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徒困境——來自肖申克的救贖

今天是第176天昨天晚上有朋友跟青燈討論起《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我猛然間想起:“他”平時談論最多的、最愛的一部電影就是這部啊,它也是青燈看了數十遍,喜愛的無以復加的電影。

1994年在電影發展的歷史上是個偉大的年份,是世界電影史的奇蹟。很難想象這一年中居然產生了如此多的經典電影,而且不論商業片、文藝片、勵志片還是喜劇片、驚悚片、無厘頭、黑色幽默片,都湧現出了可以流傳千古的影片。

這一年也因為“強強碰撞”而變得精彩紛呈,在這一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入圍名單中,因為包括了《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低俗小說》這樣一些在未來留名青史的影片而顯的格外令人矚目。尤其是《阿甘正傳》和《肖申克的救贖》,這兩部電影因為勵志而為全世界廣大影迷所喜愛,青燈也和“他”一樣,中了《肖》的“毒”。

《肖申克的救贖》毫無疑問是一部好片子,沒有動作,沒有特技,甚至沒有美人,卻依然能深深打動我們,並且歷經數十年而魅力不減。它的魅力在哪裡?因為我們看到了這部電影的核心之處:自由、希望、選擇、突破。

囚徒困境——來自肖申克的救贖

一、自由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世界上最迷人的地方,是一種叫自由的地方。這種自由不僅是一種身體的自由,更是一種心靈的自由。無數人傾其一生,也許只是為了獲得“真正的自由”。

安迪對自由的渴望,是一切故事的原點。他隱忍準備這麼多年,就是為了擁抱這美好的自由。

“告訴你吧,這些聲音直插雲霄,飛得比任何一個人敢想的夢還要遙遠。就像一些美麗的鳥兒撲扇著翅膀來到我們的 褐色牢籠,讓那些牆壁消失得無影無蹤。就在那一剎那,肖申克監獄的每一個人都感到了自由。”——《肖申克的救贖》▪安迪

二、希望

影片給觀眾傳達的是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叫做“希望”。

“希望是件美麗的東西,也許是最好的東西。美好的東西是永遠不會死的”——《肖申克的救贖》▪安迪

三、選擇

是選擇禁錮還是自由,是選擇生還是死,是選擇絕望還是選擇希望?安迪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四、突破

曾經懷抱美好夢想的我們,當遇到生命的選擇題時,被上帝當做球踢著滾來滾去。而我們始終覺得,無能為力。真的就無能為力了嗎?

我們是被高牆給鎖住了,還是被自己鎖住了?如果可以的話,我們願意盡全力去“選擇”“突破”這堵高牆嗎?

當安迪用一把小榔頭,用了近20年的時間,在人身控制極為嚴格的肖申克監獄,挖出了一條逃生的小隧道(或許叫敲鑿出了一條小隧道更合適,那個榔頭實在太小了)。青燈知道,安迪用自己的生命為賭注,“選擇”了“突破”,而贏得了“自由”和“希望”。

囚徒困境——來自肖申克的救贖

青燈記得,“他”曾經講過“囚徒困境”的故事:兩個共謀犯罪的人被關入監獄,不能互相溝通情況。如果兩個人都不揭發對方,則由於證據不確定,每個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發,而另一人沉默,則揭發者因為立功而立即獲釋,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獄十年;若互相揭發,則因證據確實,二者都判刑八年。由於囚徒無法信任對方,因此傾向於互相揭發,而不是同守沉默。

那麼,是什麼因素困住了故事中這兩個囚徒的靈魂,而使得他們做出最差的選擇,而不去選擇最佳的“同守沉默”。

青燈覺得,那是因為:這兩個囚徒不相信世界上有希望,也不相信世界上有信任,更不相信自由是靠自己去爭取的。他們沒有被高牆鎖住,而是被自己的狹隘和自私鎖住了,這才是人性的可悲。

而《肖》劇中安迪帶給我的,就是突破了這種可悲,去追尋自己心中的光明和希望,這才是《肖》數十年經久不衰的秘密之所在。

囚徒困境——來自肖申克的救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