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座“跨海石橋”,除了黑科技,它還運用了“生物技術”

前段時間,隨著港珠澳大橋的全線通車開放,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也正式“服役”了。說起跨海大橋,中國其實有很多,如杭州灣跨海大橋,舟山跨海大橋等幾十座跨海大橋,可以說是相當的壯觀了。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中國的第一座跨海大橋其實早在宋朝時就已經有了,為了修建這座“跨海石橋”,甚至運用了一種黑科技修建的,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中國第一座“跨海石橋”,除了黑科技,它還運用了“生物技術”

我們都知道,修建跨海大橋,乃至於大橋都是非常講究的,更不要說在千年前的宋朝了,沒有水泥、沒有鋼筋,沒有如今的一系列黑科技,他們有事怎麼搭建的呢?

中國第一座“跨海石橋”,除了黑科技,它還運用了“生物技術”

這座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就是洛陽橋。他位於福建省泉州市,郊區的洛陽河上,由此得名。修建好後,這裡就成為了廣東與福建進京的“必經之路”,意義自然不可言喻。

中國第一座“跨海石橋”,除了黑科技,它還運用了“生物技術”

在沒有修建前,洛陽河“水闊五里,波濤滾滾”。所以當時的人們的出行是非常的困難的,人們都是通過坐船往來兩岸。但是坐船也並不是萬全的,因為當你碰到大一點的風,往往就是船毀人亡。


中國第一座“跨海石橋”,除了黑科技,它還運用了“生物技術”

當時的泉州太守蔡襄看到這種情況,為了治下的安全,便主持修建了這一個偉大的工程,所以很多人都將這個功勞給按在了他的身上。其實不然,雖然蔡襄的功勞很大,但是洛陽橋的修建者,盧錫,更應拿到“首功”。

中國第一座“跨海石橋”,除了黑科技,它還運用了“生物技術”

宋朝修建大橋,自然是十分的困難的。所以為了應對複雜的“工程環境”,宋朝的工匠們運用他們無窮的智慧,想出了一種新型橋基--筏型基礎。

中國第一座“跨海石橋”,除了黑科技,它還運用了“生物技術”

這種筏型基礎無愧於宋朝“黑科技”的美稱。洛陽河水的水流十分的湍急,所以為了安全,他們會朝橋樑中間的水下拋置大量的石塊,然後形成一條矮石埕,一次來做橋樑的橋基,最後在上面建橋墩,這種做法,對當時的社會來說,可以說非常具有先進性了。


中國第一座“跨海石橋”,除了黑科技,它還運用了“生物技術”

或許會有人問:但是隨便在水下拋擲的石塊不會動嗎?這會導致橋基不穩固吧?宋朝的工匠們自然也是想到了這個問題,所以他們別出心裁的運用了“生物技術”,這又是什麼呢?

中國第一座“跨海石橋”,除了黑科技,它還運用了“生物技術”

原來,他們為了牢固的穩定橋基與橋墩,就在橋下養殖了大量的牡蠣。我們都知道,牡蠣的外殼附著力是非常的強的,加上它們繁殖的速度極快,所以宋朝人就往橋下養殖了大量的牡蠣,這樣子,橋基與橋墩就能牢固的結成了一個整體,人稱“種蠣固基法”,或許,這就是歷史上最早的“生物工程”了吧?

中國第一座“跨海石橋”,除了黑科技,它還運用了“生物技術”

作為我國的第一座跨海的大石橋,它修建了足足六年才修建好。建成之後,轟動了整個泉州,引得無數人來圍觀,也引起了當時的造橋熱情,更是先後建起了十座大石橋。


中國第一座“跨海石橋”,除了黑科技,它還運用了“生物技術”

如今,這座總長八百三十四米、寬七米、有四十六座橋墩,全部用巨大石塊砌成的橋還穩固的屹立在洛陽河上,與北京的盧溝橋,河北的趙州橋,廣東的廣濟橋並稱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橋。

壯哉!我大中華民族!先人的智慧真的是不可估量!

中國第一座“跨海石橋”,除了黑科技,它還運用了“生物技術”

你對這件事情有什麼看法?歡迎和大家一起分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