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 有幽默但更多是悲情

我不是藥神 有幽默但更多是悲情

這幾天跟朋友聊天聊到了這部電影,目前只是點映,但是口碑爆棚!《我不是藥神》點映兩天,票房已經達到了5000多萬,在某平臺的評分也達到驚人的9.6的高分。觀眾對電影的評語也出奇的高,有的網友已經稱之為2018年度最佳華語影片。7月6日,由甯浩和徐崢監製,文牧野執導,徐崢、王傳君、譚卓主演的《我不是藥神》將在全國公映。電影取材於真實事件,用細膩筆觸刻畫現實中的種種困境,前半段黑色幽默,後半段悲天憫人,讓觀眾笑中帶淚,從而感受到治癒人心的力量。 題材觸及現實矛盾 可以說,因為導演文牧野是一位新人導演,在看《我不是藥神》之前,並沒有抱以太高的期待,但真正看下來是非常受衝擊的。這是一部很成熟、完成度很高的電影,從劇情到人物塑造,再到鏡頭切換都行雲流水,很難想象,這是一部新人導演的處女作。

一邊是代購“假藥”伴隨著鋃鐺入獄的風險;另一邊是眾多病友的生命,一旦斷藥他們的生活該如何繼續?病人的生存困境、藥販的道德困境……《我不是藥神》的故事有幾分《達拉斯買傢俱樂部》的影子,題材觸及現實矛盾,整體氣質更像《辯護人》之類的韓國電影,導演用成熟流暢的手法完成一個豐沛飽滿的故事,並且富有現實意義。特別是最後字幕顯示,這一藥物已進入醫保,現場響起了長久的掌聲。

哭戲隱忍更容易打動觀眾

我不是藥神 有幽默但更多是悲情

電影前期的宣傳一直以喜劇為主打,但真正進影院觀看才發現,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催淚片。前半段黑色幽默,加入了喜劇元素,提高了娛樂性和可看性,完成了其商業訴求,後半段悲天憫人,呈現出現實主義的深度和內涵。

在前半部分的故事中,程勇的頹廢和生活的悽慘都是用幽默方式來敘述的,父親生病、前妻要送兒子去國外以及他和鄰居關於“印度神油”的對話,充滿了小人物又可笑又無奈的困窘。

後來,程勇接受老呂(王傳君飾)的建議,到印度收購“仿製藥”,回國低價賣給患者,“生意”越做越大,他有點像一個暴發戶。隨著“仿製藥”被查處的力度越來越大,影片的悲情氛圍開始逐漸變得濃厚。

影片幾乎並沒有太多的哭戲,程勇歇斯底里地哭出來只有一次,那就是黃毛為幫他逃過檢查而出車禍時。除此之外,老呂自殺去世、眾多病人送別程勇等多個片段,雖然徐崢的演繹都很隱忍,卻一次次讓觀眾淚溼眼眶。

每位演員都有閃光片段

《我不是藥神》以草根群像式的現實刻畫,展現一群小人物的逆襲。程勇是一個謹小慎微地考慮自身利益的普通人,他的所作所為初衷並不高尚,從一開始的買藥賺錢唯利是圖,到為了眾多患者明知違法“貼錢購藥”,完成了從一個蠅營狗苟的“藥販子”到“藥神”的進階。最後程勇坦然接受了法律的制裁,也完成了他個人的成長和救贖,正因為有了這一層又一層的蛻變,程勇這個形象才能夠打動人心。

影片著重刻畫的5個人,有著5種不同的人生,男男女女,有人生活在城裡有人來自農村,每個人都有讓人心頭一熱的部分。老呂對著孩子溫柔地說:“說不定我可以看到孫子。”神父對程勇義正辭嚴地說:“違法的事情不能做,但救人可以。”

徐崢在接受採訪時曾說,在這部影片中,他貢獻了演藝生涯裡最好的表演,其實每一位演員的演繹都精湛出色,在片中都有特別閃光的片段。為了演出白血病病人的狀態,王傳君瘦身20斤;譚卓飾演一位為救白血病女兒跳鋼管舞的媽媽,為了片中20秒不到的鋼管舞戲,她練了一個半月,導致膝蓋永久性損傷。即便是配角、群演,也能讓人有所觸動,影片中很多臺詞也引人深思。

結尾讓大家看到人性的光芒

作為“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的一部新作,《我不是藥神》用小人物的故事折射社會現實,幽默又有深度。沉重的內核之外,有喜劇、有多重人生,有人格蛻變與昇華,還有對真善美不放棄的光明結尾,也正是因為如此,給了觀眾更多喘息和消化的機會,讓大家能夠接納戲裡戲外的現實。正如徐崢在採訪中所說,他希望通過電影讓大家看到人性的光芒,讓大家看到時代的進步,要微笑著去面對生活中的苦難,無論是在什麼時候,做人一定要樂觀、正面。

影片不僅有演技、有溫度,反映的內容和探討的社會話題也十分真實深刻,代入感很強。可以預見,這部良心之作將成暑期檔黑馬。 因為朋友也在做印度藥的,所以我說這電影應該也有你的影子吧!他說現在很多平臺已經禁了,現在市場也不好做了,都是靠口碑和朋友捧場,希望有更多的家庭可以用上親民的印度藥吧!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私我。 如有違規,請版主見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