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都1歲多了怎麼還不說話?別急,也許是你還沒用這3招!

自從生了娃,一直以來都像是媽媽在演“獨角戲”,內心對寶寶能開口喊“媽媽”,甚至能交流的那一刻充滿了期待。然而1年過去了,眼看著同齡的寶寶都能說好多詞了,自己寶寶似乎連張口的意思都沒有。去醫院檢查一番,發現寶寶其實很健康。這下怎麼辦,難道自己孩子語言能力不行嗎?

寶寶都1歲多了怎麼還不說話?別急,也許是你還沒用這3招!


其實每個寶寶的語言能力都有自己的發展時間表,有些寶寶一天一個詞,有些寶寶一直快到兩歲,話才說的多起來,媽媽們只要順其自然就好,不用過分擔心。寶寶們最初的語言溝通對象主要是自己的爸爸媽媽。父母多與寶寶說說話,對於寶寶的學說話有很大的幫助。那麼爸爸媽媽該怎麼與寶寶溝通呢?

一起看個繪本,聊一會天

跟媽媽一起看書、聊天,是寶寶形成詞語與物體聯繫的主要方式之一。當寶寶有了進步時,媽媽可以選水平高一些的繪本,指著插圖問他,“這是什麼?”,來喚醒寶寶平時的記憶;比如看到繪本上的球,可以問寶寶,“那你的球在哪裡?“,讓寶寶把現實生活和書裡的信息聯繫起來。

把詞語或手勢擴展成概念

比如寶寶指著一隻鳥,媽媽回答:“那是一隻鳥”,然後再補充說:“鳥是在天上飛的”。這樣媽媽們不僅回答了寶寶的問題,還為寶寶講解了一個跟詞語有關的概念。儘可能多的告訴他人和物的名稱,這能幫助他記憶。

說說你正在做的事

跟寶寶的交流滲透在每一個日常活動中。在你給寶寶換尿布的時候,或者洗澡的時候,都可以把步驟跟寶寶嘮叨嘮叨:“現在抬起腿……”“現在我們開始洗頭”等等。

媽媽們多問寶寶問題,多鼓勵寶寶主動表達自己想法,培養寶寶與人溝通的能力,漸漸地寶寶就會願意去主動張口說話。不過,媽媽要記住,在教寶寶開口說話的過程中,別急著糾正寶寶,不要操之過急。寶寶使用語言的主要目的是交流,而非語言本身。學說話首先是享受樂趣,而非學習任務。只有寶寶享受與人的交流,他才能說的更好。

寶寶都1歲多了怎麼還不說話?別急,也許是你還沒用這3招!

看到這篇文章的寶媽寶爸,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放下手機,多多和寶貝交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