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前身《新华日报》与涉县的故事

涉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圣地。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晋冀鲁豫边区的腹心地,首府县。从1937年到1949年,先后有130多个党、政、军、财、文等重要机关相继进驻并成立于涉县。抗战胜利后这些机关相继迁离涉县,留下的众多革命旧址成为涉县红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下我国的第一报刊《人民日报》的前身《新华日报》在太行的发展历程。

一、《新华日报》创建背景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经国共双方多次协商,9月23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更好的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努力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传播到人民群众中去,共产党决定筹备出版《新华日报》。

1938年1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创建了《新华日报》,由中共中央长江局直接领导,所以称之为《新华日报》长江版。7月,武汉会战爆发,汉口《新华日报》紧急疏散。工作人员转到西安着手筹办《新华日报》西北版,但由于国民党的层层限制,最终党中央决定何云同志负责到太行筹办《新华日报》华北版。

二、《新华日报》创建及发展

人才问题解决了,那物资问题怎么办?报纸的出版离不开印刷机、铅字(铅锑、锡合金铸成的印刷或打字用的活字)、铜模(紫铜或锌合金制的浇铸铅字的模型)、电料(电器器材的统称,如电线、开关等)、纸张、油墨等。这些物资大都来自大、中城市,敌人是严禁这些物资进入根据地的。为了坚持出报,打版铸版全是手工操作,缺了字,工人就自己动手刻,可好后用翻字盒翻字;没有电,就用手摇;没有纸,就下乡收麻头、破布、烂鞋,用小毛驴拉水墨碾纸浆,然后刷在墙上,晾干后,一张张地揭下来;没有油墨,他们就用太行山上产的松烟、蓖麻油和密陀僧(氧化铅)为原料,制造出合用的铅用油墨;他们攻克了一道道难关,才使报社初步具备了出版报纸的条件。

《人民日报》前身《新华日报》与涉县的故事

无论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中,何云爷爷始终带领同志们以坚定的姿态,排除一切困难坚持报纸出版,及时把国内外重大新闻刊印出来,发送各地。当时中共北方局书记杨尚昆评价说:“《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努力替我们新闻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开辟了敌后新闻事业的新纪录。”

每次扫荡人员和设备都能及时转移吗?如果转移不了怎么办?确实,日军扫荡是不会提前跟我们打招呼的,当我们得到情报的时候,可能日军已经到跟前了,设备转移已经来不及了。具一位曾经在《新华日报》工作过的老爷爷回忆1940年10月间,敌寇“扫荡”时,由于我们缺乏对敌斗争和空室清野的经验,在白天,把机器埋在了平地里,又浇上水。当时看着很好,后来土层下陷,出现了裂痕,被敌人发现,一台四开铅印机就这样被敌人掘出烧毁。不过这种情况在之后再也没有发生过。这就说明我们的战士也是在工作、转移中不断的吸取经验教训,不断的增长才干知识。就像我们现在这样,都是在不断的学习知识,积累经验。

大家去参观陈列馆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在陈列馆二楼第四厅的展柜里陈展着一台“印刷机”?这台印刷机就是当年129师印刷厂用过的。当年129师印刷厂曾在涉县坪上乡黄岩村驻扎过,129师印刷厂撤离涉县时,将机器零件埋在了地下。1986年冯华廷在挖地基时发现后被涉县文物保管所工作人员征集回来。

《新华日报》华北版在太行期间,遭遇了一次巨大的损失。那是1942年的5月下旬,日伪调集大批人马“扫荡”太行根据地,报社人员被冲散,何云爷爷率领12人的小分队迅速转移到辽县附近。几天来他们没有片刻休息,加上连日无饮食,早已虚弱无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何云爷爷仍坚持架起电台收听电讯,亲自撰写稿件,计划出版战讯,完全忘记了个人的安危。28日黎明,日军开始搜山。当何云爷爷收听完电讯准备转移时,已被敌人重重包围。身处绝境的何云爷爷知道难以冲出重围,便命令身边的同志说:“不要把子弹打光了,留下最后两颗,一颗打我,一颗打你自己。我们不能当俘虏!”刚说完,他就被敌人打中背部,倒在了血泊中。敌人撤退后,战地医护人员把何云爷爷从昏迷中抢救过来,他刚一苏醒,就挣扎着断断续续地说:“我的伤不很严重,快去救治倒在那边的同志们……”但在医务人员检查完别的伤员再来看他时,他的心脏已经停止了跳动。

《新华日报》华北版经理部秘书主任黄君珏也是这次牺牲的,她死的极其壮烈。当时黄君珏跟随新华书店转移突围时将年仅2岁的儿子托付给村里一位老乡照顾。期间,她带领10多位同志,反复穿插于敌军间隙中,奋战了七昼夜,始终未能突出重围。6月2日清晨,100多日伪军开始搜山。黄君珏立即指挥大家分散应战,同敌军周旋了大半天,多位同志壮烈牺牲。黄君珏和两位女同志则退守到道士帽峰悬崖边上的一个山洞中。下午6时,日伪军从四面包围上来,快要逼近山顶洞口,黄君珏突然一跃而出,用手枪射击敌军,几个敌人应声倒地。气急败坏的日伪军从后山爬上洞顶,用绳子捆住柴草吊到洞口,企图放火熏死洞中的女八路。黄君珏在此危急时刻,立即跑出洞口,躺在一块巨石后面,连续向放火的敌军射击。战斗到7时许,子弹已全部打光了,黄君珏也身中数弹,她高声喊道:“同志们!我们现在已经弹尽粮绝了,宁死不当俘虏。现在的唯一出路,就是跳山崖,以身殉国!同志们,跟我来吧!”她把手枪砸烂扔掉,趁敌不备,纵身跳下悬崖……

当时,黄君珏的丈夫王默磐身负重伤,隐蔽在另一山上,亲眼目睹了妻子殉难的惨烈过程,心如刀绞。他在给岳父的信中这样写到:

“夜九时,敌暂退,婿勉力带伤行,潜入敌围,寻到遗体,无血无伤,服装整齐,眉头微锁,侧卧若熟睡,然已胸口不温矣。其时婿不知悲伤,不觉创痛,跌坐呆凝,与君珏双手相握,不知所往,但觉君珏亦正握我手,渐握渐紧,终不可脱!山后枪声再起,始被惊觉,时正午夜,皓月明天,以手掘土,暂行掩埋。”

《新华日报》华北版在此次反“扫荡”中,仅牺牲的同志大约就有五十余人,受伤的也有很多。这是我国新闻史上悲壮的一页。

1943年10月1日,《新华日报》华北版在涉县桃城改为太行版。(从进驻涉县到改版这10个月期间,共出版报纸846期。)

1944年秋季,报社住址迁到涉县七原村(今中原村),代号是“洛阳部”。

1946年,《新华日报》一分为二,以《新华日报》太行版的人马作基本班底在邯郸创建了晋冀鲁豫《人民日报》。7月1日,毛主席为《人民日报》亲笔题写了“人民日报”四字报头。1948年6月14日,《人民日报》完成了在太行山的使命而停刊,共出版了746期。

1948年6月15日,《人民日报》北上与《晋察冀日报》在河北平山县合并为中共华北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同时担负党中央机关报职能。1949年3月15日华北《人民日报》迁往北平,8月1日正式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报。

三、《新华日报》所做出的贡献

《新华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不忘初心,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宣传报导原则,积极报导了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武装英勇抗击日寇的战绩,同时也如实地反映了国民党爱国将士在正面战场的抗战事迹。她通过新闻宣传的方式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结尾

一肩行李下太行,一肩行李上太行,《人民日报》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作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作为展现蓬勃发展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舞台,在它艰苦创业的奋进历程中,不能忘却它的前身之一《新华日报》所做出的奠基性贡献,不能忘却在抗日战争烽火中久经考验的新闻战士们,不能忘却在太行山的这段激情岁月……

《人民日报》前身《新华日报》与涉县的故事

《人民日报》前身《新华日报》与涉县的故事

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右上角“关注“二字,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