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4年利潤賠給美國還有富餘,暴跌4成的中興通訊難言企穩

富凱摘要:付出天價代價,風險並未清除,中興通訊始終算是一家寄生生物,地緣風險隨時可以將其置於死地。

停牌57天的中興通訊,在與美國達成“和解”之後,艱難迎來複牌時刻。

復牌首日,中興通訊也果然是“不負眾望”。A股股價跌停,沒有漲跌幅限制的H股股價暴跌逾四成,成交創歷史新高。僅此一日,中興通訊A+H股總市值蒸發172億元人民幣,A股較H股溢價幅度拉大至130%以上。

A+H股總市值蒸發172億

截至今天收盤,中興通訊A股報28.18元人民幣,下跌10%。儘管股價被逾200億的賣單牢牢封死在跌停板上,但全日仍成交了4074萬元人民幣。A股最新流通市值968億元人民幣,縮水107億元人民幣。

過去4年利潤賠給美國還有富餘,暴跌4成的中興通訊難言企穩

中興通訊H股跌勢更加慘重,由於沒有漲跌幅限制,當天跌幅達到41.56%,收盤報14.96港元,成交35.76億港元,創歷史新高,換手率達30.3%。H股最新流通市值113億港元,縮水80億港元(約65億人民幣)。經此暴跌,中興通訊A股股價較H股的溢價幅度已拉大至130.85%。

過去4年利潤賠給美國還有富餘,暴跌4成的中興通訊難言企穩

據東方choice數據,一季報顯示,共有192只基金持有中興通訊,共持有1.875億股,持股市值為52.84億元,市值一天跌去5.87億元。

如果按一季度末公佈的基金持有人來看,假設到目前未發生變動的話,有6只基金持股數超過500萬股,分別是南方成分精選混合型基金、匯添富民營活力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富國中證國企改指數分級證券投資基金、興全合潤分級混合型證券投資基、工銀瑞信互聯網加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以及嘉實穩健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持股數量為1260萬股、954.7萬股、783.1萬股、718.2萬股、650萬股以及555.4萬股。

過去4年利潤賠給美國還有富餘,暴跌4成的中興通訊難言企穩

“和解”的代價之10年期禁令

6月12日晚間,中興通訊發佈公告稱,已與BIS達成《替代的和解協議》(以下簡稱“協議”)以替代中興通訊於2017年3月與BIS達成的《和解協議》。

公告顯示,BIS已於2018年6月8日(美國時間)通過《關於中興通訊的替代命令》批准協議立即生效。

根據協議,中興通訊將支付合計14億美元民事罰款,包括在BIS簽發2018年6月8日命令後60日內一次性支付10億美元,以及在BIS簽發2018年6月8日命令後90日內支付暫緩的額外的4億美元罰款(監察期內若中興通訊遵守協議約定的監察條件和2018年6月8日命令,監察期屆滿後4億美元罰款將被豁免支付)。

據介紹,在中興通訊根據協議及時全額支付10億美元及將額外的4億美元支付至美國銀行託管賬戶後,BIS將終止其於2018年4月15日(美國時間)激活的拒絕令,並將中興通訊從《禁止出口人員清單》中移除。

在新的和解協議中,還有一項新的10年期禁令。

按照BIS簽發的為期十年(以下簡稱“監察期”) 的新拒絕令(以下簡稱“新拒絕令”),一系列限制及禁止被約定。據悉,在中興通訊遵守協議和2018年6月8日命令的前提下,新拒絕令在監察期內將被暫緩執行,並在監察期屆滿後予以豁免。

支付10億美元罰款後,中興通訊短期內業績無疑承受壓力。但在全球5G進程提速情況下,作為全球球第四大通信設備供應商,中興通訊在5G時代無疑也將重新走上業績快車道。

“和解”的代價之高管大換血

值得關注的是,“和解”帶來的不僅僅是天價罰款,還有就是中興通訊高層將面臨“大換血”,新的管理層將如何篩選,侯為貴是否會重出一線引發關注。

根據和解協議,中興通訊將在BIS簽發2018年6月8日命令後30日內更換中興通訊和中興康訊的全部董事會成員。

除此之外,在這30日內,中興通訊和中興康訊的現任高級副總裁及以上所有的高層領導,以及任何參與、監督BIS於2017年3月簽發的建議指控函或2018年4月15日拒絕令所涉行為或其他對該等所涉行為負有責任的管理層或高級職員將與中興通訊解除合同,並且禁止中興通訊及其子公司或關聯企業再聘用上述人員。

而作為中興創始人侯為貴一手培養出的5位高層之一,殷一民曾於2004-2010年擔任中興通訊股份公司總裁職位,在2010年史立榮接任總裁一職後,殷一民一直留任公司執行董事。

除此之外,目前中興通訊總裁趙先明也是技術出身,曾在2016年4月侯為貴退隱後,接替擔任中興通訊董事長及總裁一職位。在2017年殷一民接任董事長後,趙先明僅擔任總裁。

76歲的侯為貴一直都是中興通訊的靈魂人物。1985年,43歲的侯為貴從航天部691廠下海,在深圳創立中興通訊,並於2016年4月5日正式退休。

在此次中興高層再次大調整關鍵期,侯為貴是否會重出一線坐鎮、中興通訊新的管理層又將如何設置?

中興通訊雖然復牌了,代價不僅僅是這172億的蒸發,還有90億元的天價“和解”罰款。除此之外,也將會更換中興通訊和全資子公司中興康迅董事會成員。

中興通訊的“後遺症”

在市場人士看來,與美國達成的和解協議,對於中興通訊這家中國第二大電信設備製造商來說代價是巨大的:一是支付合計14億美元(約合90億元)民事罰款,其中10億美元在BIS簽發2018年6月8日命令後60天內一次性支付,另有4億美元付至美國銀行託管賬戶並在監察期內暫緩。

如果加上之前的8.92億罰金,中興累計罰款總額高達22.9億美金,而這相當於中興通訊2017年淨利潤的3倍。二是在BIS命令簽署後30日內更換公司和中興康訊的全部董事會成員,更換所有高級副總裁以上高管,以恢復中斷了兩個月的業務經營。

就此,多家機構針對“天價和解”帶來的“後遺症”,看法不一。

過去4年利潤賠給美國還有富餘,暴跌4成的中興通訊難言企穩

中金公司研究部黃樂平認為,這次事件的影響包括幾方面,第一是10億美金罰款會導致股東權益的減少,約佔2017年年底股東權益的14%。第二是對公司商業信譽的傷害,這可能會影響公司海外運營商業務未來的發展速度。但他提出,中興通訊仍然是全球第四大電信設備製造商,電信設備業務客戶粘性較高,業績短期大幅波動的可能性較低。

但也有悲觀的觀點認為,中興通訊高額罰款等代價只換來了為期十年的“斬監候”,這將繼續成為橫在中興通訊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稍有不慎就有再遭制裁的風險。

富凱財經所發佈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投資造成的一切後果或損失,不承擔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