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行業還會有前景嗎?

待到秋來九月八556


服裝行業當然還是很有前景,只是現目前如何轉型把握住自己的業務模式的突破,這是相比於之前是更加難。以下是我總結的2018年服裝行業的趨勢和增長要點,大家可以看看;希望對你有收穫:


、品質消費=品牌+質量 利好休閒服飾龍頭


1、質量提升

消費者對產品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產品不斷創新優化的品牌商受益。消費者對商品質量要求更高,服裝消費品質需求顯著。

通過阿里品質消費指數來觀察商品“質量”的變化,通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來觀察商品“數量”的擴張速度。可以發現,從2012~2017年的5年間,阿里品質消費指數上升7.2個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下降5.3個點。在服裝商品中,消費者也表現出對質量的較高偏好。

阿里品質消費指數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

2017年消費者網購服裝考慮的因素


2、品質服務

體驗式消費興起

購物中心購物體驗優勢明顯,百貨渠道也紛紛增加體驗式消費元素。大眾龍頭擁抱體驗式消費趨勢,增強線下服務。

電商服飾洗牌

線下渠道體驗性佳,不會輕易被線上品牌替代。線下佈局較成熟的大眾品牌在與淘品牌的競爭中重拾競爭優勢。

國內購物中心數量快速增長

歷年雙十一銷量前十女裝中淘品牌數量減少


二、三四線崛起 服裝消費空間廣闊

1、市場空間

三四線城市消費增長迅速,服裝行業迎來機遇,2005年起,三四線社消佔比和增速均有所提升,其原因是:

人口流動:一二線城市政策出臺,限制人口流入,導致三四線城市人口迴流,城鎮化速度加快;

收入增長:我國三四線進入消費率提升階段。

三四線城市社零佔比增長

三線城市社零增速超過一二線城市


三、細分領域崛起 看點紛呈

1、高端女裝

我國高端女裝行業增速超過服裝行業整體增速。2012~2016年間,我國高端女裝行業規模從867億元增長至2300億元,年複合增速為27.62%,遠超同時期服裝行業年複合增速4.94%。並且這期間我國高端女裝行業增速呈上升趨勢,而服裝行業整體規模增速呈現下降趨勢。

我國高端女裝市場規模及其增速

我國服裝市場規模及其增速


2、童裝童鞋

高景氣度行業,動力足空間廣

2017~2022年我國童裝、童鞋市場規模複合增速分別達11.77%、 8.03%,發展動力充足、前景廣闊。

規模增速:2017年我國童裝、童鞋市場規模分別達266億美元、 79億美元。預計2017~2022年複合增速可達11.77%、8.03%。

增長動力:

1)二胎政策放開帶來嬰童行業“量”的增長;

2)生育年齡推遲,育兒資金更充裕,促嬰童用品“質”的提升空間廣闊。

3)2017年中日美三國人均童裝消費分別為57/136/253美元,人均童鞋消費分別為5.7/6.4/30.3美元,對比海外成熟市場,我國童裝童鞋人均消費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我國童裝市場規模及其增速

我國童鞋市場規模及其增速

3、高端休閒

千億藍海、超10%增速,需求驅動增長強勁。

旅遊消費+個性化需求+購買力增強,需求撬動高檔休閒行業高增長。

休閒服飾:預計2019年國內成人休閒服裝市場規模可達7951億,預計2016-2019複合增速為5.47%。

高檔休閒:佔比提升,16年達12.30%;由此可推算,16年我國高檔休閒服飾規模達790.28億元,2011~16年複合增速11.75%。

驅動因素:

1)休閒旅遊促休閒服飾需求上升;

2)滿足新世代個性化需求;

3)消費升級下消費結構向中高檔轉移。

2011-2019E國內成人休閒服飾市場規模及增速

2011-2016E國內高中低檔休閒服飾市場規模佔比



益民城


總的來講,前景不大。以為有前景的都是自己不在這個行業或者不思考的人。

傳統理論上衣食住行是剛需,但是現在的時代已經大變樣了,隨著科學技術發展,很多新狀況與以前截然不同。現在的服裝銷售情況實際是:

1、世界上衣服的保有量已經太大,經濟不景氣人們不捨得丟棄舊衣服,家裡舊有的其實已經夠應付日常生活,中國的中年人現在都不太買新衣服啦。大家可以看看自己看看身邊的中年人,比以前的衣服購買量都減少至少4/5!未來中國更是加快步伐進入老齡化,想想六十歲以上的人會不會買衣服吧!

2、同樣因為從事服裝行業的人們還在加大生產衣服,幻想通過提高產量去賺錢,從而造成惡性競爭,衣服的供應量遠遠超過實際不斷萎縮的需求量,所以,從淘寶到地攤兒,現在五元十元買件衣服是真實的事情,請問賣這個價你以為別人能賺錢嗎?很多衣服連面料成本都收不回來!

3、剩下一條,如果迎合年輕人,年輕人對消費是不怕的、甚至是信用卡超前消費。但是,眼下年輕人的趨勢是,越來越喜歡宅在家玩電子產品,對衣服打扮、戀愛生娃都沒有興趣了。TA可能捨得買電子產品、遊戲虛擬產品等等,並不以為服裝要多好多貴,只有TA喜歡。服裝不是年輕人看重的消費品。

總結一下,以往人們把服裝歸類“高頻產品”,意思買了穿了後喜新厭舊,會迅速再次購買。現在因為上面的原因,服裝早已不是喜新厭舊的對象。現在服裝回頭客來的越來越少、很多老主顧變成只試不買、之前一次買十件八件的大單客,現在都糾結三四個小時,能決定買一兩件都算好的。

最後一句話,四線城市如昆明是這樣。一線大城市如廣州、深圳,人流量大消費力足年輕化,有夢想的人,萬一就是要執著於服裝行業,建議去超級大城市。那裡也許還有一線生機。


曬著太陽的漁


我覺得有,雖然淘寶的誕生對實體店有影響,但是對講究質量和現實主義者還是沒法滿足。實體店的存在是歷史足跡的最好見證,不能直接被取締。我認為實體店有存在意義的。說不定若干年以後也許會成為未來年輕人青睞的一個好去處。

不妥之處還請指正批評


鄧文生59250321


有啊!正所謂人靠衣裝佛靠金裝,雖然現在很多人都會在網上買衣服,也有不少人在實體店購買的,最重要的是實體店的是穿在身上,合適才買,網上的是拍回來不合適還得退貨,主要是方便,在家等著就有衣服快遞上門。


我滴小脾氣


馬雲說的一句話告訴大家一個壞消息是今年生意不錯,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是今年大家生意都不好。真實情況只有自己知道,不是實體經濟不行,是你的實體經濟不行啦,歸根結底是思路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