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中國領土被佔154年 比6個香港還大 誕生過一位中國偉人

在天山中段,帕米爾高原的北面,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的東北部,有一座高山湖泊。

湖平均深度279米,最大深度702米,湖面海拔1609米,東西長182千米,南北寬58千米,為不凍湖,湖水清澈澄碧,可見深度達12米,被稱為“上帝遺落的明珠”。在世界高山湖中,面積僅次於南美洲的的的喀喀湖,但深度卻位居世界第一。

這片中國領土被佔154年 比6個香港還大 誕生過一位中國偉人

它的名字叫做伊塞克湖。吉爾吉斯斯坦諺語說——“沒到過伊塞克湖,就不算到過吉爾吉斯斯坦”。而且,該湖有一個奇特之處——由於湖水鹽度較高,終年不凍,所以又被稱作“熱湖”。中國古稱圖斯池、熱海、清池、闐池。

該湖在歷史上公元前36年,西域副校尉陳湯追擊北匈奴郅支單于,至闐池西。闐池,就是伊塞克湖當時的名稱。唐代稱大清海或熱海。元稱亦思渴,明代稱為熱海或亦息渴爾。

這片中國領土被佔154年 比6個香港還大 誕生過一位中國偉人

唐朝時,這一湖泊屬安西節度使領轄。唐玄奘西天取經之時,曾路過伊塞克湖,《大唐西域記》中曾記載伊塞克湖中有水怪——“山行四百餘里至大清池……龍魚雜處靈怪間起,所以往來行旅禱以祈福。水族雖多莫敢漁捕。”據考證,伊塞克湖就是《西遊記》中碧波潭的原型。

這片中國領土被佔154年 比6個香港還大 誕生過一位中國偉人

唐朝詩人岑參還曾在這一中國領土上寫過一首詩給自己的朋友。

《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

側聞陰山胡兒語,西頭熱海水如煮。

海上眾鳥不敢飛,中有鯉魚長且肥。

岸旁青草長不歇,空中白雪遙旋滅。

蒸沙爍石燃虜雲,沸浪炎波煎漢月。

陰火潛燒天地爐,何事偏烘西一隅?

勢吞月窟侵太白,氣連赤坂通單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見夕陽海邊落。

柏臺霜威寒逼人,熱海炎氣為之薄。

在伊塞克湖畔還曾發現過中亞征服者帖木兒的一處行宮的遺址,裡面出土了大量成吉思汗時期的貨幣與物品,因此有學者推斷成吉思汗的墓葬可能就在伊塞克湖底。

這片中國領土被佔154年 比6個香港還大 誕生過一位中國偉人

伊塞克湖畔的文化資源極為豐富,深受中華文化影響。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絲綢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路網”的吉爾吉斯斯坦的3處遺蹟都在伊塞克湖之濱。在歷史文化方面最為著名的遺蹟就是李白出生地碎葉城,也就是現在伊塞克湖邊的托克馬克。

伊塞克湖本是中國的內湖,完全屬清朝所有。19世紀中葉,沙俄逼迫清政府簽訂《中俄北京條約》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將伊塞克湖,連同周圍廣大的中國領土佔為己有。

這片中國領土被佔154年 比6個香港還大 誕生過一位中國偉人

1991年,蘇聯解體,該湖成為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領土。這一湖泊面積6332平方千米,比中國現今最大的湖泊青海湖還大,面積接近六個香港大小,然而今天卻成了吉爾吉斯斯坦的領土,不由得令中華兒女感慨萬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