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能:我做互联网+医疗这件事

张万能:我做互联网+医疗这件事

与健康之路董事长张万能的对话是在一个周六的下午,他刚刚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做完一场关于"互联网+医疗"的主题分享回家,有些疲惫,但仍饶有兴致地继续与我谈论了许多个人的经历和他对互联网+医疗的一些看法。

初衷与反思

"但随之而来的是互联网第一波泡沫的破灭",张万能介绍,融资难就出现在创业的第一天,所幸自己还经营着一家"电脑系统还原卡"企业,赚的钱能补贴健康之路,但拆东墙补西墙的日子却一直延续到2008年。

张万能:我做互联网+医疗这件事

(工作中的张万能)

"实际上,看病难的根本在于资源负载的不平衡,着手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走在了前面",张万能说,早在2013年,健康之路就开始在做"分级诊疗",地点在湖北的宜昌市。随后的1年,"分级诊疗"成为医疗市场的关键词,其热度至今仍在延续。而由健康之路的"宜昌模式",不仅受到了国务院的通报表扬,也被更广范围地推广开来。

如今,"宜昌模式"早已衍生出更新的形态:厦门I健康、上饶模式。主动拥抱移动互联网大潮,张万能也顺势推出他的健康之路3.0战略:囊括健康服务、医疗服务和保险服务三大板块,形成一个立体化的生态体系。在此期间,他思考的着力点也悄然发生着转移:从最初的解决百姓看病难转移到改善百姓健康状况,在他看来,健康的结果是人们对医疗行业的终极需求。

至于如何再进一步,张万能将继续思考。除了反复审视行业,阅读也是张万能最大的思想来源,"利用空闲时间,平均每周要读一本书",他说,学习是互联网企业不断创新的核心动力之一。

环境与定位

医疗行业环境如此,互联网行业呢?

在消费个性化的互联网时代,张万能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医疗行业也不例外。因此,健康之路可以针对不同地区卫计委的具体要求,根据当地实情打造出相应的产品,也愿意为个人打造能实时更新的网上病例。对这二者来说,健康之路打造的是一个完整的医疗系统或个人数据库,这又与健康之路自身的平台属性不悖,作为母体,它是所有接口的供养者。健康之路的理念正是"平台战略,相融并进"。

张万能:我做互联网+医疗这件事

(2015年互联网+健康中国大会上做主题演讲)

因为有强线下基础,在风波不断的互联网+医疗行业里,健康之路能够长久地生存,并持续提供创新,不仅能把医疗服务、健康服务、保险服务进行整合优化,也能把新技术的便利和医疗改革的红利畅通无阻地带到用户身边。而且,随着对健康领域的深入挖掘,强线下也是持续流量与优质数据的保障。

因此,在张万能看来,当今环境下,坚持"强线下"路线,获得与核心资源之间的强关系,仍是健康之路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资本与自我

"健康之路一路走过来不容易,历经过许多波折和磨砺。"尤其是几次关乎存亡的关键节点,让张万能对于资本的思考更为冷静,他认为,医疗行业是一个与国计民生紧密联系的市场,并非一个纯市场化的行业,所以医疗行业的资本也有其特殊性。

虽然身处融资如家常便饭般的互联网行业,但由于医疗的特殊性,张对于资本也有着自己的顾虑。他认为,目前市场上大多数资本,太热,没有耐心,这样的资本,是医疗行业的大忌,同时,融资对企业管理层面的影响,也是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2014年"互联网+医疗"大潮,到2017年行业遇冷,3年间,资本的"双刃剑"属性在行业已经显露无遗。

"一旦我们有融资需求,我们一定会详细审视资本本身,健康之路不是一家来得快也去得快的'快餐型企业',健康之路的愿景是做百姓身边'一家子一辈子的健康管家',把健康的结果带给老百姓是根本,包括资本因素在内,一切都要围绕着这个事情本身。"他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