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紫砂工藝,長長茶壺知識——紫砂壺泥片鑲接法

在宜興陶瓷博物館裡,成列著一件秦漢時期的藏品,名為陶匜。

看看紫砂工藝,長長茶壺知識——紫砂壺泥片鑲接法

宜興陶瓷博物館藏品“陶匜”

陶匜,是剩酒的器物。經過仔細觀察,我們發現,秦漢時期的陶匜使用了泥片鑲接的製陶技法,與我們傳統紫砂壺方器的製作技藝相同,即用切割好尺寸的泥片拼搭鑲接而成型。陶匜由左右、前後、底部五片陶泥片鑲接搭成匜體,前後挖空鑲接匜流,鑲接處粘合脂泥清晰可見。

也就是說,泥片鑲接成型的製陶技法在秦漢時期就已經存在了。

到明代,朱元璋一紙詔令,廢除團茶,改為散茶,使得紫砂壺興起。

據明末清初《宜興瓷壺記》記載“供春斷木為模,時悟其法,則又棄模,而所謂削竹如刀者器類,增至今日,不啻數十事。作掌厚一薄一分聽土力,名曰土氈,割而登諸月有序,先腹兩端相見。廉用媒土,土溼曰媒,次面與足。”

看看紫砂工藝,長長茶壺知識——紫砂壺泥片鑲接法

用脂泥鑲接身筒

以上記載的紫砂壺的技藝,首先是金沙寺僧在陶缸翁者處習得捏塑法用於紫砂壺製作,其後供春斷木為模,使用了內模法,時大彬又悟其法,用泥片鑲接法制壺。根據制壺的工藝要求,又發明了不止數十種工具。竹木拍子掌拍身筒成型,泥片按尺寸需要切割好,有序的擺在木轉盤(月阜)上,先壺身泥片的兩端,用鰟鮍刀刮脂泥粘好,然後鑲接面與底。

看看紫砂工藝,長長茶壺知識——紫砂壺泥片鑲接法

顧景舟制紫砂高僧帽壺

總而言之,經過不斷的發展,到明代開始,鑲接製陶技法逐步使用在紫砂茶壺的製作中,製作技藝不斷地發展至明代中期,形成了基本成熟的一套世界獨特的手工製陶成型方法——泥片鑲接法。現代紫砂藝人傳承的全手工製作技藝仍然與明代一致。

看看紫砂工藝,長長茶壺知識——紫砂壺泥片鑲接法

問壺君透露一個秘密,最近問壺正在準備放大招:雲集了宜興當地手藝紮實,獨具匠心的匠人,從選泥到練泥,從打身筒到燒製完成,每一個過程都實時展現在您的眼前,全程透明化,360度無死角展現,確保您的壺是全手工精作。消費者甚至可以和制壺老師本人全程一對一對接交流,保證做到真人、真品、真好、真紫砂、真全手、真實惠!讓每一位消費者不煩惱,可以輕鬆的買到好紫砂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