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的母親卻被告知兒子是土匪,她臨終前說的話令人潸然落淚

1947年3月17日清晨,在黑龍江省東南部的一個叫海林鎮的地方,有數以千計的軍民胸佩百花,抬著花圈,從四面八方彙集到城西的朝鮮族小學操場參加一場葬禮,為一位名叫楊子榮的人民英雄送行。楊子榮是牡丹江軍區2團的偵察排長,他當兵的時間並不長,從日本投降那天算起到他犧牲,滿打滿算不過1年5個月零幾天,卻成就了他30年的英雄人生。

人民英雄的母親卻被告知兒子是土匪,她臨終前說的話令人潸然落淚

楊子榮29歲在膠東萊西水溝頭村入伍成為炊事員,同年9月他隨部隊到了東北,3個月後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楊子榮頭腦靈活,頗有想法,他為擴軍做宣傳,為打仗支招,很快就當上了大隊的擴軍模範。1946年3月21日,他當上戰鬥班長,次日就獨自勇闖敵寨杏樹底村,不費一槍一彈說服了400多個土匪繳械投降,之後先後被選為團偵察班長、偵察排長。

人民英雄的母親卻被告知兒子是土匪,她臨終前說的話令人潸然落淚

楊子榮在牡丹江剿匪時屢建奇功,打“許氏四傑”、收“吳家三虎”、智擒姜左撇子、追剿慣匪九彪、截馬喜山、堵謝文東。1947年2月7日,楊子榮活捉了牡丹江“匪首”——“座山雕”張樂山,被東北軍區司令部記為三等功、授予“特級偵察英雄”榮譽。可15天后,這位偵察英雄卻在寒冬中窮追土匪鄭三炮時因槍被凍住,反應不及,中彈身亡,年僅31歲。

人民英雄的母親卻被告知兒子是土匪,她臨終前說的話令人潸然落淚

楊子榮的遺體在萬千軍民的目送下被安葬在海林縣烈士陵園,為了紀念楊子榮,其生前所領導的偵察排更名為“楊子榮排”,海林縣還建立了楊子榮紀念館。然而,當人們仔細看楊子榮紀念碑時,卻找不到他的籍貫,他的故鄉是在何方?1957年9月,《林海雪原》小說及京劇《智取威虎山》的問世令楊子榮名揚天下,人們也開始關注起這位英雄到底出自何處。

人民英雄的母親卻被告知兒子是土匪,她臨終前說的話令人潸然落淚

牡丹江2團前往楊子榮入伍的地方膠東進行調查卻一無所獲,與此同時,膠東有位名叫宋學芝的老母親正在四處尋找他失蹤多年的當兵的兒子楊宗貴。數年前,宋學芝和小兒媳婦許萬亮被叫到村公所告知:有人在東北看到她小兒子楊宗貴從八路里開了小差,當了土匪。宋學芝不服,憑啥聽人一面之詞就把她當八路的兒子說成是土匪,開始10年的“討說法”之路。

人民英雄的母親卻被告知兒子是土匪,她臨終前說的話令人潸然落淚

宋學芝向地方政府要兒子,到哪兒都是一句話:“我兒子被你們打發當兵了,是死是活,你們給我個實信。”可地方政府卻對楊宗貴查無此人,最終與1957年1月1日和次年11月13日分別給了她一張證書:《失蹤軍人通知書》和《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書》。宋學芝不知道的是:全中國凡查無實據叛變投敵的下落不明的我軍軍人,其家屬都會有這兩張證書。

人民英雄的母親卻被告知兒子是土匪,她臨終前說的話令人潸然落淚

直到1973年,牡丹江2團得到牟平縣寧海鎮的一位民政幹部提供的線索:幾年前,嵎岬河村有位老太太老來查她兒子當兵的事,她兒子叫楊宗貴,和楊子榮會不會是同一個人呢?調查組急忙拿著楊子榮照片和其它人的照片混在一起,來到了嵎岬河村的楊家,此時宋學芝已去世7年,她的大兒子楊宗福從眾多照片中揀起了楊子榮的照片,含淚哽咽道:“宗貴兄弟”。

人民英雄的母親卻被告知兒子是土匪,她臨終前說的話令人潸然落淚

經過調查,楊宗貴是楊子榮的大名,子榮是他的字,他是以字代名當的兵。部隊不知道他在家的名字叫楊宗貴,家鄉也不知道他在部隊的名字叫楊子榮,這才讓這個誤會延續了20多年。她去世的妻子許萬亮也因此蒙了21年的不白之冤,她至死都不相信自己的丈夫會當土匪,彌留之際仍抓著婆婆的胳膊用微弱的聲音說:“娘…宗貴…他…不會當…土…匪…”

人民英雄的母親卻被告知兒子是土匪,她臨終前說的話令人潸然落淚

也許冥冥中自有天意,宋學芝去世前曾對楊宗福說:“匣子里老說楊子榮楊子榮的,是不是俺家宗貴?他的字不是叫子榮嗎?”楊宗福當時並未往心裡去,還曾勸道:“天下同名同姓的多呢,俺兄弟哪能到那個份兒上?”可母親仍堅持說:“反正我覺得像…”那天,楊宗福拿著楊子榮的照片狂奔到母親和弟妹的墳前,哭喊著說:“娘,這是真的…這是真的…”

人民英雄的母親卻被告知兒子是土匪,她臨終前說的話令人潸然落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