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排名更珍贵的,是汪峰唱起「儿时」的委婉动听

不过,在民谣圈风靡的「儿时」显然比2001年被陈奕迅唱红的「全世界失眠」更具代表性一些,在诉说和追忆童年的范畴,它更具有研讨价值。

「儿时」这首歌一度因此成为走心民谣歌曲的代表。

比排名更珍贵的,是汪峰唱起「儿时」的委婉动听

歌曲名为「儿时」,刘昊霖作曲并演唱,曾作有「理想三旬」的唐映枫填词,是一首偏“童谣”性质的校园民谣。

但这种格律的歌曲,不同于早年间流行的「冬季校园」和「同桌的你」,更具化、更形象生动,也更接近于日常生活写照。

典型的“你一听就喜欢上了”。

词简单平直,每行八字,4行一段,格式工整;旋律悠扬动听,片段化处理,充满了画面感。

它具备着一首歌“当红”的潜质,词曲结合之下流畅连贯,走心动人。卸下了韬光养晦的杀气,回归人类本质的情感。

「儿时」能引发传播,在于它的故事性。但也有着绝对的劣势,因为太过温润的旋律与唱词,在表演时会缺乏攻击力。

适合演唱,但不适合比赛。

比排名更珍贵的,是汪峰唱起「儿时」的委婉动听

不过对于汪峰来说,来参加“歌手”总的来说还是按照心情行事,选歌也是“喜欢”为主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首歌听到就特别喜欢,几乎是完美的”。

的确,汪峰实在是太任性了。

不过,很多人也是在昨天的节目播出后才知道的,“童年”一词其实与汪峰不太搭。

比排名更珍贵的,是汪峰唱起「儿时」的委婉动听

尤其是在终日练习小提琴中度过的童年,让汪峰很难觉察到童年的滋味,特别是三五岁的儿童时光。

他的日子是单调聒噪,与小提琴为伴,不知童年为何物,也很难站在回忆溯源的角度去体会孩童时期的快乐。

汪峰的这轮选歌,意味着他要别人花更多时间去精心忖度歌里的情绪。

这个“度”尤为重要。

那是他没经历的人生阶段,所以究竟应该是怎样、应该要怎么唱和表现、以及怎样做处理……都是汪峰需要去雕琢的。

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一唱了之的。

在和李锐同车的对话,汪峰说了他对自己大女儿童年的期盼:

他希望是快乐的,不是用之后的成就去弥补的。

比排名更珍贵的,是汪峰唱起「儿时」的委婉动听

他的童年是不快乐的,但不能否定他是想寻求快乐的。

而童年的苦与涩,与现实希望的喜与甜,又形成了极大反差,引用耳帝的话,像“忆苦思甜”,是存在回望与想象中的。

于是,这种体验在歌曲的呈现上实则埋下了一层戏剧冲突。

「下坠」是如此,反差感最强的「普通Disco」也是如此,逐步消磨了汪峰在大众心中的往日形象。

比排名更珍贵的,是汪峰唱起「儿时」的委婉动听

同时,几期下来,你也不难看到汪峰对音乐和好作品的态度。

「下坠」时请来了原唱者,竞演之后会实时关注原唱歌曲的评论数据。

「儿时」和之后的作品,也是一个成功音乐人对好作品的推崇。

在“歌手”的舞台上,有人是作品来PK的,他是让好作品浮出水面的。

前者的高亢激烈,反倒能衬托出后者平凡的伟大。

「儿时」是如此,字眼里全然是往日美好时光。

没有戾气,摒弃了愤怒。

不为歌者而唱,而是为时代而唱。

汪峰拿出了作为一个音乐人的应有修养。

比排名更珍贵的,是汪峰唱起「儿时」的委婉动听

我在听这一版「儿时」的最大感觉也是如此:

他要把这首歌推出来,名次都是浮云。

他完全脱离了竞争层面,回到了演绎一首真正走心的音乐作品该有的状态里。

开场与结尾奏响的小号,前后呼应。委婉悠扬的样式,配合汪峰既有魅力的中低音,形成了严肃沉寂的画面感,放缓了原本整首歌的情绪。

刘昊霖原版的「儿时」是夏天,池塘,荡千秋…意象牵连,构成了一幅画。

而汪峰版的「儿时」则成了黄昏寂寥的深秋,庄严肃穆,严肃中透着哀思,仿佛给往日的童年做了一场祭奠式的怀念。

重新的编曲,由内而外散发出哀而不伤的情绪,一切水到渠成。

汪峰的「儿时」自带着感伤的美好,让人一度哽咽。

至于比赛的结果,早已在这次演唱之外,不是我们所担心的了。

因为比排名更珍贵的,是歌者的动情。

而那个唱哭我们的,才是自己的赢家,最后真正的赢家。

毕竟这细腻声线营造的情感陷阱,把我们纷纷拉扯回了“儿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