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出行頻繁考驗“道德底線”,滴滴整改是否能提升安全級別?

前不久空姐在搭乘滴滴網約順風車遇害的新聞再一次把網約車的安全隱患問題推上了風口浪尖,在這件事上滴滴可謂是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不過就算不發生這件令人痛惜的事情滴滴也是經常被用戶詬病。


共享出行頻繁考驗“道德底線”,滴滴整改是否能提升安全級別?

第一是滴滴的費用問題,下雨天或者稍微晚點,收費的價格不一,頗有趁勢掠錢之嫌疑。第二就是滴滴司機的能力問題,乘客常常是指定了上車地點或者定位了地點,而司機卻半天找不著正確的路線導致乘客耽誤了行程。更有一些黑心的司機多點裡程費,而故意繞遠路。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數不勝數,不過這一系列的問題在涉及到用戶安全問題的時候就顯得很分量不足了。

共享出行頻繁考驗“道德底線”,滴滴整改是否能提升安全級別?

滴滴順風車針對目前運營平臺遇到的三大安全隱患(1:人車實際相符問題2:社交內容治理問題3:特殊時間段業務的選擇問題)在5.16日滴滴以提高用戶安全為基準發佈了整改升級的策略措施。順風車下線所有個性化標籤以及評論的功能。車主和乘客雙方的個人信息僅自己可見,外顯頭像一律更換成滴滴默認的虛擬頭像。也就是說滴滴不再起到中間搭橋的作用。滴滴平臺還將零容忍嚴打“人車不符”的情況車主在每次接受訂單前必須進行人臉識別,最大限度杜絕私換賬號的可能性。 在乘客安全方面,滴滴還將緊急求助功能提升至顯著位置,除了原有功能外,乘客還可一鍵撥打110、120、122及平臺安全客服等求助電話。

共享出行頻繁考驗“道德底線”,滴滴整改是否能提升安全級別?

滴滴還採納大部分用戶的建議考慮在車內對每個行程全程錄音(前提是明確告知用戶,經過用戶確認同意),在提升服務質量的同時,方便在發生車內糾紛或治安刑事案件時取證判責,為保護司機乘客隱私,錄音資料不保存於個人手機,將直接加密上傳服務器,保留72小時後自動刪除。

共享出行頻繁考驗“道德底線”,滴滴整改是否能提升安全級別?

滴滴還承諾,在平臺上發生的相關交通事故、治安及刑事案件和用戶糾紛中,滴滴將主動承擔應有的法律責任。此外,在已有安全保障機制的基礎上,滴滴已著手建立關愛基金,在法律規定的範疇外,為當事人和家屬提供更多的救助和關懷。

共享出行頻繁考驗“道德底線”,滴滴整改是否能提升安全級別?

以上整改措施將於5月31日前全部完成。全平臺將加速推動全面實名制。

文|由小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