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大不夠強,中興缺芯,背後中國製造如何做強

這兩天,中興通訊的事情繼續發酵,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表示,中興的問題也透露出中國通信產業缺乏核心技術的痛點。“缺芯少魂”的問題,再次嚴峻地擺在人們面前。

禁售7年對應的正是2025年,美國如此行事,真正的用意昭然若揭。如《紐約時報》所說,美國的真正考量是要遏制中國製造業升級,拖慢“中國製造2025”這一強國戰略。

天風證券認為,中興的困難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國製造的現狀——夠大不夠強。

那麼中國製造在全球到底處於什麼地位?中國芯未來發展的方向到底在哪呢?

創始人再度出山

拖著行李箱,70多歲的侯為貴行色匆匆,4月18日晚間,中興通訊創始人侯為貴的一張背影照片獲多人轉發。

有人為這場照片配上的說明是,“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76歲的中興通訊創始人侯為貴老爺子臨危受命,再次踏上征程。”

事實上,侯為貴在2016年已經從中興退休,當時,他已經為中興工作了30年。

1985年,43歲的西安航天691廠技術科長侯為貴來到深圳,創辦了一家組裝話機和電風扇的企業。90年代初,針對農村市場推出了第一代程控交換機,賺到了第一桶金。1993年,這家企業通過改制成為了今天的中興通訊。

當中興通訊遭遇重大危機之際,年逾七旬的創始人再度出山。

4月16日,美國商務部宣佈激活拒絕令,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興通訊銷售一切產品,時間長達7年,禁令立即生效。

這對中興會有多大影響呢?

中金在報告中稱,目前中興佔全球電信設備市場約10%的市場份額,佔中國電信設備市場約30%市場份額。中興有1至2個月的零部件存貨,若不能儘快達成和解,會影響通信設備和手機等業務的正常生產與銷售,同時對當前全球和中國的運營商網絡建設帶來一定影響,並有可能影響未來5G網絡的推進。

據瞭解,中興的三大主營業務:基站、光通信、手機,其中基站的上游芯片、射頻基本依賴進口,光通信的高速芯片(DSP)也主要靠進口,手機的高端芯片和存儲也是以進口為主。

中興的問題也透露出中國通信產業缺乏核心技術的痛點。“缺芯少魂”的問題,再次嚴峻地擺在人們面前。

中國芯真的有那麼差?

說中國在芯片上完全依靠進口,其實是妄自菲薄了,中國在芯片領域已經做出了一些成績:華為不計成本投入海思做芯片,消費電子端的海思麒麟系列芯片已進入全球第一梯隊;紫光股份收購了展訊、RDA、OmniVision,大力引進核心技術和人才;中芯國際挖來三星和臺積電的元老梁孟松加速技術攻關;中國超算神威的CPU是上海國家高性能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研發的SW26010。

最近十年,中國製造做強的曙光初現,出現了一批領跑者和創新者,比如通訊設備中的華為,智能手機中的華米OV,國產芯片中的海思,視頻安防中的海康大華,雲計算中的阿里,無人機中的大疆,軌道交通中的中車集團,聲學電子元件中的歌爾瑞聲,顯示面板中的京東方,動力電池中的寧德時代等。

但是,不得不承認,中興的困難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國製造的現狀——夠大不夠強。

以汽車製造為例,輪胎、玻璃、內飾、車燈、密封條、安全氣囊幾乎都能完全自主,但是自動變速箱、發動機電控系統、汽車電子等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率仍然較低,汽車芯片更是國產的禁區。

有人說“中國製造參與全球分工,做大依靠的是勞動力廉價的比較優勢,做強既無可能也無必要,用政策補貼做強是一種效率損失”,遺憾的是這種簡單的經濟學想法並不符合現實世界。大而不強的中國製造被顛覆的例子比比皆是,中國的CRT彩電工業一度做到全球市佔率第一,但遇到液晶的技術替代時被打得措手不及,原因是中國彩電工業與新技術的演進過程基本絕緣,既不瞭解液晶技術的進展,也難理解新技術的影響。

中國製造在全球價值鏈分工有兩個特點:一是中國製造的價值鏈長,二是中國製造的附加值率低。一個產業的價值鏈越長,說明這個產業的全球化程度越高,分工越精細,附加值就越低。

舉例來說,參加奧運會,一個項目參加的國家越多,中國奪金的難度就越大,像馬術這種少數國家參加的項目,中國努力一下反而可能突破。

夠大不夠強,中興缺芯,背後中國製造如何做強

中國製造裡相對上游度較高的是運輸設備、塑料橡膠、金屬製品。處在中間的是汽車、電氣設備、機械設備。處在末尾的是計算機、電子、光學產品、化學化工、基本金屬。越在末尾的行業,越容易被核心技術和核心零部件卡脖子,也是中國製造越應該努力突破的方向。

中國製造應如何面對?

天風證券表示,中國製造主要就是兩個方向:一是往價值鏈短的行業集聚,比如知識和技術密集的高端製造,然後把價值鏈長的行業逐漸轉移出去;二是往價值鏈的中高端轉移,比如從組裝製造升級到設備材料和設計研發。

回到中興受制於人的芯片領域。

天風證券稱,中國在芯片的設計、製造、封裝三大環節之中,設計集成領域,中國的集成能力應該屬於世界先進水平。

在上述環節中,差距最大是製造。2016年中國的集成電路進口為2271億美元,約90%的芯片需要進口。據美國市場研究機構IC Insights統計,全球排名前十的芯片代工廠商,臺積電佔59%,美國格羅方德佔11%,臺灣聯華電子佔9%,大陸製造僅佔9%,到2020年國產化率預計將提升至15%。

在技術密集型行業裡,一旦下游的品牌渠道、系統集成設計、精密工藝技術被中國掌控,上游(設備、材料、核心零部件)就會集聚,如果中國企業能夠通過研發或技術轉移掌握了技術,上游最終也會被中國取代,這就是中國製造一步步實現完備產業鏈的過程。

投入資金與人才

集邦諮詢的報告則指出,中國芯片向高端產品發力的方向有三種:

一,併購之路:過去兩年有成功案例,但整體來看,未來阻力較大,只能是輔助手段。

二,資金投入和技術&人才積累:中國的資金目前比較充裕,更多的還是要聚焦在企業的技術積累及人才的培養上,設計業是人才密集型行業,是需要靠企業積累,發揮厚積薄發和工匠精神的。

三,借鑑海思-華為的成功經驗:海思算是中高階芯片有所突破的成功案例之一,其成功一方面在於本身的技術積累,但另外一方面也來自於母公司華為的支持。

不過,東方財富查閱中興通訊2016年財報發現,中興於2016年的研發費用約為127.62億元,較2015年僅同比上漲4.6%。研發人員約3萬人,同比下降5.1%。

到2017年,中興研發人員共計2.89萬人,同比下降3.8%,這一數字相比2015年的研發人員數下降了2761人,減員近10%;研發投入上,2017年金額為129.62億元,同比增長僅1.57%,研發投入佔總營收比例為11.91%,同比下降0.7%。

而在2017年財報中,中興2017年的研發重點集中在消費者業務和 5G 、智能終端、光通信、雲計算、大數據等產品的投入當中,對芯片研發的表述也只是表述堅持圍繞5G先鋒策略,聚焦主業,持續加大核心領域研發投入,在5G無線、核心網、承載、接入、芯片等核心技術領域,保持業界領先,並未有具體研發投入描述。

但數據顯示,華為2017年研發費用支出為人民幣896.90億元,約佔全年收入的14.9%。其中,5G、芯片、智能終端等研發費用率同比上升0.3個百分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