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朱家花園所在的翰林街,還有建水很有名的“香滿園”、“三眼井”和“書香門第”,對了,“翰林府”、“建水陶”也在這條街上。假若不是因為自駕遊,在古城裡停車不太方便的話,選擇在翰林街的“臨安客棧”住宿無疑是很有意思的,因為晚上可以悠閒地在這條街上漫遊,各種喧囂的小吃和幽靜的古民居形成對比強烈的反差,置身其中,恍若隔世。

“香滿園”的菜餚鼎鼎有名,許多明星名流到了建水,都要到此品嚐“汽鍋雞”、“烤子鴨”等建水美食。這裡裝修十分古樸,特別是臨街的一面,廊樓上也擺了桌椅,最適合情侶低聲細聊,倚欄憑眺,可以望見對面的“書香門第”,可惜,因為後人不濟,“書香門第”早已家道中落,如今只剩下幾個販賣水果的後裔仍住在舊居中。

滄海桑田,令人唏噓感慨。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臨安客棧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三眼井小吃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三眼井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翰林府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書香門第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香滿樓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香滿樓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香滿樓”對面的“書香門第”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汽鍋雞

“建水陶”毗鄰“香滿樓”,前店後坊的房屋佈局,店裡擺滿了看上去很像江蘇宜興紫砂的器物,卻是當地紅泥燒製,堪稱雲南甚至中國一絕。

用建水的陶製汽鍋燉雞是最好的,肉酥骨香、湯汁甘冽,每位到此的遊客幾乎都會買個建水汽鍋回去,價格也不貴,一般幾十元左右,上等的大概會貴些,如果僅僅是家用,沒必要選擇那麼高檔的。

別看建水的紫陶好像不起眼,其實是與江蘇宜興陶、廣東石灣陶、四川榮昌陶齊名的“中國四大陶”。不僅北京的人民大會堂雲南廳裡陳列了“杜鵑”、“山茶”、“玉蘭”、“報春”四個建水大陶花缸,周恩來總理1963年出訪阿爾巴尼亞時也曾專門將建水紫陶作為饋贈禮物。

現在的建水紫陶主要有茶具、文具、酒具、餐具等等,翰林街上許多店裡都有售。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建水陶”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翰林街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翰林街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翰林街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建水紫陶

夕陽西下,正是去雙龍橋享受黃昏的最好時光。

雙龍橋距離建水古城以西約3公里,因橋下原有瀘江、塌衝兩河,猶如雙龍盤曲相連,故被稱為“雙龍橋”。這座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的十七孔石拱橋,由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於1965年將其列為全國大型古橋之一。橋長148米,橋面全部青石鋪就,原來在橋的兩端和中間建有三座亭子,後來損毀只剩下兩座。

如今的雙龍橋下已不是兩條河的交匯奔流,大概乾涸的緣故,看上去更像是建在一片廣袤池塘上的橋。舊的河床早已裸露並建起了村莊,瀘江、塌衝兩條在清朝還波濤洶湧的河流,時至今日,居然莫名其妙地不見了蹤跡。

遠處,一塊塊紅土地正在開挖,據說是建水開發的一個重大旅遊項目,可以想象,再過幾年,這個地方應該也與麗江、大理一樣,漸漸失去原貌,最後也成為人們心中惋惜的記憶。或許到了那時,雙龍橋下連這灘水都沒了,變成了車水馬龍的集市。

最近看了2015年第一期《中國地理》雜誌,全是介紹河北的,印象最深刻的是,作家丁玲筆下的桑乾河和孫犁筆下的滹沱河目前幾乎蕩然無存,這種肆意改造自然的結果,會不會發生在建水?但願不會。

魯迅先生說過:“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只不過,路雖然是有了,那地方卻也變了,變得不再純粹,也就失去了原來的味道,我是這樣想的。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雙龍橋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雙龍橋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雙龍橋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雙龍橋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春風裡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雙龍橋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雙龍橋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雙龍橋

建水缺水,這一點有些出人意料,所以,當地一直都取用地下水,古城一共有多少口水井,大概誰都搞不清,但最有名的是“大板井”、“雙眼井”、“三眼井”、“四眼井”,可惜,我這次只尋訪到了“大板井”和“三眼井”。

“三眼井”位於翰林街的一條衚衕裡,如今井邊是一家小吃館子,又辣又香的涼皮和建水炒飯是招牌味道,最受美女喜歡。

西門外的“大板井”水質清甜,最適於製作豆腐。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在建水拍攝時,就取了“大板井”的外景,當時,井邊有一群手工作坊的女人們在包豆腐。

真正最好吃的建水豆腐在西門,十幾家燒烤大排檔,家家都有“燒豆腐”吃,味道都不錯,一元錢三個的價錢,客人一邊吃,老闆一邊往碗裡扔玉米粒記數,挺有趣的。建水當地人也喜歡到西門吃燒烤,“燒豆腐”配上一大盤炒米線,再加上啤酒和幾串羊肉串,大街小巷飄散的爽朗笑聲充滿了幸福。

建水古城的那分悠閒愜意,令人羨慕妒忌。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古城西門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古城西門(清遠門)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西門外,通往“大板井”的小巷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去“大板井”挑水的老人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大板井”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送貨郎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炒米線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燒烤攤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燒豆腐”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三眼井”邊

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建水,望著高速路上的路牌,石屏已是一步之遙,記憶中,上世紀30年代中國人自己在箇舊與石屏之間修建鐵路,似乎是連法國製造的“米軌”寬度都達不到的“6寸軌”,硬生生從箇舊的碧石寨啟程,途經建水,穿越崇山峻嶺,把錫礦帶出了雲南,把財富帶回了紅河。

這個比滇越鐵路更偉大的中華民族歷史遺蹟,能不去看看嗎?況且,據說石屏的豆腐比建水更有特點,山歌更是美妙悅耳。

建水與石屏相距49公里,不到半個小時,便驅車抵達。

這裡也有一座古城,相比建水自然是遜色不少,不過,我最想看的是車站,那個蘊藏了中國鐵路百年曆史的舊車站。一位朋友非常認真地告訴我,這裡是瓊瑤劇《情深深雨濛濛》中男女主角難捨難分的地方,我笑著問她:“是真的嗎?”,她也笑著回答:“是真的”。

其實,她不知道,我也是一個瓊瑤迷。《情深深雨濛濛》裡的那個車站是南京的浦口車站,當年電視劇就在那裡拍攝的,還有,朱自清老先生散文《背影》裡的父子分別也是在那個車站。

石屏的車站應該沒有那麼多情感糾葛,不過,管它是不是故事中的車站,就當作是我們每個人一生中必須經過的幾個車站吧。

《離別的車站》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石屏古城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離別的車站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現已廢棄的石屏火車站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廢棄的車站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石屏車站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離別的車站

從石屏至昆明的高速公路尚未修通,只得返回建水再沿箇舊經玉溪至曲靖,其間,箇舊通往玉溪的道路還是省道,沒有高速。

驅車三個多小時,下午四點左右找到了曲靖廣播電視臺附近的“如家連鎖酒店”。當天是元宵節,酒店裡幾乎沒有幾個客人,服務員很清閒地談笑風生,議論著前兩天發生在臨滄的地震。

這時,我才醒悟,為什麼在靠近臨滄的時候,車子搖晃得那麼厲害了,原來,這就是地震,5.5級地震,回想起來,自己已經距離災難如此之近,不免有些後怕。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尚未修通的高速公路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金黃的油菜花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金黃的油菜花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通海縣納古鎮(伊斯蘭居住區)

雲南箇舊的沙甸和通海的納古一帶,都是信仰伊斯蘭教回民聚集的地方。另外,還有一個叫平遠街的地方,是通往老山前線和麻粟坡的必經之地,在1992年曾出現過所有當地人販槍販毒的嚴重情形,當時出動大批武裝部隊才稍微遏制了黑惡勢力,但是,由於在政策執行上出現偏頗,僅僅揭開了當地不為人知的冰山一角,當時,武警部隊繳獲了上萬千克的海洛因及可以裝備一個團的武器彈藥,卻只槍斃了幾個頑固不冥的毒販。


按照法律,平遠街800名毒販均應被處以極刑,這些毒販,依靠販賣毒品過著奢靡的生活,大都擁有金碧輝煌的別墅和高級汽車,甚至連部隊使用的車輛都被偷來使用,當地的公安分局被砸毀,警員被殺害,平遠街一度成為中國境內無法管轄的真空地帶,據說,平遠街當時“最窮”的一個毒販就交出了200萬元,可想而知,情況已經嚴重到何等程度。但是,受沙甸事件所限,政府採取寬大政策,對於主動放棄抵抗的毒販一律從寬處理了。

平遠街,如今仍是一個毒販雲集之地。沙甸和納古,政府出資修建了清真寺。文革中,當地回民發動暴亂,成立伊斯蘭國,並獲得境外一些國家的支持和援助,中央當時派部隊平亂,一天之內就蕩平了沙甸並擊斃了包括匪首馬某某在內的1500餘名暴亂分子。可是,文革之後,這次事件卻因為涉及所謂宗教問題而平反了,此後,雲南境內一旦發生類似事件,都很難糾治。因此,雲南邊境成了民族主義者叛逃和躲藏的最佳之地,許多企圖挑起民族矛盾的激進分子就混跡於伊斯蘭聚居區。2014年3月1日發生在昆明火車站的砍殺事件,其實不是偶然的。

自駕遊經過雲南的一些地方,要特別注意安全。說實話,納古鎮很漂亮,又是依湖而建,真的很想停下來領略一下極具異國情調的風景,可是,因為心有顧慮,所以匆匆在街邊的一家麵包店買了兩塊蛋糕便趕緊離開了。說句實話,賣蛋糕的老闆和服務員,對待我們漢人的態度的確很冷淡。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納古清真寺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曲靖古城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曲靖,中國雕塑之城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曲靖古城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曲靖的城市小廣場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曲靖古城

曲靖古稱“南寧”,好像一直到民國才由政府更名,此後,原來名為“邕州”的廣西另一個城市立刻易名為“南寧”,等到曲靖再想改回南寧的時候,已經沒有可能。為了這件事,雲南人一直到目前還在埋怨廣西人的不厚道。

下午4點多鐘的陽光下,從酒店步行至大約相距幾百米的菜市場,買了5元錢米線(2.5元/斤)和一袋寧波黑芝麻湯圓,再去不遠的一家羊肉湯館買了2斤熟羊肉(60元/斤),讓服務員打好包,拎回酒店。2015年的元宵節就在這一鍋熱氣騰騰的羊湯中美滋滋地度過了。

曲靖的羊肉真鮮美,米線放入羊湯中更是無語言表的好吃。當然,前提是外出旅行時必須記得攜帶電磁爐和鍋碗瓢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第二天上午,把頭晚剩下的羊肉和米線一起吃完,然後退房,驅車到曲靖西郊的翠山影視城。影視城門票10元/張,停車免費。

曲靖在歷史上一直是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是著名的爨文化發祥地。三國膾炙人口的諸葛亮南征“七擒孟獲”的故事便發生在曲靖,紅軍長征也曾兩度經過曲靖,毛澤東同志在這裡寫下了“烏蒙磅礴走泥丸”的壯麗詩篇。

正是因為幫助諸葛亮平定孟獲有功,曲靖的爨氏家族聲名鵲起,從此統治雲南東部地區長達400餘年。

爨文化其實是邊疆少數民族文化,以服飾、音樂、飲食為特色,在近千年的與中原文化交融的過程中,爨人十分重視文化教育,至今,一塊“爨寶子碑”仍是考古學的驚異發現。碑文的書體藝術別緻且有趣致,筆劃結體在隸楷之間,還有篆書遺姿,極具剛健雄強的時代藝術特徵。其書體筆劃結體藝術變化無常,忽隸、忽楷、忽篆摻拌,可謂是“三體合一”的融合體,古樸渾厚而奇巧;書法藝術內剛而外柔,方筆遒勁,就象刀鑿斧擊而成,拙中帶巧;字體參差有趣致,同字異寫,無一字雷同;章法佈局藝術大小錯落,彼此顧盼,首尾呼應,氣貫全篇,任其自然,和諧統一。

可惜這次在曲靖呆的時間太短,沒能有機會去親眼目睹那塊神奇的石碑。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曲靖翠山影視城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曲靖翠山影視城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天下第一關”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天下第一關”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天下第一關”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滇都酒樓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城樓

一個小時左右,從影視城出來,然後駛上高速,前往貴陽。天氣漸漸變了,在雲南熱得只需穿短袖,而進入貴州,就不停地加衣服。

一點不喜歡這種陰冷潮溼的氣候,難怪說貴州“天無三日晴”,跟桂林差不多。

中午12點半,抵達貴州晴隆縣。前年秋天,我來過這裡,專程尋找抗戰公路“二十四道拐”。這次恰好經過,於是決定回訪一下。

可是天公不作美,開車上“二十四道拐”對面的觀景臺,一路大霧瀰漫,連十米之外的景物都難看清,更別說看到山對面的“二十四道拐”了。

看來,有些事情並非想象那麼簡單,也許一生之中只有一次,若想重來,很難。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進入晴隆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變化中的晴隆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大霧瀰漫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二十四道拐”合影留念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2013年秋天的留影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大霧瀰漫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2013年秋天的“二十四道拐”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2013年秋天在“二十四道拐”

甚感惋惜地從“二十四道拐”觀景臺下來,打算在晴隆汽車站對面的大排檔像上次那樣吃碗蓋澆飯,可是,原來的那個大排檔已經不見了,頓時再次失望。

於是決定,什麼都不吃了,直接去看看“安南”古城。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2013年秋天在“安南”古城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2013年秋天的“安南”古城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現在的“安南”古城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現在的“安南”古城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2013年秋天的“安南”古城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2013年秋天的“安南”古城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2013年秋天的“安南”古城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現在的“安南”古城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現在的“安南”古城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現在的“安南”古城

現在的“安南”古城 “安南”古城十分安靜,經過兩年多建設,這座影視城已初具規模。城外,停了許多輛作為道具的舊式軍用卡車,城門口的“安南”變成了“晴隆”,還懸掛了歡迎電影《苗山花》在此拍攝的橫幅。本來想看看拍攝現場,但是沒見到劇組人員,只好在古城裡隨意溜達了一圈。

上次在大連旅順影視基地,電視連續劇《王大花的革命生涯》招募演員,我試了一把,導演非常滿意,可是因為當時沒有時間,加上對抗日神劇不太感冒,所以放棄了。誰料到,這部電視劇居然馬上要在央視一套黃金時間播出,真是讓我後悔死了。

又錯過了一次成名的機會。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晴隆影視基地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國民政府軍事稽查處處長造型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號召民眾參加修路保家的場景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晴隆影視基地

雲南元陽梯田、建水古城自駕遊(下)

晴隆影視基地

從晴隆縣城到貴陽,大概100多公里的距離,不過車多道少,有些擁堵。進入貴陽城區已是傍晚時分,原來想在花溪溼地公園附近留宿,可是堵車實在可怕,特別是貴州大學一帶,更是車來人往、水洩不通,根本沒辦法接近原來預定的花溪七天連鎖酒店。

無奈,只好驅車另覓住處。圍著貴陽市中心兜了一圈,終於在花果山立交橋西側找到了一家設有停車場的七天連鎖酒店。晚上在酒店旁邊的小餐館隨便炒了兩個菜,喝了一瓶啤酒,昏沉沉地睡去。

連續自駕幾天,有些疲憊。

第二天早上7點準時從貴陽出發,沿夏蓉高速至都勻,再轉貴廣高速至榕江、從江,連接黔桂的高速在從江東靠近肇興的地方中斷,目前廣西一側正在加緊修建。

正是這條遲遲不通的高速公路,嚴重滯緩了桂林與貴州的交流,幸而現在高鐵已經開通,桂林至從江只需要45分鐘,但是,高鐵的便捷怎麼也比不上自駕的樂趣。

但願,高速公路星羅棋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