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古國——譚國,祖先擅長釀酒,譚字由來,因無禮而失國

據《路史》記載,最早譚國是伯益後裔所建立的嬴姓國家,這麼說,譚國跟戰國時期的秦趙同出一脈。伯益曾助大禹治水,舜禪位於禹後,伯益成為禹的得力助手,後來禹又學舜將王位禪讓給伯益,不過禹的兒子啟對此不滿,發動政變,奪了伯益的政權,建立夏朝,從此禪讓制廢除,世襲制開始。此後伯益後裔的其中一支建立譚國,在今山東濟南章丘龍山街道,此地處於黃河中、下游地區,是新石器時代晚期龍山文化的首次發現地。位於黃河右岸的濟南章丘,有一處遺址叫“

城子崖”,據說就是商周古譚國的都城。夏末商初,在改朝換代的硝煙戰火中,譚國曆經顛沛流離,一度被迫離開家園,直到西周之初被再次重新冊封,譚人才得以重新回到譚國故土繼續繁衍生息。

三朝古國——譚國,祖先擅長釀酒,譚字由來,因無禮而失國

關於“譚”字的來歷不得不說“覃”字,“譚”字是“覃”家族系列中的一個。“覃”的金文字形看上去像個長頸器物,上面小口,下面尖底,這種器具現在很少見,但據考古證實,這種器具是遠古時期屬於仰韶文化的一種常見的尖底瓶,可能是古代的一種盛酒器,相當於現在的酒壺。其典型特徵是口小底尖、頸細腹深,小口是個蓋,深腹是酒壺肚,至於尖底可能是用於插入地下便於固定的。故這個字便是以此為形象而創造出來的,那麼很自然,“覃”的本義就是“細口長頸瓶”,作深不可測之意。凡是含“覃”家族系列的漢字基本都脫離不了這層意義,比如從“水”變“潭”,意為水面狹窄的深水,那從“言”為“譚”便是深入交談的意思了。據古籍記載,夏朝有個叫“覃懷”的地名,其族人民風純樸,擅長釀酒,一個“覃”字透露著濃濃的酒文化。覃懷在今河南沁陽市、溫縣一帶,是覃姓的發源地,而覃姓的始祖據說就是助大禹治水的伯益,雖說無法言明最終譚國的由來,但肯定跟覃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三朝古國——譚國,祖先擅長釀酒,譚字由來,因無禮而失國

譚國雖然經歷了多次改朝換代的戰火硝煙,卻始終屹立不倒,而且由於譚國得益於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生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發展的不錯,所以譚國雖是子爵小國,譚人卻生活的富庶殷實。不幸的是後來“周公東征”三年打破了這種無憂無慮的局面,譚國雖未參與叛亂,卻也經歷了戰火的洗滌,國人的生活條件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國力大損。由於東夷和淮夷地區是周朝政權的最大危脅,故周王朝不惜資本對這兩地區加強防禦和戒備,除了不斷封建姬姓諸侯“以蕃屏周”,還大肆壓縮打擊東方各國的殘餘勢力,只要稍後風吹草動,便會有一波殘忍的嗜血鎮壓。

《詩經·小雅·大東》一詩就是當時譚國的一位大夫所寫,詳細描述了被征服的東方諸國對周王朝統治者的強烈不滿,同時也揭露了包括譚國在內的東夷各國在周朝統治下所遭受的深重苦難。所謂“大東”就是對距離周都鎬京較遠的東方各國的統稱,“小東”就是對距離鎬京較近的東方各國的統稱。

三朝古國——譚國,祖先擅長釀酒,譚字由來,因無禮而失國

譚國雖然遭遇了西周統治者的非難,卻在政治上也顯得相當孤僻,不思進取,不喜與周邊大國往來。這種政見上的冷漠和短視直接導致後來譚國的滅亡。《左傳·莊公十年》記載:“齊侯之出也,過譚,譚不禮焉。及其入也,諸侯皆賀,譚又不至。冬,齊師滅譚,譚無禮也。譚子奔莒。”說得是公元前686年,齊國公孫無知叛亂,殺齊襄公自立,齊國公子小白出逃莒國之前曾想到譚國避難,但是目光短淺膽小怕事的譚國國君沒有接納他。一年後小白回國即位,為齊桓公,諸侯都去朝賀,又唯獨譚國未到。舊恨未了又添新怨,齊桓公一氣之下於當年冬天滅了譚國。左史官說,這是因為譚國無禮在先。從中可以看出,譚國確實對齊國不來電,沒興趣倒也罷了,居然不顧政治利害。譚國夾於齊魯之間,緊依齊國,卻在齊桓公即位時冷眼漠視,不見任何友好之態,確實是外交政治上的一大失誤,亡國也是必然了。

三朝古國——譚國,祖先擅長釀酒,譚字由來,因無禮而失國

譚國亡國後,譚國國君溜之大吉,逃往莒國,估計要在莒國孤老終身了。國人以國名為氏,形成譚姓,當今譚姓後人皆尊以譚國故地龍山鎮為其發源地。

文/堰風

更多方國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