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瓷罐“堆砌”的小鎮絲毫不遜色古羅馬的城堡

“臺階是瓷的,水溝是瓷的,就連地面也是豎著瓷片一頁一頁鋪成的。站在這裡一聲吶喊,響聲裡便有了瓷的律音,空清而韻長,使人油然想起古羅馬的城堡。”這是作家賈平凹對位於陝西銅川的陳爐古鎮窯洞群落的一段描述。

這個瓷罐“堆砌”的小鎮絲毫不遜色古羅馬的城堡

這座依山而建,路、橋、牆、屋頂、護欄幾乎全用陶瓷修建、堆砌的古鎮,依舊保持著原生態的模樣,沒有圍牆,無需門票,來到這裡為數不多的遊客沿著古拙的小道,或欣賞老宅前的雕樑畫棟,或走進那一處處至今還燃有爐火的窯場,感悟古鎮的傳統魅力。

這個瓷罐“堆砌”的小鎮絲毫不遜色古羅馬的城堡

陳爐古鎮因“陶爐陳列”而得名,位於銅川市印臺區東南方向20公里處,總面積99.7平方公里,是中華古老名窯——耀州窯的發祥地之一,是國內唯一遺存的“爐火千年不絕”的耀州瓷的燒造基地,被譽為“東方古陶瓷生產的活化石”,其耀瓷燒製技藝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來到陳爐古鎮,走在這歷史的階梯之中,體會到古鎮處在這個“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時代,卻懷著“似曾相識燕歸來”的樂觀。

在興衰跌宕的歷史變局中,既保留了自己的文化傳承,也讓現代人重溫質樸的鄉愁,同時也展現出自己的活力。

這個瓷罐“堆砌”的小鎮絲毫不遜色古羅馬的城堡

這個瓷罐“堆砌”的小鎮絲毫不遜色古羅馬的城堡

在現代市場的衝擊下,製作過程中要面對電動化、顯眼的染色劑等的誘惑,但古鎮卻始終沿用古法、完整保留了制瓷的原生態,古老的工藝在古鎮陶工的手下綻放出新的活力,祖傳的技藝保留在他們的心裡,沒有圖紙,也沒有模具,一切憑經驗手感。

這個瓷罐“堆砌”的小鎮絲毫不遜色古羅馬的城堡

這個瓷罐“堆砌”的小鎮絲毫不遜色古羅馬的城堡

這個瓷罐“堆砌”的小鎮絲毫不遜色古羅馬的城堡

除了精湛的技術,陶工們的故事也會在歷史中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他們的堅守與匠心,使古鎮繼續保持著傳統的魅力。

這個瓷罐“堆砌”的小鎮絲毫不遜色古羅馬的城堡

陳爐鎮燒製陶瓷的歷史可上溯到1400年前的北周時期,後經唐、宋至明、清連綿不斷。考古發現,陳爐有金、元、明、清陶瓷燒造區30餘處,窯爐40餘座,作坊遺址和各時代典範文化堆積面積20多處,採集和出土文物標本1.5萬件(片),堪稱“北方青瓷之都”。在古鎮周邊散存的古剎廟宇中,除常見的土地廟、關帝廟外,還有好幾座是專門供奉瓷窯窯神、煤窯窯神的。此外,戲樓、碑樓、牌樓等古建築群也散佈其中,數量之多、密度之大,令人歎為觀止。銅川市文廣新局工作人員史峰介紹,陳爐陶瓷文化創造了“3個之最”:一是陳爐陶瓷燒造歷史長達1400年,爐火一直不斷,創造了同一個地方陶瓷燒造時間最長的紀錄;二是最為原始的燒製工藝“和土為坯,轉輪就制”,成為古陶瓷製作的活化石和活標本;三是窯洞層層疊疊,罐罐壘牆,瓷片鋪路,其陶瓷民居建築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尚古之風。


陳爐八景(當地歌謠·清代)

爐山不夜第一景,

泥池水鏡陶容生。

石罅玉柱豐年兆,

層洞錯雜宛花城。

四堡撐天遙相望,

周陶宗古迤長興。

古剎密集瓊雲護,

煙霞彩屏話丹青。

旅行最重要的收穫不是浮光掠影的美景,而是看似波瀾不驚實則彌足珍貴的歲月的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