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大乘論——537」什麼是菩薩道的根本精神呢?

上淨下界法師 淨土教觀學苑

癸二、頌

前面是長行,這以下我們看偈頌。

如說:

由最初句故,句別德種類。

由最初句故,句別義差別。

“由最初句故”,就是由最初的……這個地方講“德種”,就是佛的功德。佛的功德的總相叫“初句”。什麼叫“總相”呢?就是“最清淨覺”。我們如果為人家解說什麼是佛的功德,簡單地說就是“最清淨覺”,所有的功德以“清淨覺”當作基本。如果你要開顯,那就有二十一種差別,有自受用、他受用的二十一種功德,來讚歎佛的這個功德莊嚴。

從因地來說,“由最初句故,句別義差別”。當有人問你說,什麼是菩薩道的根本精神呢?請你簡單地說明一下。我們也可以說,“謂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增上意樂故”,這是菩薩道的基本精神。

開出來就是三十二個法、十六種業,這個是它的別相。

這個地方是把所知相作一個總結。我們前面所知相是偏重在理論的說明。什麼是依他起相?有雜染的因果、有清淨的因果。什麼是遍計執相?在染淨的因果當中我們產生很多的妄想執著。第三個講到圓成實相,它的本體都是畢竟空的。理論講完以後,這個地方是套入了實際的大乘修行,從三自性發明大乘的果地功德,從三自性發明大乘的因地,來作一個總結。到這個地方,所知相我們全部學習圓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