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线面结合,将水环境改善好

“葫芦溪片区雨污分流改造项目的顺利竣工,改善了河道水质和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解决了困扰大家多年的大问题。”日前,在新罗区中城街道葫芦新村,居民李大爷高兴地对笔者说。

按照“河长就是管河治河的施工队长”的要求,新罗区从流域性骨干河道“线上治理”向纵横交错的乡村河道“面上治理”推进,构建由区委主要领导任区级第一总河长,区政府主要领导任区级总河长,9名副区长分别担任区级流域河长,28名河道警长、6名河道检察官、40名镇级河长、相应配置村级河长的区、镇、村三级联动体系,实现全区314个涉河村居所辖河道流域全覆盖。

该区编制完成岩山溪、中甲溪、黄潭河等11条重中之重小流域“一河一策”整治方案,出台《新罗区小流域及农村水环境整治计划(2016—2020年)》,将小流域治理列入生态环保攻坚战役任务,各“施工队长”按照“一河一策”的步骤和要求,对定期巡查发现的涉河问题,按照轻重缓急,统筹推进、系统治理。

与此同时,该区坚持以河长制考核办法和河长考核细则为依据,实行“一河一考核、一季一督查、一年一评比”,组织区、镇、村三级河长及河道专管员,对河流及两岸的环境卫生情况和乱占乱建、乱排乱倒、乱采砂、乱截流等问题及其他违法行为进行全面检查,去年以来,共开展巡查9.6万人次,发现和解决问题1768个。

该区还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发动并引导广大市民成为全面推行河长制、街长制的参与者,主动争做治水治污、爱护环境的监督者、宣讲者、传达者、实践者。

据悉,目前,小溪河流域功能达标率为100%,I到III类水质比例达88.9%,登高桥断面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首次达到Ⅱ类水质标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