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鎮的文化生活


村鎮的文化生活

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鄉鎮的文化生活是很單一的,主要就是演出樣板戲及移植地方戲版本的樣板戲,於是,祖國到處都是各種版本的樣板戲,也是挺有特點的。但是,確實太單一了,也沒什麼其他的娛樂文化活動開展。除了政治形勢之外,主要是還經濟的問題,沒錢投資文體設施,所以文體設施也基本空白,一個鎮最多是一個泥土地面籃球場及幾張破乒乓球檯,籃球架也是用木頭架子做的,籃筐也是斜的。彼此之間的比賽,交流等都很少。逢趕集日子,還被佔用作為臨時市場。

村鎮的文化生活


時至今日,各村鎮都過上了比較好的生活,政府對文體設施的投入也大大增加。現在,每個鎮,基本上都有了文化中心。各個村也有文化廣場,都是標準配置,有遠程教育,有新時代講習所,紅色展廳,文體中心,政府還有定編制的工作人員。每逢下午,文化中心的各種項目就開始有人來參與了,這些項目主要是接地氣,由過去政府要求村民做變為今日的村民要做,政府搭臺支持。任何事情,當變為自覺行動時,就好辦了。

在農村,最能全民參與,最能體現民俗的文化活動就是飄色,有點像東北的走旱船,扭秧歌,陝北的腰鼓。在廣東潮汕地區,敬神的活動非常隆重,當地叫做(營老爺),所有樂器齊奏,男女老少穿戲服上街巡遊,肩挑花籃或各種飄色,還有英歌舞,舞雙咬鵝,舞鰲魚,還有舞蜈蚣。。。。。。這些都是原汁原味的鄉土文化,吸引了海內外的觀眾及華僑,也是鄉愁的具體體現。

村鎮的文化生活


廣東省汕頭市龍湖區新溪鎮,也有一個文化中心,辦得非常好,文化中心的主題是愛國主義,文化娛樂的項目有紅色展廳,(領袖像章,語錄本紀念館等),乒乓球檯,籃球社,潮樂社,燈謎社,形體瑜伽,書畫社,每週都有定期活動。每天下午,就開始有些小孩或者學生到這裡來玩積木玩具或打乒乓球,下午十七點,新溪鎮乒乓球協會的隊員就開始訓練,水平不錯。週末,還有些女孩子到這裡訓練街舞,晚上二十點左右,潮樂社開始活動,潮劇票友,樂手聚在一起,邊唱歌,邊喝功夫茶,文化廣場上,大媽們跳舞,動作激烈,達到了健身效果。燈謎社活動,也是有時間性的,鼓聲咚咚,制謎者與虎謀皮,射虎高手頻頻發招,不斷領到獎品。平時,還有幾個領導或者學生排隊到紅色展館參觀,學生們是受到了革命傳統教育,領導們是參觀後就作了一些指示,鼓勵文化站繼續努力,偶爾也會順便要了一點紀念品。鎮政府在正面宣傳,形象策劃,群眾活動,組織領導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於是,得到了許多榮譽。文化站的帶頭人站長功不可沒,他除了盡責做好本職工作,更重要的是他熱愛本職工作,把它作為事業,當為責任來做,上班與做事業,追求是根本不同的二回事。才能有今天的成就。

時至今日,社會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國家的富民政策,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目前,農村的戶口已非常值錢,過去,大家都想弄個城市戶口,但是,現在你就是本村人,出去到城市工作多年,現在想遷回農村都沒門,農村越變越漂亮了,生活也越來越好了,而且生活壓力及節奏都比城市小,把自家土地流轉出去,收租金,自己留一些自己種,自給自足,逍遙快樂,不亦樂乎?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風水輪流轉。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社會主義新農村,在振興鄉村,建設美麗家園的大好國策下,未來會更好。

村鎮的文化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