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人的母親河!就在我們身邊

大連人的母親河!就在我們身邊

大連人的母親河!就在我們身邊

今人多知大連市因港而興

卻鮮有人知大連市因河而生

這河便是馬欄河

大連人的母親河!就在我們身邊

馬欄河是大連市區最長的河流,發源於市中心區西部邊緣的大連與旅順分界嶺——鞍子嶺,河源高度328米,流經鞍子嶺溝口、南岔溝溝口、岔鞍村、五岔營子、王家屯、韓家屯、棠梨溝、柳樹溝溝口、金家溝溝口、張家村、灣家村、馬欄村、富國街,於星海灣流入黃海,全長約22公里,比降9.34%,流域面積93.4平方公里。它不僅是獨流入海的“大連十條主要河流之一”,有20多億年的厚重地質與文化底蘊,數千載的人文積澱文明史,而且是距今30年前“引碧入連”二期工程完成之前近百年間的大連市母親河。

具備足夠的飲用水源

是大連商港和城市選址的必要條件

100餘年前

馬欄河就這樣

孕育並誕生了大連港和大連市

馬欄河的前世今生吧!

↓↓↓

一個無飲用水的商港和城市無法生存

大連人的母親河!就在我們身邊

達里尼商港一期工程施工場面。

1899年,沙俄旅大租地當局選定在今大連港所在地建立達里尼商港。據俄羅斯國家歷史檔案館藏《1899年4月22—24日,大連灣商港和城市規劃草案審查特別會議紀要》記載:對大連灣商港和城市的選址,有多種不同的意見。

之所以最終將大連灣商港確定在維多利亞灣(今大連港的位置),一個主要原因是“距離規劃中港口位置10俄裡遠處有馬欄河河谷和一個超過100平方俄裡(1平方俄裡=1.138平方公里)大小的水域,可以為港口和城市提供相當豐富的水資源”[ 轉引自蔣耀輝著.《大連開埠建市》. 大連:大連出版社,2013:47.](由此可知彼時的馬欄河水域大於今馬欄河流域面積——93.4平方千米)。

大連人的母親河!就在我們身邊

大連灣柳樹屯港(1898年1月8日《倫敦新聞畫報副刊》照片),沙俄旅大租地當局曾考慮在此建設大連商港。

最初,沙俄旅大租地當局曾考慮在大連灣的柳樹屯建造商港。日本滿鐵調查課《俄國佔領前後的大連和旅順》(1911年4月)記述:“俄國租借了關東州以後,欲將大清國經營的大連港,即現在的柳樹屯,建設成為一個大商港”。

因彼時柳樹屯有原清廷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於19世紀80年代修建的棧橋碼頭,可以停泊和裝卸較大噸位的輪船和貨物。這成為達里尼商港選址該處的緣故。但沙俄最終沒有選定柳樹屯作為大連港所在地,除因該址處於遼東半島的最窄處,陸地面積小,不宜在建設商港的同時建設城市。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從馬欄河引水到柳樹屯非常困難,而一個無飲用水的商港和城市是無法生存的。”[ 轉引自蔣耀輝著.《大連開埠建市》. 大連:大連出版社,2013:51.]具備足夠的飲用水源是大連商港和城市選址的必要條件——馬欄河就這樣孕育並誕生了大連港和大連市,因此可以說大連市因馬欄河而生。

馬欄河在大連市第一份規劃中佔有重要地位

1899年4月7日,東清鐵路公司董事會召開專門會議,研究沙俄當局任命的達里尼港口與城市建設總工程師薩哈洛夫提交的大連灣港口和大連灣城市建設土地徵用問題的報告,確定規劃用地範圍為“西部邊界應該從維多利亞灣開始……至石家溝村邊界,穿過山,一直到馬欄河村。然後向東南方,直到馬欄河出口以西2俄裡的海邊,在北、東和南三面土地被徵用直到海邊,大約有7000俄畝(1俄畝=6.35市畝)。除此之外,還要徵用馬欄河谷地,馬欄河村向西3俄裡狹長地帶(今大西山水庫的位置——筆者注)將用來建設供水站。”[ 轉引自蔣耀輝著.《大連開埠建市》. 大連:大連出版社,2013:129.]會議審議通過的“未來城市擴展區”圖中包括位於達里尼中心城區西部和南部的馬欄河谷(紅色虛線圈內)。

大連人的母親河!就在我們身邊

1899年4月7日,東清鐵路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的“未來城市擴展區”圖中包括位於達里尼中心城區西部和南部的馬欄河谷(紅色虛線圈內),並清楚標註馬欄河及馬欄水庫至入海口的河道(中文系後加)。引自《大連開埠建市》

無論是在達里尼港口與城市建設總工程師薩哈洛夫制定的大連市第一份規劃中,還是在建築師斯科裡莫夫斯基承襲並完善薩哈洛夫制定的大連市最終規劃中,馬欄河都佔有重要地位,並給予了具體的設計。首先將位於城市西部、距市中心10多公里的馬欄河流域圈定為水源地,納入城市總體規劃,設計引水工程線路,修建大壩,攔河蓄水。

這在1899年達里尼商港、城市、鐵路總規劃圖中標示得很清楚,除將馬欄河上游區域作為城市水源地加以特別保護外,還將馬欄河中下游區域作為城市西部的主要排洪設施區納入城市整體規劃。

大連人的母親河!就在我們身邊

1900年5月27日,斯科裡莫夫斯基繪製的達里尼市規劃圖(截圖)對馬欄河中下游標註清晰(中文系後加)。引自《大連開埠建市》

在沙俄達里尼城市總用地規劃中,被規劃為別墅區的地方除大嶺前、棒棰島、老虎灘之外,“還有位於市郊馬欄河入海口的一處,即今天的星海灣,毗鄰海濱浴場。”[ 轉引自蔣耀輝著.《大連開埠建市》. 大連:大連出版社,2013 ]供城市貴族遊樂的跑馬場被規劃在西部郊區的馬欄河旁(今沙河口區南沙地區),並規劃一條快速公路從市中心直通此處。沙俄當局還將達里尼城區規劃地域中的中國人墓地遷出,集中到馬欄河入海口東側海岸上(今星海灣馬欄河入海口東側)。

大連城市主城區自來水供水之開端

大連人的母親河!就在我們身邊

1902年拍攝的馬欄河谷城市供水站。

達里尼商港、城市的建設是分期進行的。一期工程“包含了城市區歐洲城區的建設部分。”“還包括興建港口水利設施,從馬欄河引水到港口”[ 轉引自蔣耀輝著.《大連開埠建市》. 大連:大連出版社,2013:71—72. ]。

1901年,從馬欄河取水的勘測工作基本完成,進行了水壩線路的鑽孔工作,並在馬欄河流域開始修築地下水源井8眼。[ 大連市史志辦公室編.《大連市志.公用事業志》. 大連:大連出版社,2000:5.]

1902年3月15日,從馬欄河引水的臨時供水工程完工,供水管道鋪設至城市的行政區。供水系統主要設施包括馬欄河流域水源井8眼,漢陽街水源井2眼,廣和街配水池和市內配水管道20公里,日供水量1000多立方米。[ 大連市水利局編.《大連市水利志》. 大連:大連出版社,1992: 209. ]“用大口徑輸水管送水到中國人街區的今一二九街的山體貯水站……由此貯水站,沿莫斯科大街,將水分別送到行政區、碼頭、工廠、發電站,以及歐洲人街區的商業區等。”[ 轉引自蔣耀輝著.《大連開埠建市》. 大連:大連出版社,2013:194-195. ]大連城市主城區自來水供水由此開端。

大連人的母親河!就在我們身邊

1902年建成的大連第一座城市供水配水池——廣和街配水池外貌。

電力應用是近代城市的標誌。為滿足達里尼港口和城市的用電需求設置中央電站(今址大連造船廠內)。1902年6月,中央電站建設完工,一條管道從中央電站直通馬欄河水域,以供抽水之用。

大連人的母親河!就在我們身邊

1902年6月完工的中央電站(中立大煙筒處建築)抽水管道直通馬欄河。

馬欄河——100多年前的大連市母親河,用她的乳汁哺育了大連市最早的市民, 成為大連港和大連城市建設最重要的自然資源。

1904年2月,日俄戰爭爆發,沙俄旅大租地當局的馬欄河開發和達里尼港口、城市建設規劃的實施因此中斷。

1905年初,日俄兩個帝國主義國家爭奪大連、旅順的戰爭,經過近一年的廝殺,以俄國戰敗而告終。沙俄旅大租地變成日本遼東租借地,馬欄河由此被日本帝國主義侵佔達40年之久。

綿延數千載的河谷人文積澱 | 大連人的母親河——馬欄河(1)

大連人的母親河!就在我們身邊

校對:王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