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因爲中國才有了今天的「世界智慧財產權日」

今天是知識產權從業人員銘記的日子,1970年4月26日,《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生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正式成立。之後4月26日這一天被定為"世界知識產權日"(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Day),是因為1999年中國和阿爾及利亞共同提出的關於建立“世界知識產權日”的提案,2001年正式獲准通過。這個日子不僅是對知識產權行業,對全世界的科技經濟發展都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天。

18年前因為中國才有了今天的“世界知識產權日”

中國是於1980年6月3日第90個加入《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組織的國家,37年的時間裡,中國在不斷地樹立尊重知識、崇尚科學,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極力營造鼓勵知識創新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環境。2016年,中國商標註冊申請量369.1萬件,同比增長28.35%,已連續15年居世界第一位;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突破100萬件,PCT國際專利申請受理量超過4萬件;全年著作權登記總量達到200.76萬件,同比增長22.33%。根據中國在這後15年裡的知識產權保有量和增長速度,我們體現了大國的實力,也表現了我國對知識的尊重與重視程度。

18年前因為中國才有了今天的“世界知識產權日”

雖然只是這一天被定義為“世界知識產權日”,但中國的大多知識產權服務商們已經忙活了一週。芒果TV推出了中國首部知識產權專題紀錄片《國之利器》,也在今日首播,值得觀賞。火名網也在今天推出了針對企業的知識產權服務普及活動。同時也要提醒企業主,警惕一些利用“知識產權日”過度營銷和做虛假營銷的代理公司。知識產權行業是一個正規、正直、嚴肅的行業,不需要太多的粉飾,不需要花俏的營銷手法,如果有那一定會過猶不及。

知識產權是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一個行業的發展源動力,是一個國家的生產力。要實現習主席提出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知識產權承擔著重要責任。互聯網行業實際上是一個知識產程度並不高的行業,BAT之所以能發展成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大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生在一個佔有地球1/5人口的國家。在接下來的競賽中,不管是物聯網、人工智能還是工業4.0都是對知識產權要求更高的博弈。也希望身在這些領域的中國企業能夠提早佈局知識產權,不要埋頭苦幹,技術要有,知識產權的證明書更要有。

互聯網已經漸漸撕開了各行業和空間的邊界,在“世界知識產權公約”體制下我們要不斷創新,還要時刻關注盟友的進度,也許我們看來的創新有時候已成為跟隨,也有可能別人的跟隨正因為我們沒有做知識產權的報備而成了別人的成果。

重視知識產權,從今天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