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孤独冷漠的背后都是那个呵斥了他的父母造成的!

记得在上初中的时候,班里有一位女生,平常不怎么爱说话,经常看到她的样子就是在学习,或者一个人在默默的看着窗外,偶尔和大家一起聊天,说出来的话便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很难让人接受,当时的自己和同学们常常想,她为什么总是说话那么刻薄呢?慢慢的,同学们越来越疏远她,不愿意和她一起玩耍!

还记得有一位男生,日常也很少和人沟通,但是和男生说话感觉也还正常,但是偶尔和他开玩笑,就会让他怒的无言以对,好不欢喜。瞬间感觉面子掉落一地!

孩子孤独冷漠的背后都是那个呵斥了他的父母造成的!

偶尔有时回想起,学生时代接触的这两件事情到底是孩子错了,还是父母错了?

记得赛德兹博士有个恰当的比喻: “人如同塑造陶瓷一样, 小时候就形塑一生的雏形,幼年时间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黏土, 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雏形。儿童头脑宛如一张白纸, 在这张洁白的纸上绘出的一点一线,都是构成整个图案的基础。因此,应该给孩子经过精心选择和认真斟酌的知识,用怎样的材料和方法,使孩子大脑储存和活化成为他潜能智力的宝藏和发展的武器。”

所以,以后的孩子就是你现在教育的样子!

此时此刻,你作为父母,是不是要好好的审视一下,你日常的行为,都合格吗?

孩子孤独冷漠的背后都是那个呵斥了他的父母造成的!

你的孩子不会也有受了你的毒害吧?听听专家给家长的建议吧:

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如果父母不和,经常争吵,孩子就得不到应有的关怀和培养,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就会因此而沉默寡言、闷闷不乐,从而养成了孤僻。因此,家长应给孩子创造出一个和睦、融洽、民主的家庭,让孩子真正感到自己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员,让孩子感到家庭的温暖、体验到家庭的欢乐。

孩子孤独冷漠的背后都是那个呵斥了他的父母造成的!

扩大孩子的生活空间

当前,由于家居条件、家庭结构等原因,家长常常把孩子关在家里,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孤僻。家长应让孩子从“自我”的小圈子走出来,让孩子多与邻居的孩子一起玩耍、游戏、生活。家长有必要利用节假日、业余时间带孩子到游乐园、动物园、公园等场所玩,带孩子去串门、走亲戚,减少孩子对不同人、不同情境的陌生感,增强其交往需要与兴趣,形成活泼、开朗大方的性格。

增强体质

孩子性格孤僻与体质弱密切联系。孩子体质弱,就会缺乏活动的耐性和持久性。这样就容易被同伴奚落和蔑视,处于这种状态的孩子会采取回避社会、回避人际交往,用孤僻来保护自己。所以,家长应多带领孩子投身到大自然去,去旅游参观、登山攀登、游泳、锻炼等。一来可以培养孩子勇敢、乐观的精神和持久性,二者可以增强孩子体质,使孩子能够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同伴间的游戏、体育活动。

孩子孤独冷漠的背后都是那个呵斥了他的父母造成的!

给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的自我封闭,无良好的人际关系,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会因此而产生孤独感,形成孤僻的性格。因此,作为孩子的第一位启蒙教师,家长应以身作则,在言行、人际交往等各方面都应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孩子耳濡目染,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一个良好的性格。

注意评价和态度

家长经常随意批评、否定孩子,甚至指责训斥孩子,孩子就会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会感到自己很笨和行为不好,这种自我体验几经反复固定下来,就会使孩子形成自卑孤僻的性格,总认为自己什么都不会、都不行,谁都不如,从而一个人缩在一旁不敢出声、心情压抑。家长不妨采用一些肯定的评价,如“虽然你没有成功,但我仍要表扬你,因为你已经努力了。”“你一直在努力,再加把劲,一定做得更好!”这样注意评价和态度,多肯定和鼓励孩子,如爱抚、点头、微笑、夸奖等,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孩子自信、开朗起来。

孩子孤独冷漠的背后都是那个呵斥了他的父母造成的!

增加孩子“参与”意识

孤僻的孩子多着迷于一些缺乏社会交往、社会交流的兴趣。如玩游戏机、看电视等,对周围的东西不闻不问,对社会、周围的人和事采取不参与的态度。家长有必要中断孩子的这些着迷的爱好,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鼓励孩子陪同父母外出采购、参与做饭或帮邻居取报、取奶、送信等,以让其与人进行交往及培养其助人为乐的品德。

不要让孩子成为孤独、自卑、冷漠的那一个!

孩子孤独冷漠的背后都是那个呵斥了他的父母造成的!

教育专家曾经说:如果孩子自卑、懦弱,父母其中必然有一人是苛求之人。如果孩子喜欢暴力或奴性十足,肯定有一个喜欢打骂的家长。如果孩子胆小害羞,肯定是因为父母管得过多,时常责怪,包办代替孩子做决定。如果孩子不善良,父母必有一个人缺乏同情心。如果孩子不懂是非,必有一个专制,喜欢替孩子做决定的家长,或是一个不明事理的家长。如果孩子小心眼,是因为缺乏宽容的家庭环境,指责是这个家庭的主基调。一个缺乏上进心的孩子,往往是因为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或父母对自己要求过低。如果孩子很懒惰,是因为父母替孩子做得太多。如果孩子喜欢埋怨,必然有一个负面思维的家长,每天给孩子传递负能量。如果脾气暴躁,必然有一个家长脾气不好,习惯通过发火这种不良方式与人沟通。如果孩子自以为是,这是父母溺爱的必然结局。如果孩子不会关心人,父母宠爱过度,不让孩子表现。如果孩子经常不快乐,整天板着脸,那是因为夫妻不和,或父母与孩子关系紧张。如果孩子过于敏感、多疑,那是因为家庭不包容,缺乏温暖。如果孩子不喜欢学习,往往是因为家长不爱学习,或者不认为学习有多重要。如果孩子冷酷、孤僻,必然有一个放任不管或喜欢暴力的家长。如果孩子太自私,必然有一个溺爱的父母。

对症观看吧,作为家长,你中招了吗?如果中了,现在改掉一切都还来得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