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来养孩子的心……

用水来养孩子的心……

一个母亲如何做好自己,有两个自然的存在能够启示我们:一个是水,一个是土地。

为什么中国的文化被定为水文化或者母性文化呢?这里有两个词,一个是孕育,一个是滋养,这两个概念都是在一种无声的、无目的的状态下自然生成的一种结果。

理解水,最重要的是从水的流动形态里去了解它的哲理。母亲的情绪,母亲的生命,孩子的生命都是在流动、发展的。

我们走到一起只不过是为了让自己的生命形态,对孩子的生命和成长的引导,流动得更顺畅。但是该拐的弯,经历的坎坷和痛苦,一点也少不了。

黄河九曲十八弯,那就是水的流动轨迹。我们人的成长也一样。有人做过假设,说把黄河给拉直了,这水会怎么流?

有科学家站出来说,把黄河拉直了,黄河里面连蛤蟆都不长,变成死水了。水因为这样的弯曲才实现了它的流动,才实现了它的孕育功能。

水流遇到阻碍的时候,它不急不躁在那儿积蓄。当你的能量超过了障碍的时候,你自然就跃过去了;我们积蓄的目的,是增加我们内在的文化分量和教育能量。

原来我一直强调教育的过程就是求曲的过程,把教育变得弯曲一些,到最后再解读“水”这个字里面的价值。

我们首先是父母,其次我们无形中担当了师者的角色。我们拿什么去实现这个角色?母亲平和的状态与父亲的风度,是能够作为水一样的东西沉淀到孩子心底的。

这就是孩子学习、求知,以及他生命发展的内在能量。心力很强的孩子,他的发展是无可限量的。

我们家庭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打造母亲的平和状态,以及在家庭里面如何创造融洽而平静的氛围。

融洽是什么意思呢?是有一定的温度,一家人很温暖,相互不干涉但彼此心里面又牵挂着对方的一种状态。

家长教育孩子的三个境界:自主、自觉、自如。这也是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修炼的三个级别的状态。

第一先强调自主,也就是自己能驾驭住自己。凡是提到问题的家长,都是在管不住自己的时候出的问题,自己管不住自己的时候,想去管孩子那肯定出问题。这是第一步我们要做到的。

第二是自觉。什么叫自觉?孩子一旦出现错误,父母马上将自己的情绪先平静下来,平静下来之后可能冒出来好几个方法,然后尝试去和孩子沟通,这个过程产生的东西就是一种自觉。

第三个层面是自如。自如是什么呢?做事没有痕迹,在别人没有感觉的时候把事情做完了。

我们在引导孩子学习的时候,也是这三个状态。我们的情绪好了,孩子的情绪基础就好,孩子实现自主的可能就大。

希望我们母亲的平和状态和父亲的风度,能够变成一滴水永远存留在孩子的心里。如果那滴水不干,孩子就知道该做什么,知道该做到什么份儿上。

其实做教育的过程,最大的受益者是我们自己,因为这有助于我们在个人修养、个人境界上的不断提升。每提升一步你会轻松很多。

水的灵性也是让我比较吃惊的一个现象。下雨的时候我经常带学生们蹲到楼下面用手接雨,我们在那儿淋雨,去看水溅到手上、流到地上之后的状态,回来之后我们去想象,这个过程水滴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它会带着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通过水的灵性我们记住——我们要努力地在孩子内心放一滴水,我们的情绪决定了这一滴水的状态,以及它在外面的表现形态。如果说孩子外在没形实际上是他内心没神。为什么内心没神呢?就是因为他的心没有人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