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霍爾果斯:百年邊陲口岸如何變成跨境金融“試驗田”?

說著各國語言的客商往來穿梭,滿載貨物的車輛一輛輛駛過……上午十點,位於中哈邊境的霍爾果斯口岸已是一派繁忙景象。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這個連接中國與亞歐大陸的百年口岸重現生機,吸引著各國的人流、物流、資金流。

快速發展的跨境貿易,為霍爾果斯的金融服務創新提出了新要求。依託世界上唯一的跨境自由貿易區——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2013年,霍爾果斯獲批試點跨境人民幣創新業務,成為了中國首個“境內關外”的跨境人民幣創新金融業務試驗區。2017年,霍爾果斯成立全國首個跨境金融小鎮,欲將霍爾果斯打造成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國際金融港。

探秘霍爾果斯:百年邊陲口岸如何變成跨境金融“試驗田”?

政策“組合拳” 引金融機構紮根

在中哈國門附近,繁忙的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是往來客商和遊客的必到之處。2004年9月,中國與哈薩克斯坦正式簽訂協議,在中哈邊境霍爾果斯口岸的兩國國土上,共同建設了這個全世界唯一的跨國邊境合作中心。

2010年5月,霍爾果斯再迎政策機遇,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決定在喀什、霍爾果斯兩座西北邊陲城市建立經濟開發區。根據2011年發佈的《國務院關於支持喀什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建設的若干意見》,國家將通過10項政策支持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建設,其中一項便是鼓勵和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在經濟開發區內設立分支機構,推進金融創新試點。

更為具體的措施在2012年出臺。2012年,央行聯合多部門發佈《關於金融支持喀什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建設的意見》,對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實施傾斜性信貸扶持政策、大力推動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鼓勵開發區開展對外金融交流合作,鼓勵金融創新在開發區先行先試,同時在直接融資、外匯管理、支付結算、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等方面給予開發區支持。

“兩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及‘一行三會’陸續出臺的支持政策,給予了明確的信號,支持機構和企業來到霍爾果斯。”張國新表示,一系列政策的“組合拳”吸引了大量金融機構與金融企業紮根霍爾果斯。

2017年底剛剛成立的霍爾果斯新絲路(跨境)金融小鎮,已經吸引了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兵團農行、興業銀行等7家銀行入駐。傳統金融機構之外,新興的金融企業也在霍爾果斯集聚,來自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各個領域的超過2000家金融機構共同構成了霍爾果斯多層次的新興金融業態,拉動了當地經濟增長,暢通了“一帶一路”沿線的貿易與資金往來。

“境內關外” 打造金融創新“試驗田”

霍爾果斯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之下,霍爾果斯區域去年實現進出口貿易額突破千億元人民幣。進出口貿易的日漸繁榮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基礎建設的加速,推動著人民幣在沿線各國的計價、交易與兌換。

探秘霍爾果斯:百年邊陲口岸如何變成跨境金融“試驗田”?

2013年,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以下簡稱“合作中心”)獲批設立全國首個“境內關外”的跨境人民幣創新金融業務試驗區,享有比深圳前海、上海自由貿易區更為優惠的政策。一塊嶄新的跨境金融“試驗田”在此耕耘。

根據相關支持政策,合作中心內銀行開辦的創新人民幣存貸款業務,利率可參照境外金融市場利率確定;境外機構在合作中心銀行開立的人民幣結算賬戶,可存放定期存款;合作中心內中方註冊企業的人民幣境外融資不設定額度上限,企業可根據自身需求自主決定融資規模。

在合作中心註冊的企業,既可以開設傳統的人民幣結算賬戶,也可以開設“走出去”時需要的創新離岸賬戶。張國新介紹,創新離岸賬戶的資金的劃撥、調度均按照國際規則進行,不受國內管理框架限制,兩個賬戶之間可以實現資金劃撥與流轉。

“合作中心是向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走出去的企業第一步落腳的地方。”張國新表示,霍爾果斯為這些企業提供了“避風港”。企業帶資金進入合作中心,既可以防範大量資金一次性投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可能帶來的匯率風險、市場風險和管理風險,又解決了國內資金調入調出的限制,提升了資金使用效率。

創新結合實際 助推人民幣“走出去”

“金融創新的目的就是為人民幣‘走出去’建立一個更便利化、自由化的制度空間。”張國新表示,合作中心的地理與政策優勢,使其成為人民幣向西“走出去”的重要平臺。

近年來,霍爾果斯積極支持商業銀行構建人民幣兌哈薩克斯坦堅戈以及周邊貨幣的直接清算報價體系。“以往哈方是用堅戈購美元,我們拿到美元了再換人民幣,存在兩種轉換。建立了人民幣對堅戈直接清算交易體系之後,哈方直接匯堅戈,中方人民幣兌堅戈一換即可,這就把匯率轉換成本利率省去了。”張國新說。

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現鈔交易的交易習慣,今年5月,中哈兩國在合作中心正式啟動銀行間堅戈現鈔跨境調運,意味著銀行正式接受商戶進行堅戈現鈔兌換服務。

“相當於兩國都不用出國了,在合作中心之內可以完成堅戈現鈔的交接業務。”張國新坦言,以往,中方商戶收到堅戈現鈔,往往要通過所謂“揹包銀行”進行兌換,這種地下交易屬於監管的“灰色地帶”,暗藏洗錢風險。為使雙方貨幣兌換更為規範,合作中心支持銀行進行業務創新。

銀行間堅戈現鈔跨境調運啟動後,中方收到的堅戈現鈔由農業銀行在合作中心的支行統一交由哈方,哈方則將在哈薩克斯坦收到的人民幣通過合作中心平臺交給中方。“這樣就實現了人民幣在海外的現鈔循環,堅戈也可以在中國區域內流通,真正打通了現鈔兌換服務的最後一公里。”張國新說。

在後端的銀行體系打通之後,前端的變化更為直觀。如今,在合作中心,中方商戶可以接受堅戈現鈔,哈方商戶也可接受人民幣現鈔,雙方只需去銀行兌換即可換為本國貨幣。

“下一步,來霍爾果斯的人們會體驗到,合作中心各個銀行網點,甚至霍爾果斯各個銀行網點都可以收兌商戶收到的現鈔。”張國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