,美俄雙方在特朗普上臺之後進行了一系列對抗,這種對抗涵蓋各個領域:地緣政治、軍事、外交等等。然而,對抗是需要成本的。對美俄雙方來說,這種對抗成本都有些高。美國現在正在力圖重振經濟,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資金;而俄羅斯的情況更加糟糕:兩大經濟支柱之一的軍火市場頭號買家印度大幅採購美系軍火,俄系軍火時長佔有率急劇下降,二號買家中國在軍事工業的突飛猛進不但使其自身減少對俄軍火進口,還反攻世界軍火市場,成為世界第三大軍火出口國的同時也搶走俄羅斯不少市場份額。而在能源市場上,美國向歐洲出口能源無疑搶佔了俄羅斯的市場份額。可以說,俄羅斯的經濟情況已經相當不樂觀。在雙方都為對抗成本頭疼的時候,首腦會晤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