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人告別危房 長岡鄉巧破「新題」

晚上9點,入戶做完工作回到鄉里的曾文蓉在記錄本上寫下了李德鳳老人的名字,後面備註了“已搬遷”。

自6月底打響“老人住危房 子女住新房”攻堅戰行動以來,興國縣長岡鄉僅用了不到10天的時間,就讓近40戶老人同意搬離危房。

長岡鄉這一舉措為當地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小康,進一步清理了障礙。

深入調查“命題”

東方拂曉,伴隨著嘎吱嘎吱的聲響,長岡鄉石燕村的黃明山老人推開了大門,端著盆去給門前的蔬菜澆水。

今年72歲的黃明山和老伴住的這棟房屋,坐落小山坡下,門前有坪、門後有樹。

“二人作伴”的日子,老兩口倒是感覺自在。“房子每年都會請人撿漏,養點雞鴨、種點樹,挺好的!”黃明山如是說。

當地幹部卻發現,黃明山夫婦居住的土木結構房屋建於40多年前,瓦片老舊穿孔,屋頂樹木縱橫交錯,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让老人告别危房 长冈乡巧破“新题”

圖為黃明山年久失修的危房。張磊 攝

脫貧攻堅戰已經進入集中總攻階段,群眾住危舊房的問題不迅速解決,將成為全面小康路上的“絆腳石”。

為清除安全隱患和發展障礙,長岡鄉發揚蘇維埃工作模範鄉的革命傳統,組織鄉村兩級幹部深入調查摸底,挨家挨戶瞭解“老人住危房 子女住新房”的現狀。

進過全面調查發現,長岡鄉仍居住在危舊房獨居的老人有127戶,其中有80戶老人居住的房屋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急需搬離。一時之間,幫助老人搬離危舊房屋成了當地的“中心工作”。

全面發力“破題”

落實到行動,如何“破題”是關鍵。

6月19日,長岡鄉召開“老人住危房 子女住新房”行為專項治理動員大會,圍繞“政府引導、全民動員、教育為先、依法治孝”綜合治理原則準備集中一段時間幫助當地仍居住在危舊房老人搬離危舊房,讓他們老能安居。

让老人告别危房 长冈乡巧破“新题”

圖為黨員幹部正在幫助群眾搬離危房。何亮 攝

“五老”助推“解題”

6月27日,石燕村鄉風文明理事會理事長老黨員邱昌順拿著紙筆與村支書徐傳青統計著近幾日的宣導成果。

“現在黃榮秀也同意了搬離危舊房去跟兒子住一起,那麼我們村只剩下8戶需要搬離的老人了。”如此進展,比邱昌順此前想象得要順利許多。

邱昌順口中的黃榮秀今年79歲,獨居危舊土坯房,當地鄉村幹部屢次上門入戶勸導,老人就是不肯離開老宅。家中3個兒子也曾多次提出接母親共同居住,黃榮秀執意要“獨守老宅”。

68歲的老黨員邱昌順得知情況後,幾次三番找到村幹部及其兒子一同前往黃榮秀家中,從其獨居讓子孫備受輿論壓力和自身人身安全等方面推心置腹地勸說,這才讓她搬離了危舊的老宅。

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各村以“五老”為主要成員的鄉風文明理事會主動、義務參與其中,逢會必講,入戶必宣。他們事先深入調查探討,事後分析總結,利用自身的威望,充分發揮“鄉親”主體作用,在整治工作中立下了“奇功”。

让老人告别危房 长冈乡巧破“新题”

圖為拆除空心房後復墾的土地。

“從最開始的調查到行動落實,我們發現確實存有少部分子女不孝的行為,針對這類情況,我們將採取宣傳勸導先行,對反覆勸導無效的下一步將訴之於法律來解決。”長岡鄉黨委書記楊薴說,此次整治將擴面到全鄉所有的127戶獨居危舊房的老人,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

由此,一股尊老愛老文明新風正在長岡大地悄然興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