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統一六國時最難打的一場戰役:不僅傷亡50多萬,白起死在戰場

大家都知道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國是一個強大的國家,而這個強大的國家更是在歷代皇帝的不斷努力下,並最後在秦始皇的手上採用了進戰遠交的戰略,最後達到了併吞六國、建立統一王朝的目的。而其實在秦國滅這六國的時候,有一個國家差點讓秦朝翻了跟斗,這個國家就是趙國。

秦國統一六國時最難打的一場戰役:不僅傷亡50多萬,白起死在戰場

因為秦朝攻打趙國的時候,已經是到了戰國末期的時候了,那個時候能和秦朝作對的也就只剩下趙國跟楚國了,而最為與秦國相鄰的趙國則成了秦國首先攻打的對象,不過在哪個時候趙國和秦國的軍事實力其實是旗鼓相當的,而且在武將上戰國時期的四位名將這兩國就各佔兩個,趙國擁有廉頗和李牧,秦國擁有戰神白起和王翦。

秦國統一六國時最難打的一場戰役:不僅傷亡50多萬,白起死在戰場

而當時秦國在滅趙國最關鍵的一場戰役就是歷史上最著名的戰役——長平之戰。這場戰爭中秦朝派了六十萬的兵力,並且命白起為主帥來攻打趙國,而趙國則派出了五十萬的兵力,並叫廉頗當然主帥領兵抵抗秦國,而一開始的時候趙國在廉頗的指揮下,充分的利用好了地形方面的優勢以守為攻,成功的拖住了秦國的進攻,並且到後來還成功的把秦國的糧草給拖垮了,當時就在這個關鍵的時候趙王竟然中了秦國的反間計對廉頗起了疑心,最後僅直接把廉頗給換了下來讓趙括去抵抗白起的進攻。

秦國統一六國時最難打的一場戰役:不僅傷亡50多萬,白起死在戰場

面對白起猛烈的進攻,儘管趙括也是一代名將,但是也還是鬥不過白起,最後再一次的戰鬥中,白起利用計謀在野外包圍住了趙軍的主力,直接把他們的糧草補給給斷了,最終造成趙軍被圍困一個月後最終全軍覆滅,而趙括也戰死在了那場戰役中。於是白起想趁著這個機會,一鼓作氣的進攻趙國,結果這個要求卻遭到了范雎的反對,因為范雎害怕白起搶了自己的功勞,於是就和秦王說我軍雖然這次取得了勝利種上了趙國,但是這也使得我軍也收到了重創,需要休養生息不可冒然進攻。而最後秦王採取了范雎的建議,這也導致了秦國再次攻打趙國的時候,趙國平拼死反抗,讓秦軍接二連三的失敗。

秦國統一六國時最難打的一場戰役:不僅傷亡50多萬,白起死在戰場

由於久攻不下這讓白起在戰場上抱怨當時秦王沒有采取自己的策略,然而正是這幾句話被有人心利用,最後竟然傳到了秦王的耳中,這讓秦王大發雷霆最後還讓白起自己自刎謝罪,而白起聽到這個消息後對秦王也是失望透頂的說:沒想到我竟然不是死在戰場,而是死在了自己曾經忠心耿耿的帝王手裡。

秦國統一六國時最難打的一場戰役:不僅傷亡50多萬,白起死在戰場

最後秦軍在沒有白起的帶領下屢戰屢敗,在公元前232年的時候,都不敢再攻打趙國了。最後還是王翦抓住了趙王生性多疑的弱點,用反間計慫恿趙王去殺當時作為趙國主帥的李牧,這才使得趙軍最後鬥力急劇下降,最終滅掉了趙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