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会那些事儿|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下)

1.对全国的示范作用和促进作用

1956年1月10日,市总工会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庆祝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实现公私合营游园联欢大会,庆祝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庆祝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大城市。参加联欢会的有市工商联主、副委,执、常委,全市公私全营企业职工及工商界人士与家属共65,000余人。

1956年1月11日《北京日报》发表题为《庆祝本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全部实行公私合营》的社论。1月15日,北京市各界20余万人,其中工商界人士1万多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出席了大会。市工商联主任委员乐松生代表全市工商界向毛泽东敬献了报喜信,与乐松生一同登上天安门城楼报喜的还有市工商联副主委浦洁修、孙孚凌、殷玉昆、凌其峻等人。1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在高潮的最前面》的社论,指出:“在全国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首都走在高潮的最前面。北京市的经验对于全国其他大城市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起到示范作用。”

2.问题和不足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北京市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工作,是在党中央、毛主席正确方针指导下进行的,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其成功经验对全国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但是,由于时间上较为仓促,党政干部和广大群众缺乏经验,在取得巨大成绩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偏差和失误。如在公私合营前没有来得及对各行业的生产情况、市场需求、协作关系、企业的生产设备等进行认真调查,没有对工人和资方做过细的思想工作;全市对资改造的干部准备不充分,水平参差不齐;对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较粗,改变生产关系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在经济改组时,忽视了原有工商企业的传统特点和丰富经验,简单合并;一些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消费网点裁并撤消,给市民生活带来了不便;在人事安排、公私合作共事的关系上,有的对少数私方人员职务安排较低,或没考虑特长,安排不当,不利发挥其积极性;有的干部、职工不尊重、不信任私方人员,使私方人员有职无权等。还应指出的是:在公私合营高潮中,一些属于独立劳动者的“三小”(即小业主、小商贩、小手工业者)也积极要求参加公私合营,由于当时的政策界限不够明确,工作不细,就将他们也当作资本主义工商户实行了公私合营,使他们长期背上了“资本家”的包袱,混淆了阶级界限。1979年中共中央下达区分“三小”的指示,北京市从原工商业者中区分出来的“三小”有25,760人,占原工商业者总数32,395人的79%。这些都是应当认真总结、吸取的教训。

尽管存在这些偏差,但中国共产党人以和平方式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仍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正如《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分析的那样:“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一九五六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但整个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市工商联引导广大工商业者顺应历史潮流,在全国率先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作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并在自身发展史上留下最为光辉的一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