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創始人侯為貴及中興的創業發展歷程

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下中興的創始人侯為貴及中興的創業發展過程!

侯為貴的早期經歷:

1942年生,男,漢族,陝西西安人。是20世紀80年代創業的新中國第一代企業家,也一直是中興通訊的靈魂人物。

1959年,畢業於南昌大學。

1969年後,侯為貴在先後任航天691廠教師、車間主任、技術科長。691廠當時按時任航天部副部長錢學森的要求開始跟進研究芯片即半導體技術。上世紀80年代初,他被派往美國負責技術引進。

1980年代初,被派往美國負責技術引進,也是解放後國家培養的第一批工程師。

中興創始人侯為貴及中興的創業發展歷程

中興創始人侯為貴

中興的前身:

1985年,43歲的侯為貴深圳創辦內地與香港合資公司——中興半導體(即中興通訊前身)。任深圳中興半導體有限公司總經理因半導體行業資金和技術挑戰巨 大、門檻甚高及市場制度變革,在並無後續資金支持的情況下,中興不得不從代工收音機、電子錶等來料加工起步。

1993年,因港資合資方倒閉退出,兩家國有股東與管理層團隊共同發起成立了中興新通訊。新公司被改組為第一批股權清晰的“混合所有制”企業,侯為貴被任命為總經理,正式進軍電信設備行業。改組組建深圳市中興新通訊設備有限公司。

中興創始人侯為貴及中興的創業發展歷程

中興創始人侯為貴

中興的發展過程:

1995年,CDMA項目初露端倪,中興通訊開始並沒有大手筆地投入CDMA項目,而是先進行了前期摸索跟進。

1998年,中興加大投入,與聯通結盟共同開發CDMA。

1997年,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侯為貴就任上市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等職。當年合同銷售超過10億人民幣。

2000年,中興通訊實現合同銷售突破100億人民幣。

2001年聯通啟動CDMA項目、網絡建設大招標中,中興拿到了10省交換及基站系統採購合同,佔7.5%市場份額。

2002年聯通CDMA二期招標中,中興再次中彩,奪得15%的份額。

2002年許多廠商對小靈通市場並不看好市場機遇面前得以體,侯為貴敏銳地察覺到了小靈通業務背後隱藏的商機。

2002年底,國家政策鬆動,小靈通的需求突然呈現爆炸性增長。在“突然”出現的市場機遇和巨大的市場空缺面前,許多廠商措手不及,而中興則能夠迅速調整到位,及時切入小靈通市場;

2002年,隨著國產手機市場份額急劇擴大,中興手機異軍突起,進入高速發展階段。侯為貴解釋中興通訊之所以選擇進入手機市場,一是由於手機市場巨大的增長潛力,二是中興通訊在GSM、CDMA、PHS領域的相關技術基礎和對運營商經營運作的深刻理解。

2003年中興三大類手機銷售量達到450萬部,歲末月銷量居然達到創記錄的100萬以上,目前手機銷售額已佔到中興總銷售額的近20%。

2004年1月,當選為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深圳市中興新通訊設備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深圳市中興維先通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興創始人侯為貴及中興的創業發展歷程

中興創始人侯為貴

中興的興盛:

2004年中興通訊實際營業收入達到212億元,並於香港上市,成為第一家A+H上市公司,侯為貴也於當年獲評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並先後獲得“中國信息產業十大年度經濟人物”、“中國十大科技領袖”等榮譽。

2004年12月9日,中興通訊在香港特別行政區聯交所正式掛牌,標誌著中國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在H股市場成功上市。

2004年以後,侯為貴卸任中興通訊總經理職務,轉任公司董事長。

2015年期間,中興通訊成為一家全球化的電信企業,海外收入佔比過半,與同處深圳的華為公司直接競爭。

2015年中興通訊前三季度營收位居電信設備行業全球第4,手機銷量位居全球第6。

2016年1月7日,中興通訊公告透露,侯為貴在董事會的任職於3月29日結束。在當年的出口限制事件風波平息後,2016年4月擔任中興通訊非執行董事長。

2016年4月5日,中興通訊宣佈趙先明接任董事長兼總裁,完成了重要的掌門人更替,自此,侯為貴正式退休。

2017年3月14日,殷一民接替趙先明成為中興通訊新一屆董事會董事長。

中興創始人侯為貴及中興的創業發展歷程

中興創始人侯為貴

侯為貴的二八定律:

1985年,當中興剛剛創立的時候,中國通信市場正是外國通信企業一統天下。

2000年開始,國際電信行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衰退,許多公司業務下滑,研發受到削弱。“正是利用了這樣一個機會,我們就趕上來了。”侯為貴說。對中興來說,國內市場遠遠不是它的目標,在侯為貴看來,國際化將成為公司未來業績發展的主要增長點。2005年,中興國外市場的收入佔總收入的35.1%。不過在對國外市場的選擇上,中興並沒有平均發力。據侯為貴介紹,中興在國外市場的資源投入和戰略部署基本上滿足“二八定律”,也就是說,80%的投入是在發展中國家,20%在發達國家,發達國家目前還處於投入多收入少的階段,隨著發達國家訂單的增多,對發達國家的投入也會越來越多。

目前,中興海外市場的重點仍然是中東、東南亞、非洲等發展中國家,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則是今年的重點突破點。侯為貴介紹說,由於歐美市場中興還是剛剛進入,傳統供應商與運營商的關係比較牢固,即使拿出比較低的價格,也還是難以馬上進入這一市場;而對於發展中國家,對成本更為關注,中興的成本優勢就比較明顯。

侯為貴指出,從整體上來說,中興在國際市場上的訂單平均報價比歐美大企業低10%左右,由於競爭的狀況變化很快,有些訂單即使利潤低,出於市場戰略的考慮也一定要做。

中興創始人侯為貴及中興的創業發展歷程

中興大樓

侯為貴獲得的榮譽:

2004年,入選“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獲“2004年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中國信息產業十大年度經濟人物”、“中國十大科技領袖”等榮譽。

《財富》中文版首次推出的“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商界領袖”;

《人民日報》社等多家權威媒體評選的“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經濟百人榜”等系列榮譽,被譽為中國通信產業的力量和驕傲。

袁寶華企業管理金獎等榮譽。

2018年有感:

千百年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既是一種悲壯,也是一種擔當;最終結果如何,不論當事人還是旁觀者都難以預見。

美國對中興的技術封鎖到2025年,中興正在發展的5G也是《中國製造2025》裡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沒了美國的技術支持,中興的日子不好過,5G也可能受影響,但是回頭看歷史,中興華為等又何嘗不是在技術封鎖裡誕生的呢?

歷史總是以不同的方式重蹈覆轍,今天對中興的技術封鎖,可能會成為中國自主研發,加速實現芯片國產化、5G、高端製造的催化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