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廟堂的三大烏龍奇計,疲秦不成反送神助攻,成為歷史笑談

戰國七雄,最可憐者莫過於韓國。

韓國廟堂的三大烏龍奇計,疲秦不成反送神助攻,成為歷史笑談

其餘六國都有過鼎盛之期。魏國最先稱雄戰國天下,而後秦、齊、楚並立,燕國領五國聯軍攻滅齊國一時聲勢鼎沸,唯有韓國一直在努力,從來被欺負。

怪韓國廟堂嗎?不,韓國一向有求強圖存之心,天命不利是主要原因。

韓國所處的位置實在太尷尬。

韓國廟堂的三大烏龍奇計,疲秦不成反送神助攻,成為歷史笑談

夾在秦、魏、楚三大強國之間,韓國表示完全沒有發展空間。

自韓趙魏三家分晉後,韓國先被北邊老大魏國死死摁住,秦國崛起又同魏國以其被脅迫攻楚,楚國衰落之後又成為秦齊之間的跳板,命運波折。

自秦崛起之後,韓國就如同驚弓之鳥,生怕哪一天秦國的大軍就打了過來。韓國對危機的到來很靈敏,每次秦國對它起了興趣,它就能想出非常另類的法子來規避危險,最後的引發的結果往往令天下振動。

戰國後期,為了躲避滅國之危,韓國廟堂一共謀劃出三大烏龍計策。

計策一:轉讓上黨,引發兩大強國對抗

秦國對韓國上黨起了興趣,對於是否割讓上黨韓國廟堂本就存在爭議,決定割讓給秦國後上黨郡守拒不執行昭命,韓國派出大臣馮異出任上黨郡守執行割地條約,哪知這馮異是個仇秦分子直接把上黨群給了趙國,由此直接引發秦趙兩國之間的驚世大戰--長平大戰,趙國衰落,秦國一統天下之勢更為顯著。

計策二:肥周退秦,周王朝滅亡

長平大戰之後,秦昭襄王出兵邯鄲想要一舉滅亡趙國,然而武安君白起因為拒不出戰被秦王賜死,秦軍在關外也被聯軍打敗。六國都以為秦國至少十年內不會再出關,然而不到一年秦昭襄王為彰顯秦國實力再次派大軍東出攻打韓國,估計韓國人也在哀嘆為什麼受傷的總是他。

秦國再次東出,列國震恐,山東五國剛緩過氣哪裡再想折騰,紛紛作壁上觀。韓國深怕秦國一舉滅韓竟想到打近在咫尺的周王室主意。

韓國派出使者朝見西周公,聲稱韓國願出八萬軍隊獻與王師,盼王師能出兵截斷洛陽糧道,迫使秦國知難而退,事後韓國願將陽城、負黍兩地獻給王室。如果秦軍進逼王室,韓國願出糧草供天子犒賞秦軍,秦軍收到天子的賞賜一定會高高興興的撤回去。、

韓國人認為這是一個一箭三雕之計,西周得地,韓國避禍,秦軍不損糧草。他就篤定了秦國一定會尊崇周天子的權威,可惜在一強獨霸的時代一個落魄的天子誰會在意呢?

最後的結果是,秦軍繞過洛陽攻取韓國陽城負黍,殲滅韓軍四萬,又回身滅掉周國,再滅韓軍八萬。自此周王朝滅亡,韓國對秦俯首稱臣。

計策三:“鄭國疲秦”

韓國為了轉移秦國的注意力,派出水工鄭國前往秦國遊說秦王修建大型水利工程以此耗費秦國的人力物力。計謀敗露之後,秦王不僅沒有怪罪鄭國,反而一如既往的重用他。十年之後,鄭國渠成,關中農業面貌大為改觀,秦國一統天下的資本更為雄厚了。

估計韓國敢對秦國用間也是秦國第一個消滅韓國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