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标题”解读保山跨越发展

(邵维岑)

“八个标题”解读保山跨越发展

“八个标题”解读保山跨越发展

打造“十个万亩”

近年来,保山市坚持在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上下功夫,扭转产业散、小、弱、乱及加工粗放、附加值不高的局面;坚持在“规模带动”和“龙头引领”上下功夫,把特色优势转化为规模、结构和效益优势,打好“绿色生态农业牌”。高质量建设11个万亩规模农业示范区,加大力度扶持10户农特产品加工企业上市挂牌,努力在种养规模化、加工规模化、销售规模化上实现新突破,达到一户企业带动一项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目的。目前,11个万亩规模农业示范区流转土地12.51万亩,带动农户2.02万户、6.2万人。

千亿工业园区“园中园”

如今,保山把“聚千户企业、创千亿园区”作为发展目标,将“园中园”作为工业聚集化发展的先行区、试验区、创新区和主战场,坚持共创、共建、共享,打破区域封闭和利益分割,聚集发展新材料(硅基)、电子信息及大数据、装备制造、轻纺、生物资源加工等产业集群,全力将“园中园”打造为成本低廉、配套完善、服务高效的工业经济发展平台。截至目前,“园中园”签订投资项目协议44个,开工18个,投产10个,完成非电工业投资30.14亿元。

“八个标题”解读保山跨越发展

城市生态走廊“三个万亩”

保山把城市“画在”一张风景图中,融合了“山、水、田、园、城”等要素,做好城乡融合互动文章,构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城市生态空间格局;重点抓好中心城市“三个万亩”工程建设,推动城市发展质量的整体提升;万亩青华海生态湿地恢复工程被列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累计完成投资10亿元;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被列为国家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和中国农业公园创建单位,完成投资7亿元;万亩东山生态恢复工程5个森林公园“园中园”建成开放,累计完成投资9亿元。

“八个标题”解读保山跨越发展

“八个标题”解读保山跨越发展

“八个标题”解读保山跨越发展

“八个标题”解读保山跨越发展

布局精品“全域旅游”

保山旅游资源丰富,结合“全域、全景、全业”的布局和“大景区”“大市场”的理念推动旅游品牌化,加快构建“一圈一环一线”发展格局,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圈、高黎贡山旅游环、红色经典旅游线。未来一段时期要把高黎贡山打造成“东方黄石公园”,把腾冲传统村落打造成世界文化遗产,积极推进青华海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将滇西最美自驾线路、火山热海、和顺古镇、善洲林场、怒江大峡谷、松山等打造成为全国知名品牌,不断提升保山旅游的核心竞争力。龙陵松山、潞江坝高速公路服务区、腾冲高山乌龙茶景区、腾冲杜鹃王珍奇古木博览园4个景区被批准为国家3A级景区。“一部手机游云南”保山版,与全省同步上线运行。

人居环境提升“四创两争”

“首先是人的文明程度,然后是把地扫干净了……”在保山如火如荼的“四创两争”工作,就是要把卫生、文明、生态、园林城市“四城”同创,抓实城乡“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村庄“七改三清”环境整治,全力打造全省坝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区。推进城市“双修”试点工作,稳步实施地下综合管廊国家试点项目,加快隆阳区板桥镇、腾冲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16个特色小镇建设。目前,保山全市累计建成地下综合管廊79公里,完成投资55亿,修复城市道路100多万平方米,建设农村道路12332.27公里。

“八个标题”解读保山跨越发展

“八个标题”解读保山跨越发展

“八个标题”解读保山跨越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

“要”在保山已把招商引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推进“一站式审批”“最多跑一次”和“保姆式”服务。实行最严格的服务承诺、行政问责和限时办结制度,制定《保山市招商引资优质化季度评价办法》,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最具市场竞争力的投资环境,实行“51+49”混合所有制股权方式、“5+8”标准厂房租购、“30+37”电价优惠、“5+5”购房扶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50亿元以上的工业投资项目采用“1+5”共建共享发展机制,2018年,全省第三方州市营商环境评估中,保山市综合得分全省排名第一。1至5月,全市引进市外到位资金416.04亿元。

国家经济走廊“一线两园”

保山地处边境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省发展战略,以保山到缅甸曼德勒、腾冲到缅甸密支那为线,把保山工贸园区“园中园”、腾冲边合区“园中园”等作为国内产业聚集园区和平台,把保山曼德勒缪达经济贸易合作区、密支那经济开发区等作为国外产业聚集园区和平台,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解决企业、产品、文化、人员“走出去”“引进来”问题,推动保山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中先行先试、走在前列。

“八个标题”解读保山跨越发展

实效脱贫“五个一批”

“把易地扶贫做成美丽村庄、把产业扶贫做成产业发展、把生态补偿做成绿水青山、把教育扶贫做成育人成才、把社会兜底做成光彩事业”是保山干部们能够倒背如流的目标,把脱贫攻坚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最直接、最现实的政治检验,对标“两不愁、三保障”,推进脱贫攻坚精准化,做到资源配置再精准,帮扶措施再精准,动态管理再精准。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推进贫困户产业发展和创业就业,帮助每户贫困户发展几项产业,千方百计实现好群众持续增收,2018年,确保实现190个村、10万人以上脱贫退。

在保山还提出了干部必须与群众“对对面”沟通,用心、用力、用情去帮助老百姓解决问题为工作导向;社情民意工作中要求“实打实”,不搞花架子,不玩踢皮球;面对工作困难敢于“硬碰硬”;干部作风方面实行“人与人”交叉无缝监督。(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