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農民酷愛老物件 39年收藏2000餘件

在永城市馬橋鎮唐莊村的一處普通農家小院內,馬槽、石磨等石器隨處可見,門廳、臥室、偏房裡擺滿了古玩、玉器、古錢幣,還有各式各樣帶著歷史印記的老物件,儼然一座小型的民間博物館。

永城農民酷愛老物件 39年收藏2000餘件

小院的主人名叫劉登榮,今年57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年輕時習武、教拳,還開過化工廠,劉登榮的成長經歷相對於他愛收藏的嗜好多少顯得有些另類。劉登榮說,自己也說不清為啥打小就喜歡一些老物件,並因為這一愛好一頭扎進了收藏行業。

從一開始的“看見就買”,到“騎車去收”,再到“打工尋寶”,近40年的時間裡,劉登榮的足跡遍佈河南、安徽、山西、浙江、廣東、廣西、內蒙古等地,幾乎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積蓄,收集各類“寶貝”2000多件。

在劉登榮眼裡,每一個老物件都有一個故事,每一個老物件都承載著歷史的印跡。雖然藏品數量較多,但是說起這些“寶貝”,劉登榮瞭如指掌。

劉登榮家臥室的櫃子裡有一雙古老的船鞋,這是他在山西省柳林縣打工時發現,並花“高價”從一位農戶手中買下的。看到他喜歡,農戶便以各種理由推辭,一次次要求“加價”。經過20多天的“軟磨硬泡”,劉登榮花了600元才把它買了下來。“第一次看到這雙鞋子的時候,我就被它獨有的‘歲月感’吸引,雖然目前還無法確定是什麼年代的物品,但是在我心目中是無價的。”劉登榮介紹道。

永城農民酷愛老物件 39年收藏2000餘件

劉登榮說,自己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因為酷愛收藏,所以結識了不少搞收藏的朋友,瞭解不同年代的瓷器、畫風有什麼差異,再加上自己平時勤琢磨、好研究,漸漸積累了一定的鑑寶知識。在走南闖北“尋寶”過程中,劉登榮總愛去各地的博物館。“各地文化、風俗習慣不同,有價值的東西自然就不同。”劉登榮說。

在劉登榮家門廳的展櫃上,有一個顏色泛青的陶器,旁邊的櫃子裡還鎖著一些古代銅鏡。劉登榮說,在2008年至2009年的兩年時間裡,他先後三次帶著自己的“寶貝”走進河南電視臺《華豫之門》欄目,有幾件藏品得到了鑑寶專家的肯定。遺憾的是,其中一件珍貴的藏品後來不小心被人掉了包,如今想來,劉登榮仍感後悔自責、難以釋懷。

有了那次“被掉包”的教訓,劉登榮更加小心保管自己的各種“寶貝”,可是農村的家裡沒有安保設施,家中所有的“寶貝”只能靠夫妻二人“日夜看守”。也就是從那時起,劉登榮便萌生了建設一座民俗博物館的想法。“將我所有的藏品放到民俗博物館,不僅解決了它們的安全問題,也能將這些藏品分享給大家,讓子孫後代可以通過這些東西瞭解當時的歷史和文化。”劉登榮說道。

劉登榮算了算,建設一座民俗博物館怎麼也得花費一百萬元。家中所有的積蓄都被自己買了藏品,哪還有多餘的錢來建館?於是,這一想法被擱置一旁。

劉登榮喜歡收藏,卻從未想過用藏品來賺錢。他說,作為一個民間收藏愛好者,不在於收藏了什麼、能不能賺錢,而在於收藏過程中感受日益變遷的時代氣息。如今,雖已年過半百,劉登榮沒有在家含飴弄孫,安享優渥生活,而是繼續南下,到浙江義烏邊打工邊“尋寶”。

今年,馬橋鎮計劃建設一座民俗博物館,準備將劉登榮收藏的物品陳列到博物館中。聽聞此消息,劉登榮十分興奮。劉登榮說,現在他能做的就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收藏和保存好這些“寶貝”,盡最大可能發揮這些藏品的社會價值,讓傳統文化代代相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