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信二手车流血IPO仅获2.25亿美元 募资额与估值双双大缩水

6月27日晚间,二手车金融收入占比过半的优信赴美IPO。此次IPO实际发行价格定为9美元/ADS,低于之前的询价区间10.5~12.5美元,比原定最高价缩水28%。发行规模从原定最高4370万ADS缩至2500万ADS,减少43%;最新募资总额约2.25亿美元,相比原定最高募资5.46亿多美元,已经腰斩59%。

优信二手车流血IPO仅获2.25亿美元 募资额与估值双双大缩水

优信开盘价为10.4美元。以发行价计算,优信市值为27亿美元,相比此前最高预计的44亿美元,已经大幅缩水了40%。

优信IPO募资、估值虽双双缩水 溢价率仍达100%

尽管优信此次IPO在募资资金、发行ADS规模与整体估值方面均出现大幅缩水,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流血之旅,但总比之前铩羽而归、无功而返要强。

优信此次赴美IPO,是在A股借壳失败、赴港上市无果之后的第三次上市筹划。其在A股被指估值过高,从港股转战美股除了不愿直面易鑫市值腰斩、股价低迷的惨状以及和易鑫正面竞争,也更想获得成熟美国二手车市场的投资人的认可。事实上,优信“阳谋”并非完全落空,甚至是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实现。

参照同样以金融收入同样为第一收入的易鑫集团,可以发现:以易鑫集团市值194.6亿港元(约24.8亿美元)、2017年易鑫集团整体营收为优信的两倍推算,优信上市前的市值中枢应该约达12.4亿美元左右。但此次优信IPO前市场估值约24亿美元,与对标易鑫集团得出的12亿美元估值中枢,溢价率近100%。很明显香港资本市场对易鑫的认可度,远不及美国资本市场给优信的认可度。

同样再以美国最大的二手车商CarMax为例,对比最近一年公布的年报可比数据: 优信2017年全年毛利润为1.9亿美元(折合约12亿元人民币),为CarMax 最新财年(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下同)毛利润23.3亿美元的8.2%。若以年毛利润总额比值,以及目前CarMax约130亿美元的市值估算,优信IPO前合理估值不到11亿美元。

这一估值与参照易鑫集团的估值相近,但相比此次优信IPO前的约24亿美元估值,溢价率已经高达110%。这一数据结果也佐证了在美国有成熟的二手车市场情况下,美国资本市场给予中国二手车行业企业的估值比香港资本市场也更为宽松。

优信IPO后市值超易鑫 未来却难逃窘境

对比易鑫,同为二手车金融企业,优信营业收入仅易鑫一半;易鑫已实现盈利,但优信陷入持续亏损泥潭且短期难以改善。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优信IPO后市值将达到26亿美元,这一数值将超过易鑫目前的市值24.8亿美元。按道理说,核心主营业务一致且均占比过半,一家盈利一家长期亏损,投资者理应应该更青睐前者而不是后者。

作为以金融贷款为主营业务收入的公司,在实际估值中,除了考虑收入与客户规模之外,贷款余额总量以及坏账率情况也是重要的参考指标。对比发现,优信贷款风险控制能力与易鑫对比,可谓相差悬殊。

招股书显示,优信旗下金融业务2017年金融贷款总额预估值109亿元人民币(以2017年Q1 27.36 亿元人民币为基础),约为易鑫36.3%(2017年融资租赁净额约300亿元人民币);但其披露的全年90日及以上违约率为1.37%(同比增长878%,且2018年Q1已升至1.56%),达到了易鑫的1.67倍(2017年90日以上逾期率为0.82%,同比增100%)。分析结果显示,优信的风控能力弱于易鑫,逾期情况恶化趋势明显要高于易鑫。

由此可见,优信上市埋着巨大的业务隐患。一旦风险控制出现问题,势必进一步加大优信的亏损预期。即使上市成功,对风控能力远不及易鑫的优信恐重蹈易鑫股价腰斩、持续低迷的覆辙。目前短暂的高估值背后是因为优信带着“首家赴美上市的中国二手车企业”IPO的光环,待光环退去,市场回归理性之后,优信的股价将面临比易鑫更大、更严峻的下行挑战与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