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出现在电影里的艺术名作

盘点那些出现在电影里的艺术名作

FBI艺术犯罪调查组展示马克·夏加尔被盗作品;英国东亚艺术博物馆被盗事件中失窃清代镶饰木盒

“30年后马克·夏加尔被盗画作终被寻回”,“英国东亚艺术博物馆失窃,多件中国古代手工艺品被盗”,与艺术品被盗有关的新闻并不少见,全世界每年因艺术品失窃所造成的损失高达40亿到60亿美元。而目前,在国际刑警组织统计的192个国家中,登记在案的失窃艺术品就有5万件。也正因为被盗艺术作品在黑市的交易金额仅次于贩毒、洗钱、以及军火交易,而名作被盗事件又屡屡发生的历史背景,盗窃艺术作品也成为了众多电影的主题。

《盗走达芬奇》

盘点那些出现在电影里的艺术名作

盘点那些出现在电影里的艺术名作

被盗作品:《抱银鼠的女子》

这幅画作达·芬奇创作于1489年至1490年,画面中的女子是当时米兰具有极大权力的公爵洛多维科最喜爱的情妇——塞西莉亚,她的胸前抱着象征怀孕和生育的白鼬,当时塞西莉亚已经怀上了公爵的孩子。达·芬奇曾以工程师、宫廷艺术家与军事设计师的身份供职于这位公爵,直到1499年才离去,而公爵的昵称就是“银鼠”。2014年法国科学家、工程师帕斯卡·科特(Pascal Cotte)发现这幅画原先并没有银鼠,达芬奇曾画了三个版本:一个版本是没抱银鼠的,另外两个版本中银鼠的大小、形态和皮毛颜色都不同。

盘点那些出现在电影里的艺术名作

《禁运品》

影片也是讲述了一位早已“金盆洗手”多年的走私犯,却因为小舅子得罪了毒贩头子,不得已重操旧业的故事。影片结尾,主人公走私假钞给小舅子还债,而其实包裹假钞的“破布”才是真正的“值钱货”。

盘点那些出现在电影里的艺术名作

被盗作品:波洛克滴画作品

盘点那些出现在电影里的艺术名作

波洛克是美国艺术家以及抽象派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运动的主要力量。波洛克的创作过程与众不同,他先把画布钉在地板上或墙上,然后随意在画布上泼洒颜料,任其在画布上滴流,创造出纵横交错的抽象线条效果。波洛克有时还用石块、沙子、铁钉和碎玻璃掺和颜料在画布上摩擦。他摒弃了画家常用的绘画工具,绘画时完全摆脱受制于手腕、肘和肩的传统模式,行动即兴、随意。

盘点那些出现在电影里的艺术名作

《偷天游戏》

一位亿万富翁,因无事消遣到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偷盗,保险公司派出的女调查员把目标瞄准了他,一场警察抓小偷的游戏开始了。

被盗作品:《暮色中的圣乔治马乔雷大教堂》

盘点那些出现在电影里的艺术名作

《暮色中的圣乔治马乔雷大教堂》,1908,莫奈

《天机·富春山居图》

讲述的是中国特工同日本黑帮以及英国大盗三方之间为了保护和争抢辗转流失、历经磨难的中国元代古画《富春山居图》而发生的夺宝故事。

被盗作品:《富春山居图》

盘点那些出现在电影里的艺术名作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作品,是黄公望为无用师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险在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前段称《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段较长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布达佩斯大饭店》

盘点那些出现在电影里的艺术名作

讲述战争时期一个欧洲著名大饭店看门人古斯塔夫的传奇,以及他和后来成为他最信任的年轻门童零之间的友谊故事。该片于2014年2月荣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评审团大奖。

被盗伪艺术品:《苹果男孩》

盘点那些出现在电影里的艺术名作

《苹果男孩》被定义为一副给主角古斯塔夫引来杀身之祸的价值连城的名画。这幅画是遗产,是欧洲贵族留给主角的财富,是靠他细致入微,体贴热心的服务劳动所换来的。看看男孩金色的斜分头,再看看古斯塔夫,看看男孩的鬓角、发际线、眉毛、耳朵还有脸部轮廓,再看看古斯塔夫,看看男孩的红色绒布材质衣袖,再看看古斯塔夫。偷到这幅画以后,在列车上,古斯塔夫曾对Zero说:“我要死在这幅画下面,你看得出来我和画上那个男孩多像么?”而这也是导演给观众的暗示,暗示古斯塔夫自己就是犹太人,而苹果就是他应该继承的遗产和财富。然而他又说:“我考虑把这幅画卖掉”,看,这就是犹太民族的真实写照。

盘点那些出现在电影里的艺术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