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貧困村裡貧困戶奮鬥脫貧的故事

“生活要笑著過”

因身體原因,郭素蘭出門都有困難。

郭素蘭這些年養了100多隻兔子。

在樂至縣人民法院派駐甘家店村第一書記蔣未的幫助下,郭素蘭家養的兔子銷路更好了。

“郭素蘭自力更生、努力奮鬥,是貧困戶的榜樣。”蔣未說,除了養殖,郭素蘭還做刺繡、鞋墊。

“我要笑著過好每一天。”郭素蘭說,她每個月都要賣兔子,今年賣兔子收入已近2000元。

“貧困戶也能創業”

4年前,楊小容的老公突然患病。照顧老公、兩個孩子以及家裡老人的重擔一下子落在她肩上。為了給孩子交學費,她向鄰居、親戚借錢。

從2014年到2016年,她經常半夜外出,帶著手電筒到田裡捉黃鱔。“一晚上捉的黃鱔可以賣50元左右。”楊小容說,那個時候,她萌生了創業的念頭——養羊。

想到就去做!2015年下半年,她申請修羊圈。楊小容給村幹部提出這個想法後,立即得到了支持。在扶貧幹部幫扶下,楊小容獲得4萬元補助,羊圈於2016年修好。如今,乾淨整潔的圈舍裡,已經有了80多隻黑山羊。

“最開始只有5只羊。我今年又申請了5萬元貸款,買了肉牛、飼料壓縮機、割草機等。貧困戶也可以創業!”楊小容說,她現在是開著三輪車到外村割草。

養殖過程中,疫病防治非常關鍵。如今,楊小容從山羊咳嗽、流淚等現象能看出它們的健康狀況。“我是跟獸醫學的。最初我給羊打針,是拖住後腿,結果羊反彈得厲害。”楊小容哈哈大笑說,拖後腿是不對的!

今年,楊小容分批次賣羊和肉牛,收入4萬元不成問題。

“總有一天會爬起來”

曾世才是甘家店村典型的貧困戶,最初不是艱苦奮鬥的典型,而是“等靠要”。這是他給蔣未留下的第一印象。

曾世才說,那時,因為窮,總感覺大家瞧不起自己。

2017年5月,蔣未到曾世才家時,發現曾世才兩口子正在看電視。而其他村民在田地裡幹活。“如果一家人不努力奮鬥,永遠也改變不了現狀。”蔣未對曾世才說。

受郭素蘭、楊小容等人的影響,在蔣未的思想動員下,去年底,曾世才開始了他的致富行動。他首先從郭素蘭家賒了4只兔子,再從楊小容家賒了2頭羊。如今,曾世才已經有了4只羊和10只兔子。此外,他還養蠶和雞。

“總有一天我會爬起來!”曾世才說,郭素蘭走路都要靠凳子還創業,大家能幹,我為啥不能拼?!

在蔣未和村民們眼裡,曾世才是村裡精神面貌變化最大的貧困戶。他的愛人每天外出割草,他負責給牲口餵食。起早摸黑,儘管辛苦,但曾世才看到了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希望,並且這種希望正一步步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