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特別“關心”媽媽,別急著高興,這是出了問題的信號!

當孩子特別“關心”媽媽,別急著高興,這是出了問題的信號!

“我的孩子很暖心,他才3歲半,已經開始關心我了。”一位媽媽喜上眉梢地說。“媽媽,你帶鑰匙了嗎?”“媽媽,家裡空調別忘了關啊。”孩子總是提醒媽媽,別忘了這、別忘了那。

“這真的是一件好事嗎?”另一位媽媽問道,她學過一點心理學,直覺告訴她這不見得一定是暖男的表現。“太關注大人的事情,當然有可能是孩子比較成熟、懂事,但兒童心理學認為,也有可能是孩子焦慮的一種表現。”這位媽媽解釋說。

在育兒的道路上,大多數父母對孩子傾注了百分百的愛。一旦孩子出現回報,他們往往開心不已。但有時候,他們也會忽略一點,孩子也是人,他也會產生焦慮。美國著名的臨床精神醫學博士、情緒研究專家塔瑪·瓊斯基在著作《讓孩子遠離焦慮》中這樣闡述說——但今天,越來越多的孩子表現出焦慮症狀,從尿床、黏人、頻繁肚子痛,到做噩夢,甚至拒絕去學校。

孩子是否產生焦慮,如何判斷?

往往焦慮的孩子自信心不足、自尊心很強,容易緊張、多慮。伴隨而來的是過分敏感和敏銳的洞察力。他們總是留意身邊的環境,細枝末節的變化和其他孩子注意不到的事情,都能被他們敏銳的心接收到。

常見的焦慮表現是和媽媽的分離焦慮,剛上幼兒園的媽媽應該最有體會。等再大一點到小學,可能對現實危險的恐懼,比如懼怕“雷電、狂風”等天氣,有的大孩子甚至懼怕過馬路,一定要拉著大人的手。看說起來很可笑,但這是真的。

當孩子特別“關心”媽媽,別急著高興,這是出了問題的信號!

“這個不可以吃,吃進去肚子裡就會有蟲蟲,到時候蟲蟲就在你肚子裡鑽啊鑽。”

“吃西瓜必須把西瓜籽吐出來,否則他們就在你的小肚肚裡發芽生長,最後你的肚皮裡就長出一棵好大好大的西瓜樹。”

這樣的語言熟悉嗎?在生活中,每當孩子表現得不乖,家長習慣用這些含有“威脅和恐嚇”的字眼去嚇唬孩子,以此糾正他們的行為。

久而久之,孩子對一些本不會發生的事情也變得敏感,開始擔心這擔心那。時間一長,就對自己原本能做到的事情開始懷疑。有一段時間,家裡老人帶小小費比較多。一天晚上,和平時一樣,我帶他下樓。他卻說:“媽媽,樓梯太高了,下不去。”而事實上,以他的身高和能力,完全能自如下樓。

通過觀察發現,老人帶他時候非常精心。一開始他可能只是撒嬌,下樓要老人抱。老人不抱他時,嘴裡卻在叮囑:“慢點下哦,小心摔哦。”這句話反反覆覆在他耳朵裡回放。經過他內心的演繹後,這句話的潛臺詞變成:下樓梯很危險,必須小心、必須再小心些。最終,他變得膽怯了。

我身邊的這件小事讓人警醒:過度保護反而讓孩子能力低下,變得小心和脆弱了

當孩子特別“關心”媽媽,別急著高興,這是出了問題的信號!

還有哪些舉動促使孩子焦慮?

太苛求孩子的行為。有一次跟一位媽媽帶孩子去兒童樂園,琳琅滿目的桌上積木一下子抓住孩子們的心。那位媽媽在孩子拼積木的過程中一直指導:“你的積木這樣拼不行吧,搭高了以後肯定不穩哦……你怎麼可以先拼小的再拼大的呢?服氣了,你這順序就不對。”別說孩子,我都覺得煩躁了。

講真,別太苛求孩子了。當孩子做什麼事情,佛性一點真的挺好。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為什麼非要按照我們大人的思維模式做事情呢?就算積木拼法不對,塌了又重來就好,也是一次總結問題的好機會。總是挑剔孩子的做法,他們當然對自己也變得不滿意起來,對不能實現預期的效果出現焦慮反應。

還有一類父母特別不把孩子當外人,喜歡述說家裡的家長裡短。有一位媽媽當著年幼的孩子面前哭,一把眼淚一抹鼻涕地哭訴爸爸如何不顧家,只顧自己,有多自私等等。孩子後來一見到爸爸,撲上去就拿小拳頭錘打爸爸。其實,成年人之間的許多問題,孩子聽了也理解不了,反倒是增加了他們的焦慮感。

其實,對孩子最好的養育方式,還是那句老話:家庭和睦,爸爸愛媽媽。和諧的家庭才能培養出孩子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性格,這就夠好啦,在心理問題層出不窮的今天,有一個好性格比什麼都強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