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草胺、乙草胺、丙草胺、异丙甲草胺傻傻分不清!

甲草胺是一种选择性芽前除草剂,主要是通过杂草的芽鞘吸收,根部和种子也可有少量吸收。主要杀死出苗前土壤中萌发的杂草,对已出土杂草无效。能被土壤团粒吸附不易淋失,也不易挥发,但可被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效期为35天左右。甲草胺适用范围:适用于大豆、玉米、花生、棉花、马铃薯、甘蔗、油菜等作物田,防除稗草、马唐、蟋蟀草、狗尾草、秋稗、臂形草、马齿苋、苋、轮生粟米草、藜、蓼等1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菟丝子也有一定防效。

乙草胺是选择性芽前处理除草剂,主要通过单子叶植物的胚芽鞘或双子叶植物的下胚轴吸收,吸收后向上传导,主要通过阻碍蛋白质合成而抑制细胞生长,使杂草幼芽、幼根生长停止,进而死亡。禾本科杂草吸收乙草胺的能力比阔叶杂草强,所以防除禾本科杂草的效果优于阔叶杂草。乙草胺在土壤中的持效期45天左右,主要通过微生物降解,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小,主要保持在0-3厘米土层中。乙草胺主要的防治对象;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小粒种子的阔叶杂草。对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稗草、千金子、看麦娘、野燕麦、早熟禾、硬草、画眉草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有特效,对藜科、苋科、蓼科、鸭跖草、牛繁缕、莬丝子等阔叶杂草也有一定的防效,但是效果比对禾本科杂草差,对多年生杂草无效。

丙草胺为芽前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禾本科杂草。产品属2-氯化乙酰替苯胺类除草剂,是细胞分裂抑制剂,用于土壤处理可防除稻田稗草、异型莎草、牛毛毡、鸭舌草、窄叶泽泻等。通常在插秧前3-5d使用。该品单施时对湿插水稻选择性较差,当与解草啶一起使用时对直插水稻有极好的选择性。如该品与解草啶的混剂对鸭舌草、异型莎草、尖瓣花、飘拂草等效果均在90%以上,而对于千金子防效达100%。丙草胺适用于水稻防除稗草、光头稗、千金子、牛筋草、牛毛毡、窄叶泽泻、水苋菜、异型莎草、碎米莎草、丁香蓼、鸭舌草等1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

异丙甲草胺是酰胺类选择性芽前土壤处理除草剂,相比乙草胺,具有安全性更高、适用作物种类更多的优点。但是,十几年来异丙甲草胺在国内市场始终是小品种,大多在经济作物和部分蔬菜上使用。主要原因是受到乙草胺的压制,国内乙草胺生产规模大、使用量大,价格便宜,称得上选择性除草剂中的巨无霸。

一、两大市场特点

异丙甲草胺在国内市场放量是迟早的事。据了解,国际市场异丙甲草胺是前50位除草剂品种之一,如果将高效异丙甲草胺和异丙甲草胺合计销售额,异丙甲草胺还大于乙草胺,处于前十位的水平,说明异丙甲草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乙草胺在我国市场火爆具有其特殊性。乙草胺比异丙甲草胺确实活性高,农民使用亩成本较低,适合中国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的特点。再加上国内农药企业非理性地追求规模效益,使乙草胺的市场几年时间迅速铺开。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博弈在悄悄发生变化,乙草胺的市场已呈大幅下降趋势,而异丙甲草胺市场却快速增长。近两年异丙甲草胺市场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市场增长幅度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各类单剂有3,000多吨。近两年年异丙甲草胺的市场每年均有20%的增长。这两年市场销量感觉明显上升,几乎占到销量的三分之一,而且很多时候供不应求。

二是使用作物种类扩展快。前几年异丙甲草胺主要应用于部分经济作物和蔬菜,这两年除这两者保持了快速增长以外,部分的大田作物开始使用。如东北的大豆田和华北的玉米田,尽管它多以复配剂成分出现,但其需求量则相当可观。

二、六大增长因素

有专家判断异丙甲草胺时代已经来临,是有一定道理的。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需求拉动。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劳动力升值,带动了整个除草剂市场的放大。这些年除草剂在大田作物使用已十分普遍,而小众作物除草剂需求空间还很大。“种田必用除草剂”,不仅是农民在大田作物上的心理,而且也是小众作物上的心愿。

第二、产品性能的优势。目前国内用于禾本科作物的土壤处理药剂中还没有一个在安全性和活性方面俱佳、且广谱的品种,所以,用于小众作物上的除草剂最佳品种无疑就是异丙甲草胺。

第三、乙草胺市场混乱。乙草胺是现阶段我国农药市场最典型的代表,农药品种再乱也乱不过乙草胺。市场先从含量50%的开始乱,再到90%的,现在99%的也乱了。乱的结果是生产厂家没利润,渠道商不赚钱,谁都没有积极性。乙草胺已经沦为工厂的“鸡肋”和销售商的“搭配”品种。受利益驱动和寻求差异化营销的角度,异丙甲草胺成为替代乙草胺的最佳选择。

第四、乙草胺禁用。我国部分地区农民长时期超剂量使用乙草胺,造成了有些农产品乙草胺残留量超标,直接影响到出口贸易。如山东胶东地区花生出口日本,多年来始终受到乙草胺残留超标的困扰,于是,政府出台了文件,在花生上禁用乙草胺。受此影响乙草胺在当地大幅减少,异丙甲草胺则大量增加。今后在其他地区不免有类似的情况发生。

第五、生产厂家的集群效应。截止目前国内涉及异丙甲草胺登记的厂家有105家。其中原药16家,72%的54家,96%的4家,复配剂27家,其他含量的4家。上百家企业推广一个产品,加速了它的市场普及速度。特别是乙草胺市场没有利润以来,异丙甲草胺的市场需求量明显上升。

第六、异丙甲草胺的规模效益。该产品九十年代进入中国以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几年原药已经具备了规模化、系列化生产的特点,成本不断降低。现在异丙甲草胺原药比乙草胺原药价格差降到30%以下。72%的单剂已降到3万元,农民亩使用成本已不足10元。考虑到它的安全性,价格已不再是它的竞争障碍。

第七、乙草胺原药紧缺,原药价格飙升。目前,乙草胺原药折百价格飙升至2.75万/吨,同比增长41%以上,并且一货难求。已经接近异丙甲草胺原药(实物97%)3万/吨的价格。异丙甲草胺性价比凸显。

三、未来市场隐忧

尽管异丙甲草胺市场有了快速增长的可喜局面,但已经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现象。目前的市场格局有3个层面:处在高端的是先正达的精异丙甲草胺,由于切入市场早,兼具技术、证号优势,量、价、品牌等方面都是第一梯队。第二是以山东滨农、山东中禾为代表的原药生产企业,依靠他们的原药优势,在东北、华北和华中地区开拓了自己的市场,有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其余为第三梯队。

按产品含量分析市场格局,96%精异丙甲草胺曲高和寡,无同类产品,市场较正规。96%异丙甲草胺厂家较少,市场占有率还不够高,市场也较为正规。72%的是乱的源头,厂家乱、渠道乱、价格乱、促销乱,从正面讲它促进了异丙甲草胺市场的拓展,反面讲为异丙甲草胺成为乙草胺第二埋下了伏笔。

未来的异丙甲草胺市场将在两端展开竞争。高端市场是96%的精异丙甲草胺,竞争的利器在于生产技术和登记证号。目前国内企业只有一两家企业掌握了这一技术。精异丙甲草胺的登记费近200万元,将把大多数企业挡在门外。未来高端市场定是一片蓝海,有竞争,但不会无序。而低端市场将围绕着72%的异丙甲草胺和复配剂展开,目前还只是乱的开始,以后会越来越乱。但是,乱的同时销量也会越来越大,它会直接冲击到乙草胺、二甲戊灵和仲丁灵等芽前土壤处理剂。

据分析人士讲,目前国内异丙甲草胺的总销售额约占乙草胺的五分之一,这只能说是异丙甲草胺时代来临的前夜。依据国际市场经验,它至少要达到乙草胺的二分之一时才算真正的时代来临。对此,值得我们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