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預警:臭氧來襲!

前方預警:臭氧來襲!

吉林日報與省科協合辦

根據國家生態環境部信息,未來幾天臭氧將成為北京空氣的首要汙染物。不僅是北京,據生態環境部通報的6月中上旬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結果,受持續高溫和近地面偏南風輸送影響,京津冀大部、山東大部和河南北部部分城市都可能出現臭氧輕至中度汙染。此外,從6月4日-15日,我國長三角區域、華南區域、西北區域和東北區域的首要汙染物都有臭氧的身影。那麼,臭氧是什麼?對我省又有哪些影響呢?

本期專家:謝忠雷,吉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教授


前方預警:臭氧來襲!

臭氧是什麼

前方預警:臭氧來襲!

臭氧(O)是氧的同素異形體,由三個氧原子組成,在常溫下為藍色氣體,液態時為藍黑色,有獨特的腥臭味。臭氧很不穩定,在常溫下30分鐘左右即可分解為氧氣,臭氧在水中的分解速度很快,若水溫接近0℃時能更穩定些。臭氧的氣體密度2.114g/L,溶解度為0.68g/L,理論上O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它對紫外線的最大吸收波長為254nm,臭氧性質活潑,有很強的氧化能力,是一種強氧化劑,正因為臭氧具有的強氧化性,使得臭氧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具有殺菌、分解毒素、脫臭除味、漂白的作用。

前方預警:臭氧來襲!

因此,在空氣、水和食物都很容易被汙染的今天,臭氧消毒產品應該走進千家萬戶,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具有重要的保護作用。臭氧在消毒滅菌過程中被還原成氧和水,不產下二次汙染物。一般地,臭氧濃度達到0.1ppm以上就有殺菌、除異味的作用。但超過0.15ppm,臭氧本身就會發出濃烈的惡臭,並且使用環境溫度不能超過30℃。

前方預警:臭氧來襲!

臭氧不壞,但遇高溫會惹禍

臭氧其實不像它的名字,雖然聽起來不好,但它不壞。可是它的好是有條件的,那就是不要遇到高溫。最近一段時間,臭氧將成為空氣的首要汙染物,那是因為臭氧超標了。夏季臭氧會超標,一是因為高溫,二是因為光照和前體物比較充足。汽車尾氣、工廠煙霧等排入大氣的揮發性有機汙染物和氮氧化物,是產生臭氧的“原料”,也被稱為是生成臭氧的前體物。

前方預警:臭氧來襲!

它們在強烈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下,經過光化學反應,就會產生臭氧等危害更大的汙染物。溫度越高、光照時間越長,有機汙染物揮發的量也就越大,反應程度越充分,所以臭氧濃度往往也就更高。可以說高溫和光照是臭氧汙染的“溫床”。

臭氧對人體健康有何影響

前方預警:臭氧來襲!

由於臭氧具有強氧化性,因此,環境空氣中臭氧達到一定濃度時會強烈刺激呼吸道,輕則引發胸悶咳嗽、咽喉腫痛,重則引發哮喘,導致上呼吸道疾病惡化,可能導致肺功能減弱、肺氣腫和肺組織損傷,還會損害心血管,對眼睛也有刺激,讓人產生頭痛、眼睛灼熱等感覺。兒童、老人和哮喘患者都是易受臭氧影響的脆弱人群,女性吸入高濃度臭氧還可能對懷孕產生影響。

夏秋季節、中午和午後臭氧濃度最高

前方預警:臭氧來襲!

在“全國空氣質量預報信息發佈系統”中提到的環境空氣中臭氧濃度升高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此處的“臭氧”是指在發生典型的大氣汙染現象“光化學煙霧”時,即由汽車、工廠等汙染源排入大氣的碳氫化合物(HC)和氮氧化物(NOX)等一次汙染物在陽光照射下發生光化學反應而產生二次汙染物如臭氧、醛、過氧乙酰硝酸酯(PAN)、過氧化氫等,參與光化學反應的一次汙染物即碳氫化合物(HC)和氮氧化物(NOX)以及由光化學反應產生的二次汙染物即臭氧、醛、過氧乙酰硝酸酯(PAN)、過氧化氫等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煙霧汙染現象。

前方預警:臭氧來襲!

光化學煙霧的形成需要兩個條件,一是物質條件,即一定濃度的NOX和HC化合物存在。二是氣象條件,即大氣溼度低,溫度高,靜風,且有較強的陽光照射。一旦發生光化學煙霧汙染現象,環境空氣中的臭氧濃度就急劇升高,而根據光化學煙霧的形成條件和生成機理,光化學煙霧多發生在一年當中陽光強烈的夏秋季節和一天當中陽光強烈的中午和午後,因此,一年當中的夏秋季節和一天當中的中午和午後是臭氧濃度最高的時候。

前方預警:臭氧來襲!

不必恐慌,臭氧對我省影響不大

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汽車尾氣排放的碳氫化合物(HC)和氮氧化物(NOX),成為我省交通繁忙的中心城市區域環境空氣中的典型汙染物。雖然我省夏秋季節也是溫度高、陽光充足,但由於我省在夏秋季節的空氣穩定度小,汙染物容易稀釋擴散,很難形成光化學煙霧汙染,因此,在我省的環境空氣中臭氧並不是典型的汙染物,一般情況下臭氧濃度很難達到能夠讓環境空氣質量被定義成汙染的程度,對我省的環境空氣質量影響不大。

臭氧來襲,要加強防範

前方預警:臭氧來襲!

要留意當地環境空氣質量預報,正確理解“臭氧8小時”。“臭氧8小時”是一個滑動平均值,是根據一天中8點至24點間臭氧最高的連續8小時得出的平均濃度,作為評價這一天臭氧汙染水平的標準。當“日最大8小時均值”超過160μg/m3或者“1小時均值”超過200μg/m3時,才為臭氧超標。只有在極個別的天氣下才會超標,人們無需恐慌。如果當地環境空氣質量預報當“日最大8小時均值”超過160μg/m3或者“1小時均值”超過200μg/m3的臭氧濃度限值,就要引起人們的注意,建議減少外出及室外活動,減少室內通風換氣次數,如果有條件,可開啟室內空氣淨化設備。

前方預警:臭氧來襲!

外出時,敏感人群需要做好防護,可佩戴帽子、眼鏡及口罩等防護產品。平時應適量增加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增強免疫力,可適當減輕臭氧對上呼吸道的損傷。

前方預警:臭氧來襲!


前方預警:臭氧來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