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速電動車迎來三大利好,路權或全面合法化!

低速車的身份一直很尷尬,標準缺失的大環境下,低速車品牌無不是摸石頭過河。可即便如此,受市場剛需拉動,低速車產銷量卻連年暴增:2013年20萬輛,2014年近40萬輛,2015年近70萬輛,2017年遠超200萬輛。也許是市場表現太搶眼,也許是民意呼籲太熱烈。最近,低速電動車終於迎來了三大利好消息,路權或全面合法化!

一、江蘇允許超標車登記上牌,不禁行低速電動車

目前,江蘇已經開始組織聽證電動車管理辦法,允許超標車登記上牌。而對電動三輪車、低速電動車的管理,不再是禁行,而是在城區部分路段限行,確保城市主要幹道暢通。從目前來看,江蘇對低速電動車的路權已經逐步重視起來,或將推動低速電動車快速發展。

低速電動車迎來三大利好,路權或全面合法化!

二、山西將低速電動車納入了電動汽車管理範疇,設立五年過渡期

不是低速四輪產業的生產大省,但在管理方面,卻為整個行業起到了正面積極的推動作用。山西省首先承認低速電動車的存在具有很大的正向意義,它標誌著民眾出行的一種全新晉級,進而指出低速電動車應妥善處理,推動我國新能源工業展開意義嚴峻。當前已出臺的管理辦法的地區包括大同市、忻州市、朔州市、臨汾市、長治市,不僅正式將低速電動車納入了電動汽車管理範疇內,還專門為沒有國標的低速電動車,設立了五年的上路過渡期。

低速電動車迎來三大利好,路權或全面合法化!

三、廣西堅持電動車非機動車屬性,肯定低速電動車

南寧模式在去年作為示範進行全國推廣,目前南寧仍然堅持電動車非機動車屬性不動搖,而對低速電動車更多的是肯定,並不會實行“一刀切”的模式。

低速電動車迎來三大利好,路權或全面合法化!

而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3個省份、29個城市地區出臺契合實際的低速車管理政策,允許低速車上路。

低速電動車迎來三大利好,路權或全面合法化!

此外,2017年10月20日國家標準委下達“四輪低速電動車技術條件”國家標準制定計劃,制定週期24個月。換句話說,低速車國標最晚今年10月出臺。而在今年3月份,工信部裝備工業司發佈《2018年新能源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其中“推進四輪低速電動車標準制定”被列為整車領域的工作要點之一,也是低速車國標落地的一大保證。

總之,對於低速車的管理已逐漸從“命令式”管理轉為“服務型”管理,民眾聽證,將更多的選擇權交還給群眾。相較於之前各種查禁、“一刀切”,新形勢下管理條例充分考慮實際,逐步解禁低速車,其路權或全面合法化。規範、合規、健康、有序的發展是我們對低速車產業的期望,也必將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