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我达CEO赵剑锋:“九死一生”中的逆袭

近年来,商流进入了新零售时代,重构人货场的新零售带动着物流的升级。当传统物流还在致力于拓展“次日达”或是“当日达”的覆盖范围时,伴随着新零售出现的即时物流已经成为打通线上线下的关键动力,新零售物流进入“分钟级”、“小时级”时代。

近日,阿里巴巴公布了其重大的新零售物流提速规划,致力全渠道加速升级。在这份规划中,不仅包含盒马鲜生的30分钟达、天猫超市的1小时达,还可以预约特定时段送货,天猫2小时达服务也将正式推出。在这背后,都不乏阿里系即时物流平台点我达的身影。

文 / 李畅

一、“ 即 时 物 流 ” 首 创 者

点我达CEO赵剑锋:“九死一生”中的逆袭

点我达是一家“众包模式的即时物流平台”,致力于末端即时物流服务,以众包共享模式,为用户提供直接从门到门的极速、准时、可信赖的物品送达服务。满足各类型用户在移动互联网和本地生活消费升级趋势下,对物流配送“极速、准时”送达的诉求。将一键呼叫运力服务变为现实。

提到点我达,就不得不提这个企业背后的男人,赵剑锋,他是“即时物流”的首创者,也是一名连续成功的创业者。

1997年,赵剑锋从武汉大学毕业后,就进入浙江省测绘局,成为一名公务员。3年后,经过深思熟虑,他从铁饭碗的岗位离职,进入上市国企东方通信,继续从事和专业相关的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2003年,他选择辞职创业,他当时的创业目的很简单,觉得自己在原先行业已经有能力去开拓了,就决定自己去拼搏一把,希望以此给家人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于是有了杭州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目前已经上市新三板。

2008年,解决了经济压力的赵剑锋萌生了二次创业的念头,“我希望给自己找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行业,并且能够真正对行业跟社会有价值”这是赵剑锋定下的方向。

“我认为一个创业公司靠技术取胜是不可能的,要靠模式创新和服务创新。”几经分析,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专业出身的赵剑锋将目光锁定在了外卖配送领域和出行领域。出行领域的规划类似于现在的滴滴,赵剑锋当时把这个项目叫“拼载网”,但由于当时市场还不支持共享经济,如果做的话只能和出租车合作。比较之下,他选择了外卖领域。

“外卖既有互联网的基因,又是切入本地生活的最好方式,尤其是外卖的物流配送服务能够延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说做就做,2009年赵剑锋和合伙人共同投了300万人民币,给自己做了天使,买下了杭州的一个团队,创建了点我吧。

赵剑锋从那个时候就认定,外卖平台盈利的关键在于物流,因此点我吧自建物流体系运作,赵剑锋提出了“即时物流”的理念。

物流的调度依赖于定位系统的精确性,而定位方面是赵剑锋之前就擅长的领域。2009年,手机端GPS定位还没有兴起,也没有外卖平台有这个技术做调度。赵剑锋凭借熟悉定位仪市场的优势,当时采购了一批GPS定位仪,并请浙大的专家设计研发,给电瓶车的电瓶做了接口并安装上去,并找到厂家生产了一批有GPS定位的电动车。

“连充电线都是我们自己订制自己做的。所以当时要做自动调度确实是非常难的事情。”克服了种种困难,2010年,点我吧成为国内首家半自动调度的外卖平台。

二、放 弃 第 一 原 理 思 维

点我达CEO赵剑锋:“九死一生”中的逆袭

但没想到的是,点我吧第一年就亏了380万。春节将至,到处都是一片热闹欢喜的景象,赵剑锋却在深渊里挣扎着:公司没钱发年终奖了!他建议自筹费用给员工发年终奖,先让员工过个好年,再寻求融资。但彼时,两个合伙人选择了退出。公司等着发展,员工等着钱过年,他成了孤家寡人。

“没有成功的原因,是没有去赢得市场的趋势。就好像你到了一个岛上,如果所有的人都是色盲的话,你再亮红灯有什么意义呢?但从路径上来讲,点我吧在本质上是正确的。”赵剑锋选择乐观地继续走下去,最后好友借他300万助他度过了难关。

2012年点我吧才获得了来自戈壁创投的第一笔融资1200万人民币。“这在当时我认为是巨款了。” 赵剑锋说,“当时我也没有想着要快速扩张,而是选择做区域生根,要把杭州上海做盈利,我当时是奔着这样的目标去的。的确我们在杭州上海做成了最大的服务商,但在2015年我意识到了这没什么用。”

资本巨鳄纷纷抵达战场,普遍看好不提供物流只做交易平台的轻模式,在这样的市场大环境下,没有巨额资本加持还采用了自建物流重模式的点我达,发展举步维艰。在大局已定时,赵剑锋感慨道:“对于餐饮外卖而言,重模式是没有错的,要真正服务好外卖这个行业,你必须有平台解决物流问题。轻模式本没有优势,资本方投资的多了,便有了优势,且在资本的左右下,使轻模式优于重模式。”

我们现在回过去看的话,重模式本身就是正确的,现在的美团也好,饿了么也好,到底还是走向了重模式。仅仅从市场上来看,是资本市场做了一个误判,但是它的资源足够大,以致于能够活生生地把正确的道路走的拐了个弯再走到正确道路上来。

“光从第一原理思维出发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要把事情做成,必须匹配它的环境和资源。你的环境和资源不够匹配的时候,你从第一原理出发,往往会有不一样的结果。”赵剑锋反思道。

最终,2015年5月30日,赵剑锋分析了点我吧的核心优势,自建的物流体系,决定将这部分物流能力开放,成立物流企业,他2009年提出的即时物流概念终于落实成一家物流企业。接下来,所有研发人员开始加班加点,进行产品研发和测试。2015年6月24日,点我达平台正式上线。前后历时26天。

三、九 死 一 生 中 的 逆 袭

点我达CEO赵剑锋:“九死一生”中的逆袭

点我达上线7天后,覆盖了10座城,120天后,日订单量突破35万单。紧接着C轮融资到位,由口碑网投资,创新工场跟投。

凶猛的发展态势,让点我达很快成为市场两强之一。而C轮融资并不足以支撑起点我达的高速发展。2015年11月,点我达快速启动新一轮融资。点我达不错的业绩很快赢得了一家投资机构的青睐,并在2016年1月谈妥了所有合作方案,融资总金额高达10位数。

然而,这笔10位数级别的融资并没有在春节后如期而至,2月26日赵剑锋接到了一个通知说,因为市场巨大变化的原因不能投了。赵剑锋被放了鸽子。

2月29日,赵剑锋迅速做出收缩业务、大裁员的决定。整个公司裁了50%,派送员当时一共有2600名裁了一千三四百名,全国的员工当时有700人左右,裁了350人左右,业务也从20多个城市撤回。

3月,点我达重整旗鼓,再次开始融资,最终于2016年8月份拿到了由阿里巴巴集团领投、饿了么跟投、原股东继续增持的近十亿元D轮投资。很快,借助阿里一系列资源,点我达开始了稳健的发展,最终成为了国内最大的末端即时物流平台。

如今,点我达已经是全国最大的即时物流企业。截止目前,点我达的业务范围已经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为100多万商家和6000多万消费者提供即时配送服务。

作为阿里投资的众包物流平台,点我达经常被看作是阿里与京东众包物流的对抗。因此,不少人认为,目前即时物流平台已经进入了集团作战、资源比拼阶段。背靠阿里这棵“大树”,在马云新零售布局风口之上,阿里末端配送能力更显重要,业内认为,点我达发展将不可估量。

而事实上,在订单方面,点我达目前已经与阿里旗下多家企业形成合作。为阿里巴巴、天猫、淘宝、菜鸟网络、饿了么、盒马鲜生、易果生鲜等阿里系生态企业提供配送服务。从商城快递配送到外卖餐品配送,再到线下零售店配送,随着点我达深入阿里各系生态企业圈,一个强大的本地生活物流矩阵正在形成。

干 货 | 从 未 来 看 现 在

点我达CEO赵剑锋:“九死一生”中的逆袭

赵剑锋在接受《新零售百科》采访时,对物流行业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判断。

未来五年:新零售和物流相互驱动

如果要往未来看,物流是商流的延伸,所以要看商流的变化。在商流的变化上接下这五年都是新零售的时代,新零售会对人货场进行重构,物流会成为货的一部分。现在我们买的不仅仅是商品,物流已经成为购买产品的一部分。商流前端的变化反映了消费者的诉求,物流归根到底还是为了消费者诉求来的,接下来物流一定是更快更准时服务体验更好,这些还是依赖智慧物流、科技物流、绿色物流。

同时在整个人货场的重构中,物流会反向驱动整个零售。随着整个物流的发展,尤其是在点我达的语系里叫即时物流,菜鸟叫分钟级物流。分钟级物流为消费者的消费提供新的场景,能够刺激消费、驱动消费,今后物流和商流会有更加深度的融合,背后都是为了让消费者有更好的物流体验,整个效率和履约的成本反而下降了。

门店发货将爆发

我觉得门店发货以及商超生鲜送货上门正处于爆发前夕,接下来如果从订单量的角度来讲,应该瞬间会以很陡峭的曲线上去,现在正处于一个临界点。为什么?一看整个消费升级的过程中,消费者本身有没有这样的诉求;二看整个社会成本、体验上能不能满足这个诉求。

现在从流量上看,用户的诉求毫无疑问。第二点看两个供给,一个是商家侧,另一个是物流履约侧的供给。现在主要看商家供给侧。传统的门店要提供新的服务的话,整个供应链甚至从柜台的摆货、收银系统开始的整套服务都要做一些改造,现在,大量资源已经进去,改造已经开始,一旦把整个路走通,这个单量就瞬间起来了。

只有合作,才有未来

接下来,整个商流的形式会越来越多,意味着物流的形态也会越来越多。而在整个物流供应链的链条上,需要扮演的角色非常多。每个步骤的优化,对整个行业、社会来说意义特别大。所以大家必然走向开放、走向协作。因为没有人能够靠自己把整个产业链全部打通、做透,甚至这个产业中的任何一端,都不可能一家把它全部覆盖掉。所以大家一定要有开放的心态,协作的精神。

无论是现在那么多已经上市的快递企业,还是其他仓配线的企业,我相信他们之间的竞争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谁也不会把谁打死,他们的竞争来自于你跟不跟得上这个时代,这个时代会不会抛弃你,这个技术会不会抛弃你。从这个时代、技术上来讲,分工一定会越来越精细化,所以大家要专注于自己的专长,把自己所擅长的那一段搞好,把别的那一段交给合作伙伴,大家来相互协同、开放协作,只有这样的话,整个行业才能发展地更好。

无人派送是必然的

未来要给用户带来好的服务体验和更低的履约成本,无人派送这个事情是必然的。对货的无人运输,一定会比对人的无人运输来的更快。当无人派送实现的时候,我相信从整个派送成本上来说,不是节约了多少百分比,而是多少倍数,可能派送成本有一天变成现在的十分之一。因为我们现在最大的成本都在这上面,支线、干线运输。以后完全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并且非常有效地提高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